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華僑大樓 |
---|
圖片來自新民晚報 建築面積 6400餘平方米 |
華僑大樓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黃浦區沙市一路24號的一個建築,為十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775平方米,建築面積6400餘平方米。建築由華僑集資興建,由英商新瑞和洋行設計,始建於1924年,1926年屋面局部調整[1]。一說建築於1929年由英商上海業廣地產公司投資興建,1930年落成。當時建築底層租給華僑銀行,所以得名華僑大樓。建築曾出租給英國陸軍醫院、福建鐵路公司、廬山電力纜車公司上海辦事處、先裕銀行等使用[2]。 華僑大樓。辦公樓。新瑞和洋行設計,英商上海業廣有限公司投資興建,1924年竣工。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局部有文藝復興風格特徵。矩形平面布局,主體8層,6層以上有退台。
人文歷史
南京東路、四川中路、九江路、江西中路相圍的地塊舊時稱之中央商場,地塊大致呈邊長100米的正方形。 這塊正方形的中央商場被沙市一路和沙市二路十字相交後劃成四塊,南北向的沙市一路舊名中央路,英文名Central road,東西向的沙市二路舊名新康路,英文名Edward Ezra Road。中央路得名於該路東側的中央商場,而新康路則得名於該地塊西側的新康大樓,幾處產業均與英籍猶太人富商埃茲拉家族有關。
華僑大樓原門牌為沙市一路26號,是以華僑銀行租用了該大樓的底層而得名。
華僑大樓由英商上海業廣有限公司( Shanghai Land Investment Co.,Itd)投資興建。業廣公司是舊上海最大的房地產投資開發公司,經營置業、押地、造物及融資、投資諸業務,1888年由原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白敦義(J.G. Purdon),兆豐洋行主人霍格(E. Jenner Hogg),仁記洋行大股東、時任公共租界工部局總董蕪德(A. george Wood)等發起成立,在香港註冊,初創時資本100萬兩,到1930年核定資本700萬兩,發行公司債券1300萬兩。長期行址為100 Jinkee Road,即今滇池路100號業廣大樓。 原設在美倫大樓東樓的上海眾業公所( Shanghai Stock Exchange),就遷至沙市一路16號底層,於是,僑民們稱該樓為 Stock Exchange Building。不久,華資的華僑銀行( Oversea Chinese Banking Co,Ltd)租用該大樓的沙市一路26號,人稱該樓為華僑銀行大樓,簡稱華僑大樓。[3]
參考資料
- ↑ 南京東路上這座老建築愈發迷人,「最美玻璃穹頂」廣場明年年中亮相. 上觀新聞. [2021-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17).
- ↑ 《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觀》. 熊月之主編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第535頁.
- ↑ HP-J-034-V 華僑大樓,HP-J-034-V 華僑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