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銀礦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蒙山銀礦遺址位於中國江西省上高縣城南30公里的蒙山,是宋元明時期的銀礦遺址,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蒙山地處上高縣與新余市渝水區、分宜縣交界處,有峭壁名「太子壁」,傳說南宋時期皇太子曾到此督察銀冶,故而得名。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四記載:「宋寧宗慶元六年有銀鉛發泄於蒙山,於是即蒙山置場。」寶祐三年(1255年)第一次封禁。忽必烈在至元十三年((1276年)占據江南之初,就在蒙山設置銀場提舉司,隸屬中書省中政院管轄,主辦官提舉秩正四品,從此元代成為蒙山銀礦歷史上最興盛的時期。明永樂四年(1406年),因礦源逐漸枯竭,將銀礦封閉,但此後仍有盜掘現象,因弊端頗多,萬曆二十三年第二次立碑封禁。從此蒙山銀礦步被歷史所塵封。蒙山銀礦規模宏大,在太子壁地區,方圓22.5平方公里範圍內布有採礦銀洞17處,其中一、二號洞井,垂直深度140米,水平長度170米,最寬處10.5米,最狹處0.5米;四號洞井,垂直深度120米,水平長度200米。1977年9月27、29日,吉林省農安縣三寶鄉出土元代蒙山銀場的歲課銀錠「元字號」、「天字號」二枚,各鐫「蒙山銀課」及銘文。這是史上首次發現蒙山銀礦產品,也是首次發現歲課銀錠。
遺址文物
蒙山古銀礦遺址興於南宋慶元六年,止於明萬曆二十三年,歷經宋、元、明三個朝代,開採160多年,距今已八百餘年[2]。遺址主要分布在上高縣蒙山太子壁峰方圓 5公里範圍內,已發現古銀礦礦井20多個、冶銀場1個、蒙山銀場提舉司遺址 1個、知名古書院「正德書院」 1座、佛教「聖濟派」發源地「聖濟禪寺」 1座,是目前國內發現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銀礦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史料、人文和旅遊開發價值。
視頻
蒙山銀礦遺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政府網,2013-05-03
- ↑ 宜春一座千年古村重見天日,這段塵封的歷史你知道嗎? ,搜狐,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