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塔文化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許昌塔文化博物館 ,建築面積6000餘平方米,主要是依託「國保」單位許昌文峰塔和許昌博物館原館已有仿古建築群,規劃建設以集中展示「塔文化」為主題的特色專題博物館。根據建設思路和規劃,將對原館進行整體環境改造提升,西院以宣傳、展示、收藏、研究為主,舉辦基本陳列《塔韻華章》,設置文物保護[1]、臨時展覽、接待服務、安全保衛等功能區;東院以文化產業經營為主,依靠引進社會資金,對原有畫像石長廊進行改建,主入口設在東院北側,四周改建為一層、二層錯落相連的仿古建築,與西院建築風格相協調。通過改造和提升,將許昌塔文化博物館建成許昌市一處新的文化旅遊景觀。
許昌文峰塔
許昌文峰塔又稱文明寺塔,位於河南省許昌博物館內,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由許州知州鄭振光倡導創建。塔通高51.3米,呈平面八角形,十三層樓閣式磚塔,由地宮、基座、塔身、塔剎組成。結構嚴謹,氣勢雄偉,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磚塔之冠。1963年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05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文峰聳秀」為許昌十景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文明寺塔,建於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由許州太守鄭振光創建。該塔位於東經113°49′52.4″,北緯34°01′076″,許昌市博物館院內。
發展歷史
文峰塔位於河南省許昌博物館內,建於明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十三層,高五十二米,呈平面八角形,造型精美、結構謹嚴,為河南省二百座明代磚塔之冠。"文峰聳秀"為許昌十景之一 。
2006年05月25日,許昌文峰塔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2]。
1991年8月,國家投資25萬元由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對該塔進行測繪、維修。現塔前立有石碑三通,一通為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文明塔賦》;一通為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重修文明寺塔記》;一通為嘉慶十四年(1809年)《重修文明寺釋迦文佛殿鰲頭觀音殿碑記》。
建築結構
許昌文峰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十三層樓閣式磚塔,通高49.536米,由基台、基座、塔身、塔剎等部分組成。基台為八角形,用條磚平臥順砌而成。基座為石質八角形束腰須彌座,表面浮雕出連續性的仰覆瓣蓮和卷草花紋,玲瓏秀麗。基座之南砌築有半圓形如意踏跺。除第一層外,其他各層之面闊自下而上逐層稍有收斂,諸層高度均勻遞減。塔身由外壁、迴廊、塔心柱或塔心室等部分組成,內外壁皆用青灰條磚三順一丁壘砌而成。塔檐用仿木結構磚質斗拱挑出,斗拱為七踩出三翹,巧妙地分配相領各攢斗拱所施之正心瓜拱、廂拱及外拽瓜拱,形成規整有序的的布局。角科自坐斗斜出七踩三翹斗拱一縫。各翼角伸出石雕龍頭角梁,並用條磚砌出生頭木,使翼角翹起,各角懸掛風鐸。塔身四面均辟有半圓拱券門窗,塔身第一層南面辟半圓拱券門,門上嵌一長方形石塔銘,正中陰刻「文筆聳秀」四字,左上方豎刻有陰文「萬曆四十二年」字樣,第一層塔心室的藻井採用疊澀磚層,菱角牙子磚和磚制小拱頭相間砌築。塔內築盤旋的環形梯道,可登塔頂。塔身之上置寶瓶狀塔剎,塔頂天宮處置放有銅鏡一面,銅劍一把,於1994年8月維修時發現。該塔結構謹嚴,造型古樸,外形與開封宋佑國寺塔相似。為河南省200多座明代磚塔之冠,對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史,具有重要價值。該塔於清康熙、嘉慶,同治年間多次維修。
保護範圍
自塔基外壁向東延伸至100米處,向西延伸84米至文峰路,向南延伸至100米處,向北延伸至98米處。
建設控制地帶:自保護範圍邊緣向東延伸130米至學院路西邊沿,向西延伸250米至六一路東邊沿,向南延伸130米至地方鐵路許昌車站廣場北側,向北延伸150米至文峰路、蓮城大道交叉處。
塔
塔(Pagoda)是一種在亞洲及佛教中常見的,有着特定的形式和風格的東方傳統建築,塔起源於佛教(浮屠)。塔這種建築形式緣起於古代印度,稱作窣堵坡(梵文(stūpa),巴利文為thupa,漢語「塔」(中古拼音:thap,吐盍切)一詞即從巴利文音譯而來),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築。隨着佛教在東方的傳播,窣堵坡這種建築形式也在東方廣泛擴散,發展出了塔這種極具東方特色的傳統建築形式。
視頻
許昌塔文化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文物保護工作的意義和要求 ,搜狐,2019-07-30
-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計1080處),搜狐,200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