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南菅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南菅草

來自 植物智 的圖片

中文名:西南菅草

拉丁學名:Themeda hookeri

(Griseb.) A. Camus

別 名:虎氏菅草(禾本植物屬種

檢索表),小菅草(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亞 綱:鴨跖草亞綱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亞 科:黍亞科

族:高粱族 、鴨嘴草亞族

屬:菅屬

分布區域:中國四川貴州

雲南印度錫金等地

西南菅草(xī nán jiān cǎo),學名 Themeda hookeri (Griseb.) A. Camus,俗名:小菅草、虎氏菅草,異名:Anthistiria hookeri ,為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科多年生纖細草本,有匍匐的根狀莖。稈多分枝,基部膝曲或傾斜,高20-60厘米,稈直徑1-2毫米,稈基由鱗片狀葉鞘包被。分布區域:中國四川貴州雲南印度錫金等地。 [1]

西南菅草形態特徵

西南菅草為被子植物門、鴨跖草亞綱、單子葉植物綱、禾本目、禾本科的一種多年生纖細草本,葉鞘光滑無毛,背部具脊;葉舌長不及1毫米,頂端具約2毫米長的細睫毛;

葉片線形,長3-13厘米,寬2-5毫米,扁平,邊緣稍內卷,無毛,灰綠色,干後淡褐色。偽圓錐花序僅由2-3具佛焰苞的總狀花序組成,甚至枝頂僅為1具佛焰苞的總狀花序;

佛焰苞線形,長3-6厘米,無毛。 總狀花序由7-9小穗組成,長1-2.5厘米(除芒長),兩側壓扁。總苞狀2對小穗不着生在同一水平面,雄性,長12-16毫米;第一穎無毛或疏生柔毛。

無柄小穗兩性,長8-10毫米;第一穎革質,頂端近於截平,背部貼生微毛,近頂端更密;第二穎與第一穎同質近等長,頂端近平截,邊緣為第一穎所包卷,背部貼生疏柔毛;

芒長2.5-4厘米,1-2回膝曲,芒柱扭曲,被微毛。有柄小穗與總苞狀小穗相似。花果期6-11月。

西南菅草生長環境

西南菅草生長於海拔1100-3400米的山坡草叢或林下。

西南菅草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印度、錫金等地亦有分布。

參考來源

  1. 西南菅草,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