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伯利亞森林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伯利亞貓
西伯利亞貓
原圖鏈接

中文學名:西伯利亞貓
別稱:Сибирская кошка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哺乳綱
目:食肉目
科:貓科
屬:貓屬
原產地:俄國
祖先:長毛貓
起源時間:11世紀
短毛異種:無
個性:機靈而活躍


西伯利亞貓[1] 俄語:「Сибирская」,也稱西伯利亞森林貓。俄羅斯國貓,與該貓有關的最早的文字記錄出現於11世紀。它們是俄國市場和西伯利亞鄉下非常普通常見的貓。西伯利亞貓由於生活在自然環境苛刻的俄國,所以全身上下都被長長的被毛所覆蓋,就連頸部周圍都有一圈厚厚的毛領子。它們外層護毛質硬、光滑且呈油性,底層絨毛濃密厚實,體型巨大,其體重可達9千克以上,屬於最大型的貓品種之一,這才得以抵抗西伯利亞地區的嚴寒。西伯利亞貓來自寒冷的俄羅斯北部,它穿着華麗的「毛皮大衣」以抵抗寒冷的天氣。西伯利亞貓被俄羅斯譽為國貓,該品種在20年前才正式進軍北美。[2]

歷史起源

記錄的歷史表明,西伯利亞品種已經出現了至少千年。十六世紀在俄國出版物中就已經明確提及。國際愛貓協會(CFA)共有41個可識別品種的貓:只有其中的16個是非人工選種的天然品種。 西伯利亞品種是其中之一。西伯利亞貓是現存貓中體型最大、最古老的自然品種,根據2008年對38個國家1176隻貓舍認定品種的貓的賽級貓的基因分析,人工純種培養寵物貓雜合度為0.51±0.09,自然貓種雜合度為0.65±0.03。西伯利亞貓基因雜合度參數為0.69~0.73高於全部貓種。近交係數為0.05±0.003 為全貓種第3低。綜合為最高的變異量,反映了其物種的古老、以及健康和多樣性。

俄國國內日常的提法為:Сиби́рские ко́шки,「西伯利亞(之)貓」、Ко́шка сиби́рской поро́ды,「西伯利亞品種貓」;蘇聯大百科全書中則記為:Сибирская,「西伯利亞貓」;2012年7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索契會見到訪的日本外相玄葉光一郎,對日本贈名為「Мечта(意為'夢想')」的秋田犬一事致謝,並於2013年2月5日回贈秋田縣知事佐竹敬久一隻名為"Мир(俄語意為'世界';日語音寓為'和平')"的西伯利亞貓(1歲、重4公斤、長50cm),這也是佐竹家第8隻貓。

西方國家首先提到他們的是1871年英國的哈里森·威爾的書《我們的貓》中提到有關他們的資料。西伯利亞貓在1990年出口到美國。他是大多數育種者的候選品種,但是由於離開本土反覆和其他品種雜交,這部分貓基因和血統改變較大,也在很長時間內讓不同地域的人對西伯利亞貓的認識存在較大差異。不同的貓舍,有不同的標準,最早的書面標準為1987年列寧格勒Kotofei貓舍確定;也同時得到了FIFe的承認。同年,帶紅白相間斑紋的該品種雌貓MUSSA和雄貓TIMA被人購買後帶到柏林。HANS和BETTISCHULZ在他們的NEWSKI貓屋中培育出了其第一代西伯利亞貓。1990年ELIZABETHTERRELL引入了第一批該貓到自己的美國STARPOINT貓屋。1991年起,西伯利亞貓品種在法國確立。1998年TICA承認該品種並出版該品種的標準。

另一標準為代號「SIB」 在1990年被蘇聯貓聯盟認可 (Советской Фелинологиче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ей),1990年被世界聯合貓會(WorldCatFederation簡稱:WCF)認可,1996年被國際貓協會(The International Cat Association簡稱:TICA)認可、1997年被歐洲貓協聯盟(FIFe) 認可,2000年被國際愛貓協會(CFA)認可。

生活習性

西伯利亞貓並非現代人工繁殖的寵物貓,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工作貓,用於在惡劣環境下保護作物,其生存適應力強,特性已經極為成熟穩定。安靜而有力。他們也頗為活躍。甚至非常活躍。儘管個性很強,它對其它的貓非常友好。他們貪玩,和孩子相處甚歡。感情豐富,對人類也非常依戀。聲音柔和。由於千百年來在俄羅斯惡劣嚴寒氣候中生存進化,經常出入野外,對比其他貓,有以下幾點特徵:

  • 1、對比其他品種,生命力極其頑強,不容易患病;
  • 2、為了保持種群在惡劣氣候繁衍,西伯利亞成熟較早,俄羅斯有5月齡雌貓懷孕生育的記錄,平均每胎5~6隻,也有少數1~2隻或超過9隻的。生育周期也較長,10~12歲以後依然具備生育能力;18個月~6歲為生育高峰期;
  • 3、為提高幼崽生存率,大多西伯利亞貓為一夫一妻制,雌雄同巢,雄貓會幫助雌貓照顧幼貓,幼貓也終身與父母保持親密關係;
  • 4、西伯利亞貓群體意識和家族觀念較強,喜歡與兄弟姐妹以及其他的貓生活;
  • 5、正統顏色為涅瓦色,是自然條件下篩選的偽裝色;
  • 6、隨氣候變化,西伯利亞貓會換毛,夏季較長的外層體毛會脫去,只留蓬鬆的大尾巴;冬季則會再次長出厚毛。
  • 7、西伯利亞貓產生的貓主要過敏原「Fel d1」為普通貓種的5分之1,適合貓過敏體制的愛貓人士飼養。

外形特徵

(蘇聯貓聯盟「SIB」品種標準)

體型
非常大型而緊湊的身體,粗壯而沉重。

體重
西伯利亞貓是最大型的貓之一,雄性平均:6~9千克,雌性3.5~7千克。

頭部
短而寬,正面為梯形,具有平滑的輪廓。上額部分平坦的平滑過渡到寬而直的鼻子。鄂寬大,但不突出。頸部結實,脖子短。

耳朵
中等大小的耳朵,根部寬大適度寬,耳根下部略高於眼線延長線,耳尖為圓弧,微向前傾斜。耳背毛髮短,耳內側毛較長;如果尖端有類似猞猁的尖毛則為加分項。

眼睛
眼大而幾近圓形。間距大。微微傾斜。傳統成年貓的眼睛顏色為:綠色到黃色,而重點色西伯利亞貓的眼睛為蘭色。眼色和被毛色無關聯。

鼻子
鼻子中等長度,眼間鼻子部分寬,並向鼻尖收攏變小而略呈彎鈎狀。

下巴
下巴渾圓。長而厚的髭毛墊。

四肢
頸適度長,滾圓,粗而肌肉發達。身體緊湊,適度長。背長而略隆起。胸部渾圓。骨骼強壯,肌肉發達。後腿微微長於前腿。骨骼沉重。肌肉非常發達。

足掌
爪大而圓,趾間有毛。除了一個趾以外都是可收縮的。

尾巴
尾適度長,基部寬,被覆豐厚毛髮。粗。

被毛'
標誌性的雙層被毛,西伯利亞貓的標誌之一。其外層被毛堅硬,有光澤,防水有油感,外層被毛從背部覆蓋到側面,從頭頂覆蓋到尾端。內毛為絨狀柔軟,相對較短,覆蓋腹部。毛的生長特性與季節和氣候相關,冬季為長毛,夏季脫去部分長毛。尾部不換毛全年保持巨大而蓬鬆。領部鬃毛類似圍脖領,由兩層毛覆蓋。

毛色
傳統顏色是涅瓦色、常見的有橘色、虎斑色;也有其他人工培育的顏色。

性情
性情平易近人,很有魅力。

評級量化分數

  • 頭部(含耳鼻眼) - 30分
  • 軀幹(含身體和四肢) - 35分
  • 尾巴 - 10分
  • 毛(顏色和紋理) - 20分
  • 其他 - 5分
  • 總計:100分 [7]


視訊

貓咪101---西伯利亞森林貓



參考文獻

  1. 西伯利亞貓. 百度百科. 
  2. 西伯利亞貓. 2019-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