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蓽茇的功效與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蓽茇的功效與作用蓽茇別稱蓽拔、鼠尾、蓽撥等,為胡椒科胡椒屬植物蓽茇的乾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入藥具有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的功效,對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寒凝氣滯、胸痹心痛、頭痛、牙痛等症有治療作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蓽茇的功效與作用吧!

蓽茇的藥用價值

【性味】味辛,性熱。

【歸經】胃、大腸經。

【功效】溫中散寒,下氣止痛。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泄瀉,寒凝氣滯,胸痹心痛,頭痛,牙痛。

蓽茇的藥用功效

1、溫中散寒:用於因寒引起的胃脘痛或臍腹痛、噁心、嘔吐、大便泄瀉等,可與肉桂、高良姜同用。

2、行氣止痛:用於寒邪外凝、火郁於內的頭痛、牙痛,症見頭部前額劇痛,頭熱而紅,可與細辛、升麻、大黃同用。[1]

蓽茇的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溫中下氣,補腰腳,消食,除胃冷,陰疝,痃癖。

2、《海藥本草》:主老冷心痛,水瀉,虛痢,嘔逆醋心,產後泄利。

3、《本草衍義》:走腸胃中冷氣,嘔吐,心腹滿痛。

4、《天寶本草》:治跌打損傷,腰腳痛。

蓽茇的藥用選方

1、治傷寒積冷,臟腑虛弱,心腹疞痛,脅肋脹滿,泄瀉腸鳴,自利自汗,米谷不化:蓽撥四斤,高良姜、乾薑(炮)各六斤,肉桂(去粗皮)四斤。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米飲湯下,食前服之。

2、治飧泄氣痢,腹脹滿,不下食:蓽撥半兩,肉豆蔻(去殼,半生半煨)一兩,乾薑(炮)半兩,訶黎勒(半生半炮,去核)一兩,白朮三分,甘草(半生半炙,銼)半兩,木香(半生半炒)一兩。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米飲調下,日晚再服。

3、治脾虛嘔逆,心腹痛,面色青黃,腰胯冷疼:蓽撥、木香、附子(炮裂,去皮臍)、胡椒、桂(去粗皮)、乾薑(炮)、訶黎勒皮(焙)各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一兩半。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粥飲下十五丸,日三。

4、治虛勞脾胃宿冷,不思飲食,四肢怠惰,心下脹滿,臍下結痛,及痃癖氣塊等病:蓽撥(炒)、訶子(煨,去子核)、乾薑(炮裂)、人參各一兩,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胡椒各半兩。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空心食前。

5、治婦人血氣不和,疼痛不止,及下血無時,月水不調:蓽茇(鹽炒)、蒲黃(炒)。上等分,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吞下,如不能飲,米湯下。

6、治瘴氣成塊,在腹不散:蓽茇一兩,大黃一兩,並生為末,入麝香少許,煉蜜丸梧子大。每冷酒服三十丸。

7、治牙齒疼痛:蓽撥、胡椒,上二味等分,搗羅為末,化蠟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內蛀孔中。

8、治偏頭痛:蓽撥為末,令患者口中含溫水,左邊疼令左鼻吸一字,右邊疼令右鼻吸一字。

9、治鼻塞腦流清涕:蓽撥、香附、大蒜,杵作餅,紗襯炙熱貼囟門上,用熨斗火熨透,其涕自止。

參考文獻

  1. 農人健康 > 藥材功效. 蓽茇的功效與作用. 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