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蒙佩利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蒙佩利爾Montpelhièr),法國南部城市,奧克西塔尼大區埃羅省的一個市鎮,也是該省的首府和人口最多的城市2016年,蒙彼利埃市鎮人口數量超過28.1萬,在法國排名第七,其所在的市鎮公共合作組織已於同年升級成為都會區[1]

城市景觀

蒙彼利埃是一座古老的大學城,是Occitanie地區的主要行政和商業中心。這座城市位於一片肥沃的平原上,在舊城區周圍長大,位於舊城牆遺址的林蔭大道上。它以17世紀和18世紀的梯田長廊Propeade du Peyrou聞名,享有地中海和城市典雅豪宅的景緻。亨利四世建立的植物園在1593年,是法國最古老的城市。法布爾博物館收藏了現存最豐富的法國繪畫作品之一。14世紀的哥特式大教堂已被大量修復。

歷史 

在中世紀早期,附近的主教鎮馬格隆(Maguelone)是該地區的主要定居點,但是海盜的突襲使定居點進一步向內陸發展。蒙彼利埃在985的文件中首次提到,它是在當地封建王朝吉爾海姆(Guilhem)建立的,吉爾漢合併了兩個小村莊,並在聯合定居點周圍建造了一座城堡和牆壁。該名稱來自中世紀的拉丁語[mons pislerius],是指「用於局部死亡的纏繞」。

城牆中尚存的兩座塔,大約在1200年建成。蒙彼利埃(Montpellier)在10世紀是香料進口的貿易站,在1141年獲得了憲章。在12世紀成為重要的貿易中心,與整個地中海世界都有貿易往來在12世紀。醫學院在1221年成立。該市的法學院建於1160年。幾個世紀以來,醫學系一直是歐洲醫學教學的主要中心之一。這個時代標誌著蒙彼利埃的傑出地位。1204年,阿拉貢彼得二世與蒙彼利埃的瑪麗結婚,這座城市成為阿拉貢國王的財產。

蒙彼利埃(Montpellier)於1204年獲得憲章,彼德(Peter)和瑪麗(Marie)確認了該市有自主權,並授予該市每年選擇十二名總領事的權利。在阿拉貢國王的領導下,蒙彼利埃成為法蘭西王國非常重要的城市,重要的經濟中心和香料貿易的主要中心。它是當時法國第二或第三重要的城市,黑死病爆發前有大約40,000居民。蒙彼利埃一直保持著阿拉貢王冠的地位,直到將其傳給馬略卡島詹姆士三世(James III)為止,後者於1349年將這座城市賣給了法國國王菲利普六世,以為其與阿拉貢彼得四世的持續鬥爭籌集資金。

在14世紀,八世教皇蒙彼利埃為蒙彼利埃(Montpellier)建造了一座新教堂,專門供奉聖彼得(Saint Peter),因其教堂的非同尋常的門廊而著名,並由兩座有點像火箭的高塔支撐。隨著重要性的不斷提高,這座城市終於有了一位主教,他於1536年從馬格隆(Maguelone)移居,巨大的修道院教堂成了大教堂。1432年,雅克·庫爾(JacquesCœur)在這座城市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並成為重要的經濟中心,直到1481年被馬賽超越。

在16世紀的改革時期,蒙彼利埃的許多居民成為了新教徒(或在法國被稱為胡格諾派),這座城市成為了新教徒抵抗法國天主教的王冠的據點。1622年,路易十三國王圍攻了這座城市,該城市在進行了兩個月的攻城(蒙彼利埃攻城)後投降,隨後建造了蒙彼利埃城堡以保護這座城市。路易十四成為蒙彼利埃首都巴斯朗格多克Bas Languedoc)的首府,該鎮通過在歷史悠久的市中心建造佩魯長廊Promenade du Peyrou),濱海藝術中心(Esplanade)和大量房屋。之後法國大革命期間,這座城市成為埃羅的首都。[2]

近代史

在19世紀,由於一年四季都有充足的陽光,該市繁榮了其能夠產生的葡萄酒文化。法國的葡萄酒消費使蒙彼利埃的公民變得非常富有,直到1890年代在葡萄園中傳播了真菌病,人們不再能夠種植葡萄酒所需的葡萄。此後,這座城市之所以成長,是因為它在阿爾及利亞脫離法國獨立後歡迎來自阿爾及利亞和北部非洲其他地區的移民。在21世紀,蒙彼利埃(Montpellier)位於法國第七大城市和第八大城市之間。最近,該市人口又大量湧入,這主要是由於學生人口占蒙彼利埃人口的三分之一。醫學院開始了這座城市蓬勃發展的大學文化,儘管那裡已經建立了許多其他大學。沿海城市還擁有Corum和Antigone這樣的發展項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3]

地理

該城市位於Lez河上,距地中海沿岸10公里(6英里)的內陸丘陵地帶。這座城市的名稱最初為Monspessulanus,據說代表montpelé(裸露的小山,因為植被貧瘠)或le mont de la colline(小山的山峰)

蒙彼利埃(Montpellier)距離馬賽Marseille)170公里(106英里),距離圖盧茲(Toulouse)242公里(150英里),距離巴黎748公里(465英里)。

蒙彼利埃的最高點是佩魯廣場,海拔57 m(187 ft)。該城市建在蒙彼利埃(Montpellier)和蒙彼利埃(Montpelliéret)兩座山上,因此其部分街道的海拔高度差異很大。它的一些街道也很狹窄很舊,給人一種更加親切的感覺。

教育

參考文獻

  1. Montpellier,britannica.com
  2. Montpellier,en.wikipedia
  3. Montpellier History Facts and Timeline,world-gu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