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薩瓦多爾 · 夸西莫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薩瓦多爾 · 夸西莫多 Salvatore Quasimodo,(1901年8月20日-1968年6月14日),出生於意大利莫迪卡,家境貧寒,父親是一個小車站的站長。義大利詩人、翻譯家。[1]

薩瓦多爾 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寫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最初是Hermetic詩人的領導者,後來成為評論現代社會問題的有力詩人。

195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薩瓦多爾曾在墨西拿(Messina)受過教育,後在巴勒莫(Palermo)學習工程和數學,然後前往北部。

1919年,入羅馬工學院攻讀土木建築。因經濟問題,曾輟學。

1926年,以工程師身份畢業。並任土木工程局澈繪員。儘管他在接下來的十年中擔任意大利政府的工程師,但他在業餘時間寫詩。是封閉詩人朱塞佩·恩加萊蒂(Giuseppe Ungaretti)和Eugenio Montale的徒弟。

作品

第一首詩出現在佛羅倫薩期刊《 Solaria》中。

1930年,他在前衛評論《索拉里亞》中發表了三首詩。

1930年,出版第一本詩歌作品集《水與土地》

薩瓦多爾逐漸成為赫赫特詩派的領袖。

1935年後,他放棄了在米蘭的音樂學院教授意大利文學的工程學。

後期詩歌作品

薩瓦多爾的後期詩歌作品集:[2]

1932年,《Oboe sommerso》(消逝的笛音)。

1933年,《 Eucalyptus的香氣》(和Erato e Apollion封閉但其中包括許多詩歌,從個人的注意力轉向當代問題)。

1936年,《Odore di eucalyptus》(-具有乾燥,精緻的風格和深刻的象徵意義。

1938年,《Poesie》

1942年,《Edèsubito sera》(瞬息間是夜晚)的兩個最終收藏,他的封閉時期結束了。

1947年,《日復一日》(Giorno dopo giorno)

1949年,《生活不是夢》( La vita non è sogno)

1954年,《Il falso e vero verde》

1957年,《Il fiore delle "Georgiche"》

1958年,《無與倫比的地球》(La terra impareggiabile)

1960年,《Il poeta e il politico e altri saggi》

1966年,《給予與擁有》(Dare e avere)

詩作品

瞬息間是夜晚

每一個人

偎依着大地的胸懷

孤寂地裸露在陽光之下:

瞬息間是夜晚。

這首小詩,是薩瓦多爾 · 夸西莫多第一部詩集《水與土》中最短的一首詩,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首詩。[3]有人說,這首詩像斯芬克司之謎一樣,以高度濃縮的意象,包含了對人生及人類命運的無盡哲思,以警句銘文式的簡潔與意象美、圖案美、音韻美,為世界詩壇所推崇。這首詩也成為許多詩歌選本中的必選詩。

《看見的,看不見的》

看見的,看不見的

趕大車的人在地平線上

在道路的手臂中呼喊著

回答著島嶼的聲音。

我,也並不是漂浮著,

世界旋轉著,我閱讀

我的歷史,如一個守夜人

閱讀雨的時辰。秘密有其頁邊,

快樂,詭秘,具有難懂的吸引力。

我的生命,我的路上的

殘忍的棲息者們,微笑著

我的風景的門上,沒有把手。

我不為死亡作準備,

我了解事物的起源,

結局是一個地方,

是我的陰影的侵入者

旅程到達的地方。

我不認識那些陰影。

[4]

翻譯作品

1930年代中期至他去世之間,薩瓦多爾出版了一系列驚人的翻譯文集。翻譯家呂同六說:」夸西莫多是一個多才多智的藝術家,他對古典文化和外國文學有著精深的造詣……在義大利星漢燦爛的詩人行列里占有重要的一席」。[5]

Lirici greci(1940);希臘悲劇劇作家埃斯基洛斯(Aeschylus),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和歐里庇得斯(Euripides )的戲劇(收錄於Tragici greci, 1963年)。

拉丁詩人卡圖盧斯奧維德維吉爾的詩歌。

莎士比亞的六部戲劇,莫里哀的塔爾圖夫。

20世紀美國詩人EE卡明斯(EE Cummings)的詩歌。

智利詩人巴勃羅·聶魯達(Pablo Neruda)的詩歌。

意大利詩歌選集

薩瓦多爾編輯了兩本意大利詩歌選集,並撰寫了許多重要的評論文章,這些文章收集於

《政治觀點與政治》(1960年;《詩人與政治家和其他隨筆》)

《南劇院》(Scritti sul teatro)(1961),一部戲劇評論集。

獲獎

1953年,獲得了埃特納·塔米納國際詩歌獎。

195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評委會給出的獲獎原因是:「由於他的抒情詩,以古典的火焰表達了我們這個時代中,生命的悲劇性體驗」。

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演說中,薩瓦多爾說: 「詩歌誕生於孤獨,並從孤獨出發,向各個方向輻射;從獨白趨向社會性,而又不成為社會學、政治學的附庸。詩歌,即便是抒情詩,都始終是一種「談話」。聽眾,可以是詩人肉體的或超驗的內心,也可以是一個人,或者是千萬個人。相反,情感的自我陶醉只是回歸於封閉圈一樣的自我,只是藉助於疊韻法或者音符的、隨心所欲的遊戲來重複那些在業已褪色的歷史年代裡他人早已製造的神話。」

辭世

1968年6月,詩人離開羅馬,薩瓦多爾南下那波里,作為阿瑪菲文學獎評委會主席,主持授獎大會,不幸腦溢血發作,於十四日與世長辭。

此前,詩人兩度病危,住院搶救。面對死神的時時威脅,他坦然表示:

「興許我就要溘然長逝,

但我樂意聆聽

從來不曾理會的生命的真諦,

樂意求索生活的哲理。」

1968年6月14日,薩瓦多爾在那不勒斯去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