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譚嗣同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譚嗣同紀念館譚嗣同祠亦稱譚嗣同烈士紀念館,於瀏陽市才常路89號。譚嗣同的故居,位於瀏陽市城內北正街90號。建於明朝末年,因譚嗣同父親譚繼洵官至湖北巡撫,官階顯赫,奉旨命名為"第官邸",簡稱"大夫第"。譚嗣同曾在這裡居住多年,被害後,其夫人李閏居「大夫第」,在譚繼洵的鼓勵和支持下,用自己的部分家產,兼得公、私資產的贊助創辦了瀏陽第一所女子學校。1996年元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景觀

譚嗣同故居

全國文物保護單位譚嗣同故居位於瀏陽市北正路[1],始建於明末,磚木結構,雕樑畫棟,工藝精湛。中國近代偉大愛國主義思想家、改革家譚嗣同曾在這裡居住多年,現存其書房、臥室、客廳等。

譚嗣同祠

譚嗣同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湖南省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瀏陽市才常路89號,始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座北朝南,二棟一亭,磚木結構,現設有「譚嗣同生平事跡陳列展」和」戊戌變法紀念展「,並有康有為挽譚嗣同的對聯(複製件)和梁啓超書贈的橫匾:民國先覺(原件)。

譚嗣同墓

譚嗣同的遺體1900年6月歸葬於瀏陽牛石鄉翟水村,墓冢用小圓扁石砌面,青石板圍護,墓碑上刻「清故中憲大夫譚公復生府君之墓」。該墓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實用信息

從瀏陽汽車站向北步行15分鐘,在湘東大廈的對面。乘坐12路車也可以到,車票1元。

歷史沿革

譚嗣同(1865-1898)字復生,號壯飛,瀏陽人。好任俠,喜劍術。從學於歐陽中鵠,博覽群書,好金文經學,兼習西方自然和社會科學[2]着作,對魏源,龔自珍甚為讚賞。遊歷直隸、陝甘、晉、魯、豫及大江南北等省,觀察風土,結交名士。發揮王夫之「道不離器」學說,提出「器既變,道安得獨不變」,為變法提供理論根據。

譚嗣同墓位於瀏陽市荷花街道辦事處小水村石山下,墓呈半圓形,小圓扁卵石鋪蓋冢頂,三面立石柱,青石板圓圍。前有拜台,兩側擴圍,形八字狀。後立墓碑三通,墓地前方有石馬,石虎各一,華表一對,刻聯語:「亘古不磨,片石蒼匯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

視頻

譚嗣同紀念館 相關視頻

譚嗣同英勇就義,用個人生命喚醒國人
【語文大師 初中】潼關——譚嗣同

參考文獻

  1. 長沙建築·瀏陽譚嗣同故居 ,搜狐,2017-12-18
  2. 科普要包含社會科學嗎?,搜狐,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