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荒漠麻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荒漠麻蜥
圖片來自turtle-family

荒漠麻蜥學名Eremias przewalskii)為蜥蜴科麻蜥屬爬行動物[1]

分布於俄羅斯蒙古以及中國大陸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甘肅陝西等地,常見於荒漠地帶、棲息於干河床的沙礫地、瑣瑣林河沙漠中的灌叢內以及尤喜在白刺包或霸王刺沙丘上挖洞居住。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1000至14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內蒙古阿拉善沙漠。

生境繁殖

棲息在干河床的沙礫地、梭梭林和沙漠中的灌叢間,尤喜在白刺或霸王刺沙丘上挖洞而居。夏季活動以9~11時和15~18時最為活躍,中午常躲在洞中,洞口及其附近可以見到四肢爬動和蜥尾垂地所留痕跡。

平時很少在空曠地段活動,一般都在灌叢中索食,以鞘翅目甲蟲及其幼蟲、螞蟻等為食。5~6月開始繁殖,此時雄蜥色澤鮮艷,背部和體側橙紅色,四肢背面和後肢腹面鮮黃色。卵胎生,雌蜥每次懷卵4~7枚,卵徑(10~14)毫米×(9~10)毫米。

參考文獻

  1.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荒漠麻蜥. 《中國動物物種編目數據庫》.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