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寺東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簡介
護國寺東巷即護國寺東廊房之下,清朝稱「東廊下」。《北京地名典》形容護國寺東巷「湫隘、破敗、髒亂、擁塞」。護國寺東巷有護國寺小學、旅館等。其餘均為平房住宅。
護國寺東巷南至護國寺街,向北與百花深處交匯後折向東北,再折向東,連接棉花胡同。護國寺東巷靠南處與西側的護國寺大院交匯,交匯口位於護國寺金剛殿東側。護國寺東巷西側,原來沒有住戶,是護國寺的東牆。後來護國寺敗落,寺址逐漸成為民居,護國寺東巷才形成了兩側皆為民居的狀況。
北京護國寺
大隆善護國寺,俗稱護國寺,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護國寺街,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1]
歷史
護國寺的前身為北崇國寺。歷史上,北京曾有南、北兩座崇國寺。其中,南崇國寺始建年代不詳,但至少在金朝初年便已存在,趙子砥《燕雲錄》稱,北宋靖康二年,「奉使官中書侍郎陳過庭、門下侍郎耿南仲並文武官五十餘員,本在真定,丁未八月遣詣燕山崇國寺安泊。」此崇國寺應為南崇國寺,這是南崇國寺留下的最早記錄。金朝末年,蒙古軍進攻金朝,南崇國寺被毀。元朝建立後,南崇國寺獲修復,至元朝末年元順帝時,依然有南、北兩座崇國寺存在。元朝之後,南崇國寺再無記錄。據說,明朝創建的隆福寺便是在南崇國寺基礎上建立的。
北崇國寺的創始人為南崇國寺住持釋善選的弟子釋定演,用地由元世祖所賜。該寺始建時間有爭議,護國寺內的皇慶碑稱元世祖賜地為至元二十四年,至正碑則稱是至元二十二年,護國寺內千佛殿有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碑,碑文載「大都路僧錄寺札復薊州遵化縣般若院莊田水碾歸崇國北寺掌管。」這是「崇國北寺」首次出現在文獻中。故該寺應建成於至元二十一年。
北崇國寺建成後,元朝朝廷頻頻頒賜,其轄下寺院也從般若院擴展到不少於20多所。元仁宗皇慶、延佑年間,先後賜鈔3000多錠,並增建了山門。延佑二年(1315年),中書省參政速安及其子曲迷失不花在千佛殿後面施建舍利塔。元順帝至正五年(1345年),僧人釋智學等人重修法堂、雲堂、祖師堂、伽藍堂,以及廚庫、僧房、使者僦屋50多間,並新建了鐘樓、法堂東廊廡、南方丈等30多間,以上工程經6年方才完工。
寺內的千佛殿藏有兩尊土像,據傳為元朝丞相托克托夫婦,而北崇國寺據傳就是托克托的故宅。《帝京景物略》載,「寺為元丞相托克託故宅,有托克托夫婦像,侍立殿中,在千佛殿,一幞頭朱衣,一鳳冠朱衣。」但是,《燕都叢考》則稱,「北崇國寺建於元初世祖時,托克托系元末順帝時人,彼時已有此寺,萬無毀寺建宅之理。」元朝的慣例是大臣奉旨出、入大都均不回自己的住宅,而是先住在寺院內,待覆命之後才回住宅。所以可能是托克托丞相當時常借住在北崇國寺,時間一長便被誤認為此處是其住宅。
參考文獻
- ↑ 佟洵 主編,佛教與北京寺廟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99-2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