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葵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葵菜

中文學名:葵菜

拉丁學名:Malva verticillata Linnaeus

別稱:冬葵、冬寒菜,冬莧菜,薪菜,皺葉錦葵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錦葵目

科:錦葵科

屬:錦葵屬

葵菜是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學名冬葵,民間稱冬寒菜、冬莧菜或滑菜。此菜中國各地有野生,幼苗或嫩莖葉可食用,也可入藥。 葵菜是一種古老的蔬菜,我國早在漢代以前即已栽培供蔬食,現多野生,少有種植。現在在湖南四川江西貴州雲南等省仍有栽培葵菜以供蔬食者。我國北方旱作地區由於飲食結構和經濟效益等原因,明清以後不再把它作為主要蔬菜進行人工栽培。[1]

形態特徵

葵菜屬一年生草本,高1米;不分枝,莖被柔毛。葉圓形,常5-7裂或角裂,徑約5-8厘米,基部心形,裂片三角狀圓形,邊緣具細鋸齒,並極皺縮扭曲,兩面無毛至疏被糙伏毛或星狀毛,在脈上尤為明顯;葉柄瘦弱,長4-7厘米,疏被柔毛。花小,白色,直徑約6毫米,單生或幾個簇生於葉腋,近無花梗至具極短梗;小苞片3,披針形,長4-5毫米,寬1毫米,疏被糙伏毛;萼淺杯狀,5裂,長8-10毫米,裂片三角形,疏被星狀柔毛;花瓣5,較萼片略長。果扁球形,徑約8毫米,分果爿11,網狀,具細柔毛;種子腎形,徑約1毫米,暗黑色。花期6-9月。

分布範圍

葵菜在中國甘肅四川湖南貴州廣東福建江西等省均有栽培,野生種各省均有發現。印度巴基斯坦歐洲也有栽培,美國稱其為引種(introduced)植物,在北美常被視為外來入侵的野草。

栽培方式

葵菜喜冷涼濕潤氣候,,不耐高溫和嚴寒,,但耐低溫、耐輕霜,低溫還可增進品質,植株生長適溫為15~20℃。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保水保肥的土壤中栽培更佳。不宜連作,需要間隔3年。種子8℃開始發芽, 發芽適溫為25℃,30℃以上植株病害嚴重,低於15℃植株生長緩慢。以氮肥為主,需肥量大,耐肥力強。適宜春播和秋播種植。保護地栽培春播於2月播種,播期為9月下旬。一般採用穴播的播種方式,播前每畝施足腐熟有機肥2000~3000千克、複合肥50千克,每穴播4~5粒種子,株間距為35×35厘米。播後用細泥蓋籽,畦面蓋遮陽網,澆足底水,保持土壤濕潤。當苗高18~20厘米時開始採收,從苗期起可持續採收到翌年抽薹開花前,採收時留1~2節。每次採收後隨水追肥。

植物價值

藥用價值

葵菜全株可入藥,其根、莖、葉和種子,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滑腸通便、止咳化痰等功效。 葵菜具有利水、滑腸、下乳功效,對二便不通、淋病、水腫、婦女乳汁不通、乳房腫痛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

1.清熱解毒

葵菜性寒,能夠清熱解毒,且味甘不苦,傷及陰液的程度比較小,所以用來治療或者輔助預防熱毒邪氣導致的疾病,如肺熱咳嗽、小兒發斑、蚊蟲叮咬等,都有很好的療效,其中蚊蟲咬傷以鮮品外敷為佳。且葵菜還可以清熱利濕,治療黃疸。《藥性論》中提到:「單煮汁,主治時行黃病。」

2.潤腸通便

葵菜也叫滑菜,是因為吃起來感覺有種粘液一樣滑嫩的感覺,這種感覺是由於它本身的纖維素等成分決定的。因此,葵菜能夠起到潤滑腸道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療輕微的便秘或大便乾結、解時吃力。所以常常吃葵菜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有排宿便、減肥需求的朋友也能適當食用。

3.利水通竅

葵菜不僅能夠利大便,還能利小便。像是體內有水濕導致了身體水腫,葵菜可以通過利小便排出體內的水濕。而如果有尿閉、小便不利,也可以用葵菜治療來通利小便。所以葵菜的果實冬葵子,就常常用來治療濕熱淋證導致的小便不利或我們今天所說的尿路感染。此外,葵菜還能通乳,婦女產後乳汁瘀滯不通,可以吃些葵菜,幫助通乳。

相關論述

本草綱目》說:「葵菜滑竅,能利二便。」用於小便不利者,單飲湯即可。苦大便秘難通者,又當以吃菜為主。相關記載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春鵝秋鶵,冬葵溫韭。」晉張華《博物志》卷四:「人食冬葵為狗所齧,瘡不差或致死。」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五·葵》:「六七月種者為秋葵,八九月種者為冬葵。」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蔬一·冬葵》:「冬葵,《本經》上品,為百菜之主,江西、湖南皆種之。」

食用價值

它的性味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即「甘、寒、滑」,其種子含有的蛋白質非常豐富。或許是因為它非常好吃吧,其食用方式有很多種,而且大都在各種文獻中出現過,可以說並不是我們現代人獨創的,而是古已有之。我們主要列舉以下幾種:
第一,可以將它放在湯中,可以起到使湯「滑」的作用。這個食用方法,早在先秦時期就被記載下來了,可謂流傳久矣。
第二,可以與肉類炒着吃,比如豬肉等,但是注意不要選擇狗肉。這個做法也是非常普遍的,而且以往也有過相關記載。
第三,可以醃製成鹹菜。古人曾經列舉過七種鹹菜,這種植物醃製的鹹菜就是其中一種。

參考來源

  1. 葵菜, 食品科技網,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