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山茶香(一葉知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山茶香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西山茶香》中國當代作家一葉知秋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西山茶香

名山出名茶,如著名的蒙頂茶、武夷岩茶、黃山毛峰、華頂雲霧、雁盪毛峰等名茶,無不出自名山。桂平西山是南國名山,也出了名茶——西山茶。

說到西山茶,它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以前,有個農民上山砍柴,在現今棋盤石那個地方見到兩個考頭兒正聚精會神地一邊下棋,一邊飲茶。打柴人是個棋迷,就走近前去觀看,有個老頭兒看了看他,便給他遞上一杯茶,他一飲,便連聲稱讚說:「好茶!好茶!」老頭兒十分高興,當即送給他一包茶籽,然後對他說:「時候不早了,你趕快下山回家吧。」

打柴人下山回來,回到村中,競沒有一個人是自己認識的。問來問去,村里人說到百年以前,村裡有個人上山打柴,一去不復返,打柴人再問那個人姓甚名誰,村里人一一說了,打柴人才恍然大悟,自己見到的,正是兩位神仙,「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嘛。他摸模衣袋。發現茶籽不見了,斧頭也忘記帶回來,便復上山去尋找,見到斧頭,斧柄已經腐朽了。斧頭旁邊,已長出一棵棵茶樹。以後這些茶樹逐漸長大,成了茶林,村人用這些茶泡來飲,特別香,和仙人給打柴人飲的一樣,香甜可口,人們稱之為棋盤茶,因為仙人回去時,匆忙中把棋盤遺留在那裡了。

從後,棋盤石旁邊的西山茶比西山其他任何地方產的茶都好,就是這個原因。「棋盤石」附近的西山茶,是以最嬌嫩的新芽初葉製作的。據統計,一斤高級的「棋盤石」西山茶,需用初展的茶芽六萬朵左右。

因其嬌嫩,品飲時最好不用滾燙着的開水沖泡,也不用加蓋悶緊,因為這樣會使茶變「熟湯氣」,影響其味道的鮮爽。正確的方法是,先將開水倒好,再投以茶葉。「棋盤石」西山茶的泡製也十分奇妙。一曰:「碎浪翻波,魚吐細珠」。當翡翠似的「棋盤茶」投入沸水時,那些帶着白毛絨絨的嫩芽,便噝噝地泛起了許多乳白色的小水泡,如同碎浪翻波,魚吐細珠,蔚為奇觀。二曰:「翠雲泛動,綠浪升天」。隨着青黛色的茶葉迅速下沉,杯底漸漸地呈現出了一層碧清的茶色,並且徐徐上升,仿佛翠雲泛動,綠浪升天。三曰:「綠滿晶宮,嫦娥展眉」。稍過一二分鐘,葉芽細細扭動腰肢,如姑娘耍俏,嫦娥展眉。這時候,茶色更濃,清秀撲鼻,令人垂涎。如此之妙橫生,也不失為品茗中之一大樂趣。

西山茶早在唐代便有人種植,到了明代已譽滿海內外。清乾隆年間,不少商人遠道從香港、廣州、長沙、象州前來桂平,以販賣西山茶為業。後來,經過原洗石庵住持釋寬能法師帶領一批佛教徒墾荒種植,西山茶才獲得逐年發展。現在西山茶以成為全國綠茶名優產品。

[1]

作者簡介

一葉知秋,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