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蕭何紿韓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蕭何紿韓信》出自宋代文學家洪邁的《容齋續筆》卷八。

《容齋隨筆》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其中前四集各十六卷,因書未成而作者過世,故《五筆》僅為十卷。這部書內容範圍頗廣,資料甚富,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

原文

蕭何紿①韓信

黥布為其臣賁赫告反②,高祖以語③蕭相國,相國曰:「布不宜有此④,恐仇怨妄誣⑤之,請系赫⑥,使人微驗淮南⑦。」布遂反。

韓信為人告反,呂后欲召⑧,恐其不就⑨,乃與蕭相國謀,詐令人稱陳豨已破⑩,紿信曰:「雖病強入賀。」信入,即被誅。

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何尚能救黥布,而翻忍於信如此?豈非以高祖出征,呂后居內,而急變從中起,己為留守,故不得不亟誅之,非如布之事尚在疑似之域也。

注釋

①紿:同「詒」,欺騙,欺詐。

②黥布:原名英布,因犯重罪被判黥刑,故而改名。早年跟隨項梁,被項羽立為九江王。項羽兵敗,黥布投奔劉邦。劉邦得天下後,黥布被封淮南王,掌管都六、九江、廬江、衡山、豫章郡。高祖劉邦和呂后先後誅殺韓信、彭越等有功之臣,黥布心下驚駭,也密謀反叛。事情敗露,黥布被殺。告反:控告謀反。

③以語:將此事告訴。以,以之。語,告訴。

④不宜:不應當。有此:做這種事情。

⑤妄誣:輕妄誣告。

⑥請系赫:請皇上先將賁赫關押起來。系,關押。

⑦微:暗中。驗:查驗,探訪。

⑧召:召他回京師。

⑨就:就範。

⑩詐令人稱陳豨已破:派人假裝散布陳豨叛亂已經被平定的消息

譯文

黥布被他的部下賁赫控告要謀反,漢高祖劉邦把這件事告訴了相國蕭何,蕭何說:「按說黥布不應當做這種事,恐怕是仇家造謠陷害他,請皇上先把賁赫拘囚起來,然後派人暗中到淮南查訪驗證。」黥布於是起兵反叛。

韓信被人控告說他要謀反,呂后想把他召回京師,又恐怕韓信不就範,就和蕭何商量計策,派人詐稱陳豨的叛亂已被平定,並欺騙韓信說:「陳豨的叛亂已被平定,你雖然有病,也要勉強進朝祝賀。」韓信來到京師,就被呂后殺死了。

韓信能夠做大將軍,實際是蕭何在劉邦面前推薦的緣故,現在韓信被殺,又是蕭何出的計謀,所以俗語中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說法。蕭何能救黥布,為什麼這樣對待韓信呢?難道是因為漢高祖劉邦帶兵出征,呂后在朝中把持大權,緊急變故突然發生,蕭何認為自己身為留守大臣,所以不得不立即殺掉韓信,不像黥布的事情還處於不太確定的境地,可以從長計議。

作品簡介

《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1123~1202)著的史料筆記,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容齋隨筆》與沈括的《夢溪筆談》、王應麟的《困學紀聞》[1],是宋代三大最有學術價值的筆記。

《容齋隨筆》[2]最重要的價值和貢獻是考證了前朝的一些史實,如政治制度、事件、年代、人物等,對歷代經史典籍進行了重評、辨偽與訂誤,提出了許多頗有見地的觀點,更正了許多流傳已久的謬誤,不僅在中國歷史文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而且對於中國文化的發展亦意義重大。

視頻

蕭何紿韓信 相關視頻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等古籍發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