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裨治文譯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裨治文譯本是裨治文等人翻譯的文理(文言文)新舊約聖經,是十九世紀中期出版的一個很好的譯本。

1517年,神學家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放縱歐洲建立的拉丁教會。而他們共同秉持的「簡化宗教手續,人人皆為神父」等理念[1],則最終導致了基督教中「新教」的誕生[2]

簡介

裨治文是來中國傳福音的第一位美國教士,在19世紀中期參加了委辦翻譯委員會,翻譯中文聖經。但是因他主張將God翻譯成神,而麥都思主張翻譯為上帝,遂分裂。裨治文退出該委員會,一起與克陛存、文惠廉翻譯聖經。1859年翻譯完新約,1862年譯完舊約 。這個譯本比以前的其他譯本譯筆忠實,切近原文。

聖經

基督教的《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含亞蘭文)寫成,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舊約全書》即猶太教的聖經,是[[]]基督教承自猶太教的,但《舊約全書》和《希伯來聖經》有所差異,書目的順序也不同。

視頻

裨治文譯本 相關視頻

出埃及記簡介(1)中華神學院
世界三大宗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