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若望·特次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若望·特次勒(Johann Tetzel,1465年-1519年8月11日),羅馬天主教德國人,道明會修道士及傳道者。另一方面,他是波蘭異端大審判官。之後在德國成為了贖罪券的大委事。他較為人所知的是透過金錢交易換贖罪券,這容讓罪可得寬恕、因罪而有的暫時懲罰可得到豁免,這立場被馬丁路德大大挑戰。這是新教改革的部分。

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1],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東一些國家、佛教在不丹和柬埔寨分別被列為國教[2]

簡介

特次勒1465年出生皮爾納市,是一個金匠福爾曼(Fuhrmann)的兒子--出生在皮爾納城市。他在拉丁學校讀書。1480年全家搬到了萊比錫。

1482年至1483年間,特次勒就讀於萊比錫大學,於1482至1483年冬季入學,修讀了神學的研究,於1487年他獲得文學學士,10月正式錄取為本科。不久他在萊比錫並於1489年進入萊比錫的聖保利修道院(Dominikanerkloster pc. Pauli)加入了道明會成為修士。後世相信他背後發生了一些事情導致他進入修士行列,不再作任何世俗的工作,突然放棄學業,變為進入了修道院。在他加入了道明會後不久,不論在皮爾納或萊比錫,都不能站穩陣腳。從萊比錫的社群出現了不滿及磨擦。

特次勒雖然不常在修道院裡,直到他1519年去世。萊比錫是特次勒第一次出門傳道的區域,在當地宗教學的領域作神學教導,略有成就,在1497年他到羅馬找喬希姆(Joachim Turrianus),會內的領袖(General)以保其職分,之後加入了第二間修道院。雖然再次經歷了按立,他似乎亦能維持他的職分。他負責籌備崇拜、聖餐禮儀、講道、巡遊殿樂,還有實行教會的禮儀。幾年後他成為了在格沃古夫修道院的院長,這是屬于波蘭的省份。在波蘭省John Advocati的要求下,他被局長托馬索·卡耶坦按立成判官。與此同時,他與萊比錫修道院需維持友好關係,不單是為了在萊比錫道明會多次講訊息,而是他與波蘭省的服侍關係後他被按立成撒克遜省的審判官。他一生的活動以及服侍單位的公開性都讓他成為了名人。 並在1502受 喬萬尼Cardinal de'Medici(就是後來的教宗利奧十世1475-1521, Pope 1513-1521)委託,他整個人生都是為宣揚的基督禧年的特赦。在1509年,他成為波蘭的審查員,並在1517年1月成為馬格德堡和哈爾伯施塔特教區阿爾布雷希特的大主教及贖罪券委員。在當時宗教體制中,因教廷委辦特次勒大力銷售贖罪券為人認識,為整頓軍備以從事與當時的俄羅斯作戰,已經安排籌措軍費而發賣的物品。在這種受威脅的光景下,要求教皇出來寫諭旨公布贖罪券,其銷售額竟反過來,後來更成為教廷斂財的工具,顯然是組織人才。

死亡

馬丁·路德的改革運動擊潰了特次勒在贖罪券八年來的努力,他因此被遠離、心靈崩潰、身體健康受挫,在1518年萊比錫他的修道院退休。在1519年在萊比錫有瘟疫流行,他死於瘟疫之中。 當路德聽到他病入膏肓,他寫信安慰他,告訴他「不要打擾,因為事情沒有算到你的頭上,但孩子們有一個不同的父親。」 1519年8月11日離世,去世時他名譽掃地,被公眾唾棄。他被埋在波利娜教堂Paulinerkirche的祭壇,但在1546年因為施馬爾卡爾登戰爭的城市設防擴張,它部分屍骨被移除。而教會亦於1968年被德國統一社會黨政權炸毀。

視頻

若望·特次勒 相關視頻

君士坦丁堡被攻陷
君士坦丁:羅馬首位基督教皇帝,重新統一了羅馬帝國

參考文獻

  1. [時事熱點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與傳播],搜狐,2006-08-10
  2. 全球第一個基督教國家,多災多難至今仍飽受戰火,30%人口吃不飽,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