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譚記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譚記兒》,川劇《譚記兒》高腔新編古裝戲大幕。

川劇,俗稱川戲,主要流行於中國西南地區川渝雲貴四省市的漢族地區,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川劇分小生,鬚生,旦,花臉,丑角5個行當,各行當均有自成體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戲劇表現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創造,能充分體現中國戲曲虛實相生、遺形寫意的美學特色。

劇目介紹

李明璋根據元代關漢卿《望江亭中秋切鱠旦》改編

孀婦譚記兒聰慧美麗,膽識超人,經清安觀白道姑撮合,與赴任的潭州太守白士中結為夫婦。太尉之子楊衙內欲強占記兒,誑本誣奏,將白士中定罪。士中聞訊驚惶不安。譚記兒扮成漁家婦女,中秋之夜於望江亭假意賣魚,登楊衙內官舟。她抓住楊衙內貪好酒色的弱點,灌醉衙內,盜走聖旨及尚方劍。夫婦在潭州大堂懲罰了作惡多端的楊衙內。

該劇以生、旦、丑應工,結構嚴謹,文詞雅俗共賞,人物性格幽默風趣。

劇本載1956年《劇本》月刊,1959年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社單行本,197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岀版整理本,收入《李明璋戲曲選》。

中國戲曲

戲曲是中國傳統藝術之一,劇種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於一體,在世界戲劇[1]上獨樹一幟,其主要特點,以集古典戲曲藝術大成的京劇為例,一是男扮女(越劇中則常見為女扮男);二是劃分生、旦、淨、丑四大行當;三是有誇張性的化裝藝術--臉譜;四是「行頭」(即戲曲服裝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樣和規格;五是利用「程式」進行表演。中國民族戲曲,從先秦的"俳優[2]"、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直到清代地方戲曲空前繁榮和京劇的形成。

視頻

譚記兒 相關視頻

川劇《譚記兒》(高腔、上)重慶市川劇院演出
川劇《譚記兒》(高腔、下)重慶市川劇院演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