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解空定空尊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解空定空尊者即東晉著名法師僧肇。長安人,俗姓張。人稱"解空第一"。師從鳩摩羅什,參與翻譯、評定經論,著有《般若無知論》等,後被後秦國主姚興所殺。臨就弄前說偈曰:"四大元無主,五陰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 [1]

  • 中文名 :解空定空尊者
  • 別 名 :僧肇禪師
  • 朝 代 ;東晉
  • 俗 姓 ;張
  • 人 稱 ;解空第一

龐眉寂默坐空禪,萬年一念無緣促。

手珠猶作奢摩他,寄跡普賢修萬行。

梵天來獻瑜伽具,問人親見也尊來。

撥開眉目示梵王,諸天皆得法眼淨。

——宋 黃庭堅《羅漢贊》

五百羅漢第陸拾捌尊

解空定空尊者,即東晉著名法師僧肇(384-414),長安人,俗姓張,為鳩摩羅什弟子,被羅什譽為「中華解空第一人」。[2]

據《高僧傳》卷六 ,法師為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原崇信老莊,讀《維摩經》,欣賞不已,遂出家從鳩摩羅什門下。擅長般若學,曾和道融等講習鳩摩羅什所譯三論,人稱解空第一。十七歲到涼州尋找西域的精神領袖鳩摩羅什學習,在姑臧(今河西走廊武威市)和長安於鳩摩羅什譯場從事譯經,評定經論,著有《肇論》等。

據《高僧傳·僧肇傳》記載,尊者家貧,以傭書為業,遂因繕寫,乃歷觀經史,備盡墳籍。志好玄微,每以《莊》、《老》為心要。他讀老子《道德經》,嘆曰:「美則美矣,然棲神冥累之方,猶未盡善也」。後見舊《維摩經》,歡喜頂受,披尋玩味,乃言:「始知所歸矣。」尊者因此出家。

僧肇出家後,師從鳩摩羅什,並成為其得意門生。由於僧肇擅長般若學,曾講習鳩摩羅什所譯三論 (《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為鳩摩羅什門下「四聖」和「十哲」之一,而被稱為「法中龍象」。

僧肇善方等大乘經典,兼通三藏,才思幽玄,精於談論,被鳩摩羅什嘆為奇才,稱為「解空第一」。

僧肇著作多種,尤以《肇論》著名。 《肇論》主要有《物不遷論》、《不真空論》、《般若無知論》、《涅槃無名論》等四篇論文組成,最早見於南朝宋明帝(465-471)時陸澄所編選《法集》目錄,至南朝陳時,又收入了《宗本義》而成今本《肇論》。

其中,《不真空論》以「不真空」為題,論文的中心內容是論「空」,僧肇所理解的空的實質是「不真」故「空」,「不真」即「空」,「不真」與「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真空論》集中反映了僧肇的佛教宇宙觀,是其全部佛教理論的思想基礎。

般若無知論》凡兩千餘言,深受鳩摩羅什讚賞,他曾說:「吾解不謝子,辭當相揖。」隱士劉遺民讀後嘆道:「不意方袍復有平叔。」他又推薦給慧遠,慧遠也以為像這樣的精闢文章「未嘗有」,他們一同批尋玩味。此時,僧肇只有二十三歲。

涅槃無名論》寫成後,曾得到秦王姚興的大力稱讚,馬上令人抄寫,然後分發給他的子侄們,讓他們從中得到啟迪與智慧。

宗本義》中說:「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等的涵義是一樣的。宇宙萬法都由因緣會合而生,未生就無有。又因緣離散萬法就壞滅,可知並非真實有。以此推度,萬法雖現有而性常自空,所以稱為「性空」,性常自空即為「法性」,法性真實如是即為「實相」,稱為「本無」。「本無」是緣生實相,超一切名言分別,故不能說它是有,也不能說它是無。

弘始十六年(414),僧肇遭秦主難,臨就刑前說偈曰:

四大元無主,五陰本來空。

將頭臨白刃,猶如斬春風。

原夫人畜攸分,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雖異,本覺之佛性無殊。詎可以我強而欺彼弱,將他肉以養自身?屠門痛夜半之聲,罪淵無底;浩劫感空前之苦,業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來,斷惡而行善,護生如己,普勸共種福田;愛物成仁,自卜同躋壽域!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現為蹺腿而坐,雙手抱膝,身披袈裟,雙目緊閉;頭頂上立有一小沙彌,表情生動,若在自省。

尊者擅長般若學,時人稱其為「解空第一」。

詩 偈

世事滄桑本無情,命運顛簸不由身。

若非從今勤刻苦,少小蹉跎老無成。

偈解

世事的滄桑和命運的顛簸都由不得自己。時光易逝,如果現在還不勤奮努力,老來必定一事無成。

此偈教導我們,命運顛簸,已虛度了不少光陰,如果現在仍不靜下心來勤奮努力,那麼一生終會一事無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