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田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藍田中學揭東區藍田中學老校區位於新亨鎮老鎮區內,占地只有16畝。學校前身是藍田書莊,於公元1149年由宋兵部侍中鄭國翰(揭陽藍田人)創辦,已有872年的歷史。乾隆28年(公元1763年),藍田書莊遷建於新亨琅山東簏,更名為「藍田書院」;同治12年(公元1874年),藍田書院遷至藍田中學現校址;進入民國後,藍田書院先後創辦為縣立農業初級職業學校、縣私立藍田中學;解放後,先後易名為縣立第三中學、衛東中學和新亨中學;1989年起,復名為藍田中學。1958年起開始創辦高中,現是我縣一所高級中學。學校現有學生共有3000多人,教職工175人,共設41個教學班。

學校簡介

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歷史悠久,桃李芬芳,自從揭陽設市並設立揭東縣之後,改為揭東藍田中學。

近年來,藍田中學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人數迅猛增長,由4年前的900多人增加至3000多人,教職工175人,共設41個教學班。

藍田中學在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建設新校區占地130畝,總投資3000多萬元,建築面積56600平方米,設置學位4000個,包括教學樓3棟,圖書館1棟,實驗樓1棟(仍未開始建設,實驗樓規劃用地已成為老師轎車停車場,實驗樓建設日期未知),教師宿舍樓1棟、學生宿舍4棟(宿舍僅有兩條風扇,無空調,五六樓在用水高峰間歇性停水),多功能體育館[1]1棟(仍未開始建設,開建日期未知),食堂1棟(食堂衛生條件一般)及標準跑道400米等。新校區按省一級學校標準設計,採用「三區(教學區、宿舍區、運動區)分離」的模式,即用鐵網把宿舍,籃球場及教學區分離,定時開關門。各項配套設施齊全,集建築美學與實用性於一體。

藍田書院

新亨藍田中學,前身是藍田書院,位於新亨市集之西北隅,追本溯源,最前身卻是藍田書莊。

古書院之倡建萌於唐,啟於宋,太平興國時,在廬山白鹿書院創辦影響下,踵相仿效。宋末,邑進士鄭國翰(初授莆田令、後任兵部郎中,與朱熹同榜)見國事日非,遂致仕還家,築書莊於藍田,名藍田書莊,一名澹軒,即今之豐順縣湯西鎮。

石祭下小學。聚徒生講學,以植人材。朱子每游揭陽必駐於此。書莊背隔數里有飛泉嶺,形勢山堯,壁立百仞,周圍數十裡層巒疊嶂,絕頂有泉,湧出飛空,鄭國翰作攬勝亭於其間,朱子過訪書「落漢鳴泉」四大字並留題有:一路風煙春淡盪,數聲雞犬野人家。此處現已辟成旅遊景點。

藍田書莊,原以土為牆,瓦為頂,800餘年幾經變易,直至改革開放方以五層教學樓所替代,更名「飛泉學校」,就讀學生400多名。其遺址,僅以一方碑記,是志前事。

乾隆28年(1763年)癸未,新亨賢達之士,聲請知縣王殿捐建書莊,王公遂命倪明經等人督建,卜地琅山東麓建設書莊,更名「藍田書院」。院外園租,歲可得七千餘文,王公復撥磐溪都大嶺鄉荒埔園120多畝,租金22兩,作為師生膏火。但經百年風風雨雨而成危房,同治十二年(1873年)軍門方耀、知縣周士俊,再遷建於新亨別關外,即今址。

藍田書院,座北向南,正座三進,天井兩個,俗稱「三廳亘」,前廳大門頂掛「藍田書院」四個浮雕匾額大字,筆法蒼勁剛遒;中廳,正向東西廂為紀念室:一為「韓暄室」,一為「竹暄室」;後廳,正座二層樓,樓上正廳是孔子神像座位,往昔春秋二祭。後樓兩端各置四房兩天井連接,成為一長後樓巷作為全局之巷包;正座兩側各有通巷,巷房二十有四,互朝正廳。環植桃李竹木,古色古香。

藍田書院是藍田都最高學府,地方士紳頗重視,聘名流教師,各處童生來此就讀頗多。時任福建巡撫兼督船政、兼理各國事務大臣丁日昌,原籍豐順,晚年定居榕城,每當回豐順省親,路經新亨必駐足詢問校政及關心童生學業。

至光緒32年(1906年)在「廢科舉,興新學」大改革下,藍田書院遂改名為「藍田高級小學」,由於學制改革,肄業有期限,加上一些新編學科,又有名流執教,除本都學生外,各都連同榕城(現為榕城區)童生紛紛來此讀書,畢業咸稱「秀才」,能在本族祠廳祖宗前做「秀才戲」,則有一定數量的「書田」褒獎。1937年抗戰爆發,謝海燕(著名畫家,後任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就任藍田小學校長。時附設初中預備班。1939年秋,藍田小學改為「藍田中學」,首任校長林詒盛(錫場石洋人),由於政治原因及經費問題,1942年停辦。

迨至1944年續辦,王作卿繼任校長,此時校產大多被鄉紳侵吞,王校長遂向饒平縣長劉德軒(玉湖汾水人,原藍田中學董事長)募集經費,劉則大力為助,遂置必用校具,藍田中學又有起色。抗戰勝利後,1946年12月經揭陽縣政府批准立案,藍田中學易名「揭陽縣第三中學」變私立為公辦學校。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春,揭陽縣教育局派黃鴻圖為校長接管揭陽縣第三中學,1958年正式成為完全中學。此後,隨着時局發展,幾經改名:衛東中學、新亨中學,一直至上世紀90年代開始恢複本來的藍田中學名稱。

發展前景

2006年,為適應事業發展的需要,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各界鄉賢和熱 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在新亨鎮碩和村206國道旁征地130畝,異地建設新校,首期建設工程投入資金3600萬元,其中鄉賢郭泰誠、倪錫泉、倪漢明等三位熱心人士共捐資2340萬元。首期工程二幢教

學樓已投入使用,高一級學生和部分高二級學生已搬遷至新校就讀,新校區就讀學生共2000多人, 在老校區就讀學生共1000多人。

教學成果

建縣以來,藍田中學為高校輸送優秀生源近萬人,其中本科生1000多人。學校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逐步形成了「半封閉式[2]管理,激髮式教育」的辦學模式。2002~2009年高考成績連續八年名列全縣面上中學第一,多次被揭陽市教育局授予「高考成績優異」獎。2011年11月17日被評為「廣東省校務公開民主管理示範單位」。2012年廣東省教育廳組織了「魅力嶺南」中學生DV創作活動。藍田中學榮獲多個獎項——由陳東娜老師指導,楊創龍、陳越、楊鴻光等三位同學創作的DV《南枝少年楊創龍》獲得DV作品評選省三等獎;由陳潔莉老師指導,陳越同學撰寫的文章《楊創龍與南枝拳》獲得學生各類文章評選省三等獎。藍田中學是揭陽市市多個參賽學校唯一獲獎的學校,且同時有兩件作品獲獎。2013年3月19日下午,揭東電視台記者到藍田中學對獲獎師生進行了專題採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