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蝶戀花·一朵江梅春帶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明詩(趙鼎)

來自國學薈網的圖片

作品名稱:清明詩(趙鼎)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趙鼎

清明詩(趙鼎)是南宋初年中興名臣、政治家、詞人趙鼎的作品之一。

趙鼎(1085年—1147年),字元鎮,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東北(今屬山西聞喜禮元鎮阜底村)人。南宋初年政治家、詞人。

正文

長道縣和元彥修梅詞。彥修,錢塘人,名時敏。坐張天覺黨,自戶部員外郎謫監長道之白石鎮。

一朵江梅春帶雪。玉軟雲嬌,姑射肌膚潔。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動黃昏月。

謾道廣平心似鐵。詞賦風流,不盡愁千結。望斷江南音信絕。隴頭行客空情切。

「蝶戀花」本唐教坊曲,多用仄聲韻,其聲情纏綿而淒婉。趙鼎此詞,更於仄聲韻中選用了「雪、潔、怯、月、鐵、結、絕、切」等哽咽決絕的入聲,借之傾吐了胸中積鬱的憤激之情。雖然是  一首和作,卻借他人之酒杯澆自家的塊壘,無一絲應酬的痕跡。

這首詞寫的是梅花。張炎《詞源》說:「詩難於詠物,詞尤難。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趙鼎此詞上片全用擬人化的手法,勾魂攝魄地刻繪了梅花的精神。「一朵江梅春帶雪」,當然是白梅了。把它擬作藐姑射山上的女神,再恰當不過了。《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這樣一位不食五穀、肌膚若冰雪的女神,正是白梅的形象。然而,她畢竟是一位女神,所以還表現為「玉軟雲嬌」,表現為「照影凌波微步怯」。這裡似乎又用了《洛神賦》的故事,所謂「凌波微步,羅韈生塵」(《洛神賦》句)。但是,作者此處並無再把梅花比擬作洛水女神的意思。「照影凌波微步怯,暗香浮動黃昏月。」正是林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詩句)那一聯詠梅名句的脫胎換骨。這就是張炎所說的「用事合題」。整個上片也寫得「暢而不拘」「明而不晦」,誠屬詠物詞作的上品。

過片處「謾道廣平心似鐵」,仍然是非常合題的用事。「廣平」即唐人宋璟,璟封廣平郡公,其為人也貞操勁節,《舊唐書》說他「在官清嚴,人吏莫有犯者。」人稱之曰「鐵腸石心」。所以這詞里說「心似鐵」。然而就是這位鐵石心腸的人物,卻曾寫過一篇風華旖旎的《梅花賦》,可見縱令鐵腸石心,卻也免不了對梅花繾綣情深。這詞里說「詞賦風流,不盡愁千結。」說的是宋璟,卻也關係趙鼎自己。從詞前小序,知道這詞寫於長道縣。時間當在趙鼎與秦檜因為在對金人議和問題上意見不合,鬧翻了,趙被貶謫知紹興的途中。趙鼎為宋室名相,當初曾薦用秦檜,後來卻被秦檜逼迫得絕食自殺。臨終自書銘旌云:「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何等忠義,何等剛烈。很有梅花的冰清玉潔的傲寒精神,所以說這裡也關係着趙鼎自己。

結尾處「望斷江南音信絕,隴頭行客空情切」的用事,從表面上看是不夠「合題」的。「隴頭」即隴山,《秦州記》云:隴山東西百八十里。登山巔東望,秦川四五百里,極目泯然,山東人行役升此而顧瞻者,莫不悲思。這裡也還暗用了王維《隴頭吟》:「隴上行人夜吹笛,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的詩意。這樣就承接了上句的「愁」字。說它是用事也可以,說它是抒情也可以。如說是用事,作者恰恰藉助於用事,把已經提起的百回千結的不盡的愁,作深入一層的抒發,所以說它是抒情也可,而且是涵蘊更深廣、更加淋漓盡致的抒情。[1]

簡介

趙鼎早孤,由母樊氏撫養成人。崇寧五年(1106年)登進士第。累官河南洛陽令。高宗即位,除權戶部員外郎。建炎三年(1129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1130年),任簽書樞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紹興年間幾度為相,任內推崇洛學,鞏固政權,號稱「小元祐」。後因反對和議,為秦檜所構陷,罷相,出知泉州。旋即謫居興化軍,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置吉陽軍。

趙鼎在吉陽三年,知秦檜必欲殺己,自書銘旌曰:「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隨即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宋孝宗時,追贈太傅、豐國公,賜諡「忠簡」。淳熙十五年(1188年),配享高宗廟庭。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趙鼎被稱為南宋中興賢相之首。與李綱、胡銓、李光並稱為南宋四名臣。趙鼎善文、詩、詞。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詞》等。[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