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葡萄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葡萄常是一個中國特產。1894年陰曆10月,光緒皇帝在頤和園為慈禧做六十大壽,慈禧到頤和園大戲樓準備看戲時,突然發現有一株葡萄,果實纍纍,晶瑩剔透。時值陰曆l0月,北京已進入冬季,慈禧見到這麼鮮靈的葡萄,不禁賞心悅目,饞涎欲滴。傳旨採摘食用。太監忙回稟:「那是假的」。慈禧非常驚訝,問為何人所做。經查得知是韓其哈曰布及其妻所做。慈禧大喜,賞韓其哈曰布妻為「常在」,並賜匾「天儀常"。為感恩,韓其哈曰布改名常在,家人改常姓。「葡萄常"一時名噪京城。

中國疆域遼闊,氣候多樣,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兼而有之;地形多樣,江河湖海,山川平原,無一不備,這就為中國的飲食與烹調[1]提供了不同種類、不同品質的魚肉禽蛋、山珍海味、瓜果蔬菜等豐富的動植物原料、調料。長期下來,在飲食上就形成了多種風味。也就有了「南米北面」的主食差異,和「南甜北咸東酸西辣」的不同口味[2]

特產簡介

葡萄常的創始人常在,是蒙古族人。清道光年間,皇宮從蒙古選了一位公主進京,常在作為隨從來到北京。咸豐登基後,蒙古旗人斷了「錢糧」,常在只能以做小生意為生。有一天,他看到小孩子在玩泥玩具,受到啟發,回家琢磨用泥土做成葡萄,再染色燒制,到街頭叫賣,很受歡迎。這時,崇文門外花市一帶,已集中了一批做絹花、玉器、首飾和料器的手工藝人,形成集市。常在又向料器行師傅學習,試着用料器燒制葡萄,比泥土更加逼真美觀,可以亂真。於是,他就在料器葡萄上,不斷琢磨、改進,終於自成一家,闖出這一手工藝品的奇葩。

1919年,葡萄常應邀參加了世界影響很大的「巴拿馬國際博覽會」,榮獲了一等獎,使葡萄常的名聲傳遍國內外。常在的兩個兒子相繼去世後,由常在的三個女兒繼續支撐門戶,為了保住家傳的絕活,三位姑娘均未出嫁。再加上常在的兩個孫女常玉齡、常玉清,也與三個姑姑同命相憐,立志終身不嫁,以能把葡萄常的手藝傳下來。姑侄五位「處女」,為此犧牲了青春和愛情,終生未嫁。

1966年的「文革」災難,常家姑侄也遭到破孩。在不解和痛苦的煎熬下,常家姑侄先後有四人去世。粉碎「-」後,有關部門欲恢復「葡萄常」時,常家傳人中只有常玉齡這惟一常氏傳人,而且是70古稀老人了。1978年,常玉齡老人不顧年老體弱,從壘灶、吹珠到上霜,都親自動手,並把家傳絕技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常弘、常燕。

2004年一次偶然機會,她們看到一傳媒介紹已經失傳多年的「葡萄常」還有其他傳人,於是姐倆找到了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秘書長於志海,表示作為「葡萄常」的第五代傳人,她們要恢復這一200多年的傳統技藝。於是,常弘、常燕姐妹二人從找原材料入手,經過熔料、溜條、加色、吹捏、成形等多道工序,經過3個多月的試製,在2004年製作出第一件1米見方的葡萄盆景。為了確保作品能夠代表「葡萄常」的家傳技術,姐倆多方打聽,尋找到了「葡萄常」曾經唯一一次將這一技術傳送給外姓徒弟的李淑惠,並請她來認定。當時年已經70多歲的老人第一眼看見了擺在她面前的「葡萄」時,大吃一驚。同年,常弘、常燕姐妹的作品參加了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建國55周年民間藝術展,使這一民間絕技重現於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