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衍生品定價中的風險與風險溢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衍生品定價中的風險與風險溢酬》,劉楊樹 著,出版社: 廈門大學出版社。

書籍是知識[1]的源泉,只有書籍才能解救人類,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變成精神上堅強的、真正的、有理性[2]的人。唯有這種人能真誠地熱愛人,尊重人的勞動,衷心地讚賞人類永不停息的偉大勞動所創造的最美好的成果。

內容簡介

期權和標的資產之間具有明顯的非線性關係,而且這種非線性關係還隨着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因此,期權的定價和風險管理在學術界長期以來一直是金融學者們研究的高難度課題之一。1973年,在期權領域的標誌性研究——「Black-Scholes-Merton」模型(BSM模型)的發表被華爾街稱為金融學歷史上的第二次革命。與大多數其他重量級研究相比,BSM模型能夠被稱為「革命」不僅取決於其理論高度,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它和華爾街的次革命——「資產選擇理論」一樣成為了金融市場上的交易員在實際操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學術價值和實際應用商業價值的高度統一也為BSM模型贏得了199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自從1973年該模型發表之後,學術界開始出現大量各式各樣的期權定價模型,這些模型屢屢突破常人的邏輯思維一步步將期權定價帶向更加數理、更加複雜的領域。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學者們已經將各種各樣的統計方法、物理模型、工程算法等各個學科的方法帶入了期權定價模型中,同時,市場上的衍生品也越來越複雜。

從理論上說,越複雜的模型所涉及的參數也越多,那麼模型的估計也就越不穩定,當發生*情況時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就越大。因此,《衍生品定價中的風險與風險溢酬》以模型複雜性所帶來的模型風險為切入點,研究了模型風險的度量,在*情況下的跳躍風險以及跳躍風險等幾個議題。

作者介紹

劉楊樹,男,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助理教授,廈門大學金融工程博士,長期從事資本市場與衍生品相關的研究。曾在《管理科學學報》、《經濟學季刊》、《金融研究》、《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以及"Journal of Risk Finance"等中外雜誌上發表過多篇論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論公司債市場上政府隱性擔保的宏微觀影響」並參與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獲得2012中國金融學年會*論文獎以及BIFE2008*論文獎。

參考文獻

  1.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
  2. 理性,是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關鍵,搜狐,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