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蔡建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蔡建中
企業家、慈善家
出生 1934年
國籍 中國
職業 企業家、慈善家
知名作品 企業管理者終身成就獎
香港互太紡織永遠榮譽主席
培英校友聯會永遠榮譽主席
廣州市榮譽市民
江門市榮譽市民

蔡建中廣東東莞人。現任香港互太紡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永遠榮譽主席,是廣州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董事,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培英校友聯會永遠榮譽主席。蔡建中先生於1997年投資1311萬美元,在萬頃沙鎮創辦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後再投資1.6億美元,年產值超40億元。1998年9月,經番禺市人民政府提名,番禺市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決定,授予蔡建中先生「番禺市榮譽市民」稱號。2000年9月轉授「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2010年榮獲企業管理者終身成就獎。

個人經歷

蔡建中博士,1934年出生於廣州,祖籍廣東東莞。現任互太紡織永遠榮譽主席江門市慈善會永遠名譽會長、華南理工大學名譽教授。1969年,他與人合作開設了香港最早期的針織染廠——高泰染廠,並於上世紀80年代在香港上市。1997年,成立了互太紡織有限公司並出任公司董事局主席。2004年,互太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17億元,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互太公司針織品出品量在全國位於第三位,互太公司也被國家統計局評為2004年全國重點行業針棉製品類十佳之一,至2011年集團市值超75億元。事業成功後,蔡建中博士開始從事慈善事業特別是教育事業。除捐助他所讀過的中學大學外,還為廣州市的中學教育提供贊助資金,為母校廣州市六中及廣州培英中學西關分校、培英體系各學校及培英校友聯會分別捐款1000萬元;2002年在華南理工大學成立50周年之際,蔡建中捐出1000萬港元。2012年為慶祝華南理工大學60周年華誕,蔡建中捐款2000萬港元。蔡建中博士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點貢獻,是他的心愿。至今捐資超一億元。

逆境不倒出英才,征戰商場得佳績

蔡建中出生於廣州市一個書香門第、殷實之家。1956年蔡建中高中畢業於廣州市第六中學,考入華南工學院建築系。1957年10月底,作為廣東省田徑隊代表的蔡建中,參加完第一屆全國田徑運動會,帶着榮譽和興奮的心情回到母校,誰料厄運卻悄然降落在他的身上。因為熱愛小提琴這項與當時的政治氛圍格格不入的樂器,蔡建中被糊裡糊塗地定為「右派分子」,受到停學處分並被派到廣州重型機械廠轉爐車間下屬農場勞動。艱辛和恥辱同時襲來,並沒有壓垮年輕的蔡建中稚嫩的肩膀,卻讓他早早意識到:縱然世事無常,依舊人定勝天。

在人生最低潮和最黑暗的時刻,他默默地盤算著自己以後的人生方向。在繁重的勞動中,他表現突出,深得當時農場和重機廠領導的信任。1962年蔡建中離別了土生土長的故鄉和家人,含淚隻身來到人生路不熟的香港。他知道只要有毅力,有勇氣,憑著華南理工培養出來的堅定不移的精神及多年在運動和農場上練就的好體格,要在香港這個華洋雲集的大都市會闖出一條出路,是完全可能的。

蔡建中來到香港不久,就認識了不少華工的校友。在建築系同學的幫助下,他很快就在建築公司找到地盤監管的工作。經過一兩年的努力,蔡建中建立了一定的社會關係,並積累了一定的資金,他開始考慮人生大事-成家及創業。

1966年中,蔡建中與香港的同門師妹,化工學院的羅愛梅同學共諧連理。同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中國大陸的一切生產幾乎停頓。香港的輕工業由此起飛,而地產市場則因中國的政局不明朗而停滯。在這個歷史時刻,蔡建中把握機遇,及時由建築行業轉入漂染行業。

1969年,蔡建中與友人合作開設了香港最早的針織廠-高泰染廠。由於資金不足,公司雖然能賺到錢,但只夠作為滾存再投資,擴大生產,所以生活仍然十分清苦。幸得他太太在背後默默支持。經過近十年的發展,高泰染廠已發展成為一間頗具規模的福田紡織集團。公司並於上世紀80年代在香港上市。在向社會籌集資金的同時,不斷擴大生產。他把在國內學到的一套多快好省及自行創新的方法,加上投資最新的生產設備,效益每年平均以雙位數,甚至成倍增長,稅後純利以億元計算。

1996年,蔡建中把所持股份全數賣給合伙人,離開了曾經艱苦創業並取得成功的工廠。但很快,他又重新披上了戰衣。1997年,蔡建中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在萬頃沙鎮建成了互太公司的第一期廠房,不到半年的時間生產線也投入了運行。在蔡建中先生任主席的董事局領導下,秉着「謙和、誠信、進取、創新」的管理理念,互太公司很快發展成紡織印染行業舉足輕重的業界明星。2004年,互太公司工業總產值占萬頃沙鎮全部工業總產值的63%。據當年國家海關總屬統計,互太針織品的出口量在全國為第三位,互太紡織品也被國家統計局評為當年全國重點行業針棉製品類十佳之一。2005年,蔡建中從一線退下,擔任香港互太紡織永遠榮譽主席。

知恩圖報念母校,桃李芬芳香滿園

蔡建中先生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在自己事業騰飛發展的同時,他念念不忘中學及大學的母校。他來到香港不久後,就參與組織成立廣州六中、廣州培英中學及華南理工大學香港校友會,並分別擔任會長、名譽會長、永遠榮譽會長等職。

蔡建中一直關心和支持母校華南理工大學的發展,與學校保持着緊密的聯繫。1979年,蔡建中曾帶領香港校友一行13人回校訪問,得到當時院長張進老先生的接見和招待。20世紀八九十年代,蔡建中在華工設立了科研和體育等基金,支持學校輕化學科建設、電信學院學生獎學金和文體活動中心建設。1994年《華南理工大學史》面世,他愛不釋手,一下子就定購100本,以作送友佳品。母校老教授夏昌世的著作《園林述要》出版缺乏資金,蔡建中得知後,愉快地承擔了全部出版經費,並在多位校友的全力支持下,使這本珍貴著述在1995年校慶日與讀者見面。

他不斷地把自己的成就當成母校培養他成材的結果,並把成功的經驗和果實與母校分享。他曾為廣州的中學教育提供贊助資金和建議,為母校廣州六中及培英中學分別捐獻數百萬元。連他的小提琴老師何安東所在的廣州培正中學,也獲捐獻近百萬元作為何安東音樂獎學基金。他還邀請廣州各中學校長到港考察及交流學習。由於他對廣州的教育貢獻良多,1998年被授予"廣州市榮譽市民",樹立起"教育企業家" 的良好形像。這一切不但是母校華南理工大學校友的光榮,也是香港和廣州市民的光榮。

三十多年來,蔡建中校友一直關心和支持母校的發展,2002年在華南理工大學成立50周年之際,蔡建中校友伉儷慷慨為母校未來的科技大樓捐出港幣一千萬。這是母校有史以來單一次性捐款最高的數字。2011年11月,為迎接母校60周年校慶,蔡建中校友夫婦再度向母校捐資2000萬港幣用於學校27號樓(建築學專業和製圖教學樓)的改建工程,並設立基金支持教師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獎勵和資助學生學習與創新實踐活動,支持學校優勢學科、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我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華南理工大學校友及全國各高校校友,能像蔡建中校友一樣,對母校,社會及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看好粵港澳大灣區

支持校友會大聯盟

2017年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提出讓無數港澳同胞興奮不已。作為粵港兩地紡織業的巨賈,蔡建中先生也看到了更大的前景。[1]

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說過,粵港澳大灣區是千年大計,是大的國家戰略,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新平台,探索建立高標準貿易規則,引領對外開放。在兩種不同的社會體制的地區建立灣區,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2]

蔡建中了解到,紐約灣區因金融業而強大,東京灣區因家電製造業而強大,舊金山灣區因高新技術業而強大,粵港澳大灣區在金融、製造、高新技術等領域會如何發展,是一個充滿期待的過程。然而,無論怎麼發展,首先要做的是聚集人才。

同樣是在那一年,在華工澳門校友會換屆活動中,有華工校友提出要將大灣區11個城市的華工校友會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大聯盟的倡議。參會的蔡建中先生聽澳門校友講述大聯盟的內容,要集合華工人的力量和智慧,推動大灣區的發展。校友們的一腔熱血,深深感染了蔡建中先生。

更讓蔡建中受感動的是,成立大聯盟的倡議得到一致支持之後,校友們便在現場開始討論籌備工作、草案章程、活動內容等事項,速度之快,步調之一致,讓蔡建中看到了成立這個大聯盟的信心。同時,當天眾多校友們通過民主推薦華工傑出校友,格力電器創始人朱江洪先生擔任聯盟的首屆主席。

蔡建中記得,在母校50周年慶時,曾邀請他和朱江洪等校友上台一同分享對話,朱江洪講了他對企業,對校友,對人生方面的看法。蔡建中在台上聽朱江洪講述他從百色小工廠的廠長成長為格力電器董事長的故事,覺得他是個既務實又重情義的人,對他印象深刻。

蔡建中也記得朱江洪在擔任珠海校友會會長時說過的一句話:「我做了一輩子企業,就是沒做過校友會,但人生就是一個挑戰完一個困難,接着挑戰另一個困難的過程,我會用工匠精神來做好華工珠海校友會的工作!」

他從內心裡欣賞佩服朱江洪,如果朱江洪能夠答應扛起這個大旗,他對大聯盟也會更加有有信心。於是,他在現場直接說道:「朱江洪擔任大聯盟的主席,我出資1000萬支持大聯盟的工作!」

精心籌備,大聯盟有大夢想

11個城市的校友會,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大聯盟,這樣的形式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過,背後所做的工作繁瑣冗長。84歲高齡的蔡建中依舊精神矍鑠,壯心不已。順應時代的潮流,勇立潮頭敢為人先,他推動了大聯盟的成立之後,也在背後做了不少的努力。

大聯盟到底要做什麼和怎麼做,是擺在聯盟會員面前的兩大問題,蔡建中和朱江洪提出的「灣區共攜手,聯盟圓國夢」口號,令人振奮不已,也給大家指明了方向。

華南理工大學校歌中,有一句歌詞是這麼唱的:中華振興,我輩擔當。在香港多年,事業上取得成功的蔡建中,近幾年一直傾注於慈善事業,秉持對母校、對國家的感恩情懷,他回饋於社會,讓無數人受益。

「我幫人幫到自己都不知道,因為沒想到有回報。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千年大計,大聯盟為大灣區所做的工作同樣也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也要不求回報。」

他一直很喜歡這句話: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這也是大聯盟的精神所在。

搭建集創業、科研、經貿、管理、技術、信息等多領域於一體的新平台,讓華工人能夠在大灣區這個大空間裡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承擔更大的使命,蔡建中還有一個更大的打算。

經商多年,蔡建中和遍布世界各地的華工校友有很多聯繫。儘管他們身在海外,卻無不牽掛着祖國,時刻準備為祖國的發展盡一份力。

就在上個月,他前往美國加州,與華工加州校友會相聚,他談到了粵港灣大灣區和大聯盟的事情。華南理工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大聯盟將於2018年6月23日在珠海成立,他和眾多大灣區的校友,想邀請身在舊金山灣區的加州校友一同見證這一盛舉,也讓海外的校友感受到祖國飛速發展的成果和魅力。

加州校友一聽到這個消息,立即積極響應。蔡建中也加快步伐,協助聯繫了紐約校友會、東京校友會,讓三大灣區的校友們齊聚粵港澳大灣區,讓大聯盟的成立典禮,也變成全球四大灣區華工精英校友的交流盛會。

蔡建中謙虛地說,他出資出力,推動大聯盟成立,無非是為了拋磚引玉。集合全球華工人的力量,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努力奮鬥,是大聯盟的意義所在,也是他如今最大的願望。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他始終把事業的成功看得很淡,而真情實感卻無比看中。推動大聯盟的成立,他不圖回報,不為名利,而是為了不忘初心,有始有終。

華工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大聯盟正式成立

生活在同一片灣區,懷揣同一種情懷,一個由不同時代的華工子弟共同構建的大聯盟,將攜手共圓同一個國夢。

2018年6月23日,華南理工大學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大聯盟在珠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了成立大會。84歲高齡的華工知名校友蔡建中老先生、「格力之父」朱江洪分別作為大聯盟的永遠主席、主席,代表華工人在這個夏天發出了堅定的聲音—— 「灣區共攜手,聯盟圓國夢」。華南理工大學章熙春書記、大聯盟永遠主席蔡建中先生、大聯盟主席朱江洪先生、理事長黃燦文先生,及其他校友會代表分別上台致辭。

1000多名來自粵港澳大灣區11個地區和城市的華工人齊聚珠海,一起探討新課題。台上站的依然有母校師長,台下坐的仍是陪伴自己走過崢嶸年華的同窗。不同的是本次的課題的內容超越了學科,參與課題的成員跨越了時代和區域。

蔡建中:鬆散即自由,創新讓粵港澳大灣區與世界灣區比肩

大聯盟的籌備,歷時半年,在這個過程中被問及最多的無疑是「華工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大聯盟有什麼意義?」。

蔡老在不久前接受媒體專訪時,這麼分析目前世界上的幾大灣區:紐約灣區因金融業而強大,東京灣區因家電製造業而強大,舊金山灣區因高新技術業而強大,粵港澳大灣區將在創業、科研、經貿、管理、技術、信息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助力灣區發展。

大聯盟是鬆散的組織,蔡老卻把這種鬆散看作是自由的土壤。「鬆散才有自由,有自由才能創新,能創新沒有理由發展不起來。「

「我今年84歲了,但對母校的感情一直沒變過。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每一年都回母校。」從1969年創建華南理工大學香港校友會開始,蔡老就在校友會的工作上不遺餘力,本次更是出資1100萬港幣作為大聯盟的運作基金。說到這份深厚的情誼,蔡老則幽默地調侃道:「我這個年紀,力氣是沒有了,銀行賬號里有多少錢,還沒有忘記。」[3]

「以夢前行,照亮前方。」蔡老用這句話作為自己在成立大會上發言的結語。他寄希望於大聯盟,繼續發揚華工人敢為人先的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朱江洪:從零開始,任大聯盟主席我的壓力無限大

「大家都推選我作為主席,我的壓力是無限大的。」這是朱江洪在大聯盟成立儀式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的第一句話。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大聯盟的發展和管理與做企業有太多的區別。企業是一個有紀律的實體,可以要求員工怎麼去做,然而大聯盟則是鬆散的組織,每個校友都有自己的工作,所有的安排如何能有效地施行下去,是擺在作為首任主席的朱江洪面前不可迴避的問題。

正是這個現實的問題,給了朱江洪方向:大聯盟的工作要做好,就要發揮大聯盟的吸引力。「大聯盟要好好地為各地的校友服務,有好的服務,對廣大校友就有吸引力,就能吸引校友們主動做貢獻。」

華工傑出校友、香港紡織行業知名企業家蔡建中老先生高度評價朱江洪,認為他將格力做到如今的成就,是把「從零做到無限大」的內涵詮釋到了極致。他相信,未來朱江洪也能帶領大聯盟「從零做到無限大」。

古人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從零到無限大,華工粵港澳大灣區校友會大聯盟已經走出了重要一步,「未來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但核心都是為校友提供服務,通過服務體現大聯盟的實力。」

我們期待,只要「灣區共攜手」,「聯盟」就能「圓國夢」。比肩世界灣區,我們需要做的只有相信。[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