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記憶中的父親(張維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記憶中的父親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記憶中的父親》中國當代作家張維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記憶中的父親

我的父親名張紹安,字世儒,號高廟山人,出生於祖厲縣南峪川高廟村一個書香世家。幼年開始在鄉塾讀書,由於天資聰穎,還能夠刻苦鑽研,學習成績優秀,在同齡人中可謂佼佼者,老師經常誇獎,父老鄉親眾口稱讚特別在其父張翀的家教和嚴格要求下,深明大義,舉止言談,文明禮貌。加之,考中秀才後,更加刻苦耐勞的學習努力做到了學而優則仕,又堅持做到仕而優則學,真正做到了學業有成!


父親在十七、八歲時,祖父將家庭的擔子壓在他肩上。不過父親還是把讀書作為第一要務,一邊孜孜孜不倦地刻苦讀書,一邊在祖父的指點下料理家事。特別令他人仰慕的是父親做人守信誠實,辦事穩妥幹練,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舉止高雅,令人欽佩!在他的書房裡有詩經、唐詩宋詞、中國四大古典小說、《史記》、《戰國策》等各類書籍,常讀不厭,常寫不倦。父親常說,人生的最高層次是不斷學習,因為經常學習是提高素質的階梯,知識能改變生活,素質決定命運。他還說,讀書使人充實,讀書是福,讀書是一種樂趣、雅趣、志趣。心靈在讀書中升華,讀書便是終身的大事一一斯言誠哉!

我們村子裡,大多數人對不識字的困難感受很深,多年來,民眾都希望本村能辦一所小學。時至民國三十年(1924年),全村民眾一致推選父親為學董(負責辦學校的領頭人,學校建起來後又任校長兼老師)。

從那時起,父親暗暗下了決心,他的這一生要圓好這個夢一一要讓村上的孩子有學校讀書。父親熱血沸騰,毅然決然動員村戶征了五埫地(約十畝地),作為學校建設基地,還動員全村人捐款、捐木料等,蓋起來了兩座小教室,開闢了操場,築起了學校圍牆。父親用實際行動實現了祖父的夙願,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從此,這所學校發展規模越來越大,培養的學生愈來愈多,一直延續到現在,已經八十多年的歷史了,為國家,為人民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父親在教育界頗有影響,不過,他是一個敢於創新的校長。他對死記硬背的老一套教學方法,表示有異議,主張進而活教活學。這就是說,老師不能通曉明白地講得學生心服口服,這肯定在教學方法上有問題。有問題,就要找出路。於是父親就帶着其他老師去中川中心學校去取經。最終,在教學方法上得到了啟發和改進,從死板的老舊教學中走出來,創立了活教活學的教學方法。這樣教育質量一年比一年好,眾鄉親和學生都拍手叫好!

父親數十年的教學生涯,弟子不知凡幾。但所有學生的點名冊與成績單,他老人家都珍藏起來,如有老學生來看望,父親便會翻出這些泛黃的紙頭,大家共同感慨一番。由此可知,師生關係可見一斑。父親在曾寫過這樣的一首詩:粉筆生涯數十秋,培挑植李樂無憂。幾多優秀爭先進,不少英才競上游。珠汗澆苗無白費,精心育種有豐收。今朝休退回頭望,學界名流勝昔稠。從而說明,父親從教的心路歷程!

父親聘請了一位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王嘉賓老先生,共同商量辦學校。兩人雖然是同事關係,卻「道不同,不相與謀」。老先生主張死記硬背,父親主張學以致用。儘管兩人觀點不同,方法各一,針鋒相對,但爭論一番後,彼此都能禮讓和團結。如每到逢年過節,父親必定帶上王先生最得意的門生次子,去看望王先生,恭執弟子禮。更難能可貴的是暮年時彼此關心,常來常往,同心同德的為家多教育努力做貢獻。

這其實就是一介書生的本色,在他們的心目中,絕對有比金錢更主要的東西,這就是愛國家愛家鄉,崇尚學問與真理,以及人情與道義。所以,父親卻一直都在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老人家的一生很充實,特別到了晚年,鄉里鄉親有什麼解不開的矛盾,父親像祖父一樣不分白天黑夜上門,用孔孟之道教化當事者,直到矛盾化解為止。鄉親們尊重的稱「張說師」、「張聖賢」、「張校長」、「好長輩」。為父老鄉親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也是他老人家平生的初衷。

有這樣一件事情我記憶猶新,在四十年代末期,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家裡的生活開始困難了,我們兄弟姐妹穿的衣服比較破舊和單薄。在有一年的冬天,我感冒發燒,一個晚上,不慎頭碰到柱子上,鮮血直流。那時,我才三四歲。當時父親二話不說,抱起我去尋找村上的一個大夫。為了爭取搶救時間,來不及穿棉襖,在冰冷的寒冬夜凍得直發抖。父親卻一聲不吭,直到傷口處理完畢,又把我背回家。老人家笑哈哈地說:「只要孩子沒問題就好」。真是可憐天下母心!

父親很愛講故事,他經常給村裡的老中青人群,講愛家愛國的歷史故事。有一次,老人家講一位哲人——莊子的故事:莊子晚年喪妻,他的老朋友惠施聞訊前來弔唁。惠施面露悲憫之容,步履遲緩,神情肅穆地邁進靈堂。只見莊子坐守棺材一旁,兩腿撮箕似的,呈八字張開,手拍瓦盆而歌。惠施問莊子為什麼妻子死了,不但毫無愁容反而放聲唱歌,難道不覺得羞愧嗎?莊子答道,世間最早並沒有他的妻子,從無生命到有了生命,經歷了種種苦難,現在她死了,這與春夏秋冬四季變化一樣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從生到死,從死到生,現在她即將從這間小屋遷往天地這間大屋,坦然安臥,為什麼還要嗷嗷號哭呢?

父親接着說,「彭盆而歌"是莊子留給我們的一首曠達悲歌。當莊子撐開他那智慧的巨傘,是為我們遮蔽了世俗的風風雨雨。

這樣的故事,我們兄弟姐妹每人都能講出許多。二哥張維羆(中學老師)給我們講過父親曾經講過的一個故事。他說,父親認為自己已經老了,才講了這個故事。父親興致勃勃地說,唐代詩人李商隱詩云:「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顯明易見,表達的是他對美好事物行將逝去的悠悠感傷。現代著名作家、教授朱自清先生對李商隱的詩句僅增加四字且改動兩字,便變成了:「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朱自清先生對須臾即逝的「夕陽」作了如此之說,只要「夕陽」西下時的景色無限美好,又何苦為時近黃昏而心中不快呢?同是一個「夕陽」,由於對歲暮人生態度相反,朱自清對聯式的詩句反對李商隱詩句略作改動,便反其道而用之,直抒胸臆地表達了樂觀的人生態度,亦為對自己垂暮晚年的鞭策。

父親從前賢的智慧中,悟出了人到晚年,要抱有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有詩為證:暮歲栽花半養生,懸壺濟世度光陰。常言人老茶涼冷,今見鄉鄰人人親。由此可知,父親對晚景的樂觀人生。同時,也說明了老人家到了晚年,眾鄉親如此敬重。

父親有講不完的故事,實際上,就連他老人家自己也記不清講了多少故事。可是我們兒女們都記得很清楚,因為這一個個故事都很生動,加之,父親講得有聲有色,有骨有肉,所以我們當時記憶深刻,現在還記憶猶新。老人家還經常說,我有五個兒子,四個女兒,我是「九好老人「,再加上一個大孫子,真是十全十美,一生無憾。父親這個神聖的稱呼,也將永遠激勵子孫,做人做事走正道,成為自己渴望成為的人!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五十年代初,父親因疾駕鶴西去,在天堂望着我們……而此時此刻,我們兒女們則仍將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人世間,在風雨中打拚,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以期不辜負父親他老人家的深情和厚望。

最後,我以一首七律詩深情悼念家父:

慈父陰延七十辰,忍淚含哀憶父恩。

處世公平堪仰敬,對人誠懇鄙虛榮。

一身正氣淨污穢,兩秀清風不染塵。

委屈求全無愧疚,兒孫幸得慰先魂。

尾聲:歲月無痕,父愛有跡。父愛如山沉默而厚重,父愛似海廣闊而偉岸。[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