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合香的功效與作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合香的功效與作用蘇合香取自金縷梅科楓香樹屬樹種的香樹脂。初夏將樹皮擊傷或割破深達木部,使香樹脂滲入樹皮內。於秋季剝下樹皮,榨取香樹脂,殘渣加水煮後再壓榨,榨出的香脂即為普通蘇合香。

其成品常為半透明狀的濃稠膏油,呈黃白色,或更深的棕黃、深棕色,密度較大,入水即沉,質地粘稠,「挑」起則連綿不斷,常稱蘇合油、蘇合香油。也可用滲有樹脂的樹皮等作成固態的蘇合香。[1]

名稱

蘇合香

別名

帝膏、蘇合油、蘇合香油、帝油流。

藥材類別

其他

入藥部分

為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所分泌的樹脂。

產地和分布

原產小亞細亞南部,如土耳其、敘利亞北部地區,現中國廣西等南方地區有少量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蘇合香樹 喬木,高10-15m。葉互生,具長柄;托葉小,早落;葉片掌狀5裂,偶為3或7裂,裂片卵形或長方卵形,先端急尖,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花單性,雌雄同株,多數成圓頭狀花序,小花黃綠色。雄花的花序成總狀排列;雄花無花被,僅有苞片;雄蕊多數,花葯長圓形,2室縱裂,花絲短;雌花的花序單生,花柄下垂,花被細小,雄蕊心皮多數,基部癒合,子房半下位,2室,有胚珠數枚,花柱2枚,彎曲。果序圓球狀,直徑約2.5cm,聚生多數蒴果,有宿存刺狀花柱;蒴果先端喙狀,成熟時頂端開裂。種子1-2枚,狹長圓形,扁平,頂端有翅。

生藥材鑑定

蘇合香為半流動性的濃稠液體,黃白色至灰棕色,半透明,質粘稠,挑起則連綿不斷。體重,入水則沉。氣芳香,味略苦辣而香。以黃白色、半透明、有香味者為佳。

中藥化學成分

樹脂含齊墩果酮酸(Oleanonic acid)和3-表一齊墩果酸(3一Epi一oleanolic acid)。綠色果實含油0.26% 。

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

通竅,辟穢,開郁,豁痰。治卒然昏倒,痰壅氣厥,驚癇,溫瘧,心腹猝痛,疥癬,凍瘡。

第1步《別錄》:"主辟惡,溫瘧,癇痓。去三蟲,除邪,令人無夢魘。"

第2步《本草正》:"殺蟲毒。療癲癇,止氣逆疼痛。"

第3步《本草備要》:"走竄,通竅開郁,辟一切不正之氣。"

第4步《玉楸藥解》:"利水消腫,治脹,疹疿,氣積血症,調和臟腑。"

第5步《本經逢原》:蘇合香,聚諸香之氣而成,能透諸竅髒,辟一切不正之氣,凡痰積氣厥,必先以此開導,治痰以理氣為本也。凡山嵐瘴濕之氣,襲於經絡,拘急弛緩不均者,非此不能除。

第6步《本草從新》:今人濫用蘇合丸,不知諸香走散真氣,每見服之,輕病致重,重病即死,惟氣體壯實者,庶可暫服一、二丸,否則當深戒也。

第7步開郁化痰: 蘇合香味辛、性溫,聚諸香之氣而成,故具開郁化痰之功。常用於治療因痰積而致痙病、厥病、癇病。《本草備要》:「走竄,通竅開郁,辟一切不正之氣。」

第8步辟穢殺蟲蘇:合香,聚諸香之氣而成可避一切不正之氣。並可殺蟲已。《名醫別錄》「去三蟲,除邪,令人無夢黶。」

第9步行氣行血:蘇合香味辛性溫,具芳香走竄之性,又具溫經通脈之長,故可用於氣滯血瘀諸症。

第10步利水消腫:蘇合香味辛,性溫,具利水消腫之功,故可用於水脹之證。《玉楸藥解》:「利水消腫,治脹。」

第11步鑑別應用:蘇合香與麝香,二藥均辛溫芳香,開竅醒神,對於中風、中痰以及山嵐瘴氣侵襲經絡而昏厥屬寒閉者,常相須配用,增強開竅醒神作用。然而蘇合香有較好的辟穢和祛痰作用,故對於穢濁之氣侵襲人體昏厥或中風昏迷痰盛者,用之最好;麝香開竅醒神力較蘇合強,且走竄通經達絡,故氣血壅滯雨腫痛也為常用。

藥理作用

第1步蘇合香為刺激性祛痰藥,並有較弱的抗菌作用,可用於各種呼吸道感染。與橄欖油混合後外用可治疥瘡。本品有溫和的刺激作用,用於局部可緩解炎症,如濕疹和瘙癢,並能促進潰瘍與創傷的癒合。即使服較大劑量亦不產生蛋白尿。

第2步有減慢心率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動物實驗表明,能延長小鼠耐氧的存活時間。

第3步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實驗證明蘇合香有抗血栓的作用,用蘇合香每10mg用0.1ml乙醇溶解再加1%CMC-Na0.9ml配製成混懸液,對照組為不含藥的乙醇和CMC-Na的混合液。健康家兔(體重1.9±0.4kg),雌雄兼用作試驗,結果如下:

(1)對體外血栓形成的影響:兔耳中央動脈採血1.8ml與藥液或對照液0.2ml混勻,注入聚乙烯管環內,啟動旋轉環使血液在37℃環境中以17/r/min轉動15分鐘。自環內傾出血栓,立即量取血栓長度和濕重,然後將血栓置20℃恆溫器烘乾20分鐘,稱取血栓乾重。結果對照組:血栓長度7.6±2.3cm,血栓濕重202.4±48.1mg,血栓乾重105.6±21.4mg;蘇合香組:血栓長度3.7±0.4cm,血栓濕重116.2±20.7cm,血栓乾重55.7±14.1mg。與對照組比較,蘇合香lmg/ml,顯着抑制體外血栓形成。

(2)對血小板內cAMP含量的影響:測定血小板內cAMP含量。結果對照組7.4±2.8pmol/mg蛋白,蘇合香大劑量2mg/ml為14.7±4.1pmol/mg蛋白,小劑量1mg/ml為7.5±3.1pmol/mg蛋白。與對照組比較,蘇合香大劑量組可顯着提高血小板內cAMP含量(P<0.001)。

(3)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體外實驗:測定復鈣時間和凝血酶原時間,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和纖溶酶活性。蘇合香能明顯延長血漿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白陶土凝血活酶時間、顯着提高纖溶酶活性。

體內實驗:家兔灌胃給藥蘇合香100mg/kg,容積為10ml,對照組給予等容積乙醇和CMC-Na的混合液,同時給生理鹽水作空白對照。按照給藥前、給藥後不同時間取血樣作下述各項測定。結果表明蘇合香口服給藥能明顯延長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降低血漿纖維蛋白含量,促進纖溶酶活性。蘇合香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成分是順式桂皮酸。

對心血管的影響:冠心蘇合丸可使實驗性心肌梗塞犬的冠竇血流量明顯增加,使其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並能明顯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對於非心肌梗塞大的冠竇血流量無明顯影響,但可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拆方研究表明冠心蘇合丸組成中藥中僅蘇合香及冰片具有上述作用,另外幾味藥無效。由蘇合香與冰片兩藥組成的蘇冰滴丸具有顯着的抗心肌缺血的效果,對於游泳應激及垂體後葉素所致小鼠心肌缺血性超微結構改變有明顯的保護效果,並能對抗垂體後葉素所致心肌營養性血溶量的降低,對抗去甲腎上腺素所致的主動脈收縮。

抑菌、抗炎作用:蘇合香有較弱的抗菌作用,可用於各種呼吸道感染。蘇合香還有溫和的刺激作用,用於局部可緩解炎症,如濕疹和瘙癢,並能促進潰瘍與創傷的癒合。

中藥蘇合香的應用

用於寒閉神昏。本品氣辛香而性溫,有較好的開竅醒神之效,又可溫里散寒、化解濕濁,故宜於中風、癇證等屬寒邪、痰濁閉阻心竅所致之神昏。並常與開竅醒神,溫里散寒之品配伍,如《外台秘要》蘇合香丸,以之與麝香、沉香、檀香等同用。

用於胸腹冷痛。本品具有溫里散寒、止痛之效,宜於寒凝氣滯所致疼痛。治胸腹脹滿冷痛,胸痹痛,常與溫里散寒、行氣止痛之品同用,蘇合香丸及其衍化方亦可主治以上病證。

蘇合香的性味歸經

【性味】 辛,溫。

①《別錄》:"味甘,溫,無毒。"

②《本草正》:"味甘辛,性溫。"

【歸經】 入肺、肝經。

①《玉楸藥解》:"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

②《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

③《本草再新》:"入脾、胃二經。"

蘇合香配伍應用

蘇合香氣味芳香,為黃白色、或灰棕色半透明黏稠液體,含齊墩果酸等藥理成分,有開竅通神、逐穢辟惡、開郁化痰的作用。常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和危急重症。臨床單用罕見,多加入丸藥內服,如蘇合香丸,它以蘇合香配伍香附沉香乳香丁香白檀香等,加煉蜜而成,用於腦血管意外、嚴重感染、代謝性疾病、中毒、外傷等引起的突然昏倒、牙關緊閉、不省人事以及其症見胸腹悶滿疼痛、上吐下瀉、面白唇暗、痰多、手腳發涼、鼻起鼾聲、舌苔白、脈遲等。常用的成藥還有冠心蘇合香丸麝香保心丸蘇冰滴丸等,嚼服或含服這些藥物,可較快地緩解冠心病引起的心絞痛、胸悶、憋氣。

配皂莢:蘇合香開竅、化痰、宣壅;皂莢辛散走竄,外用有通關開竅之能,內服有豁然祛痰作用。二藥配用,開竅通關,對卒然昏迷,口噤不開屬於實閉之症,可用兩藥研末,吹鼻取嚏,以促甦醒。

配鬱金:蘇合香芳香而開通心竅,宣氣除痰以醒腦清神。鬱金辛散,行氣解郁,能清心熱而開心竅,活瘀血而化痰濁。二藥合用,芳香祛濁,開竅解郁,宣痹止痛。用治邪熱入心或白熱痰濁蒙蔽心竅之神昏譫語,驚狂,癲癇諸證有效。

配白礬:蘇合香清心,可開心竅,活瘀血,化痰濁,入氣分可解郁,再配白礬之澄清辟濁以祛痰。二藥合用,豁痰開竅,其功益彰,則癲癇,驚狂可治。

配遠志:蘇合香開竅醒神,遠志散郁化痰。合用能開心竅,散心郁,有強腦醒神作用,用治濕濁蒙蔽清竅、精神恍惚、健忘等症。

配厚朴:二藥都能化濕。蘇合香又能辟穢,厚朴兼能寬中。合用可治脾胃呆滯,濕濁不化,腹脹,食欲不振。

蘇合香的附方

治骨蒸,殗殜,肺痿,疰忤卒心痛,霍亂吐利,時氣瘴瘧,赤白暴利,瘀血月閉,痃癖丁腫驚癇,小兒吐乳:白朮青木香烏犀屑香附子(炒去毛)、硃砂(研,水飛)、訶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別為末,用無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蓽撥各二兩,龍腦(研)、蘇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內)各一兩,熏陸香(別研)一兩。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用安息香膏,並煉白蜜和劑。每服旋丸如梧桐子大,早朝取井華水,溫冷任意,化服四丸,老人、小兒可取一丸;溫酒化服亦得,並空心服之。(《局方》蘇合香丸)

治卒大腹水病:真蘇合香、水銀、白粉等分。蜜丸,服如大豆二丸,日三,當下水。節飲,好自養。(《肘後方》)

治五臟六腑,氣竅不通:蘇合香一錢,石菖蒲(焙)三錢,姜制半夏(焙)二錢。共為末,以蘇合香酒溶化為丸,如龍眼核大。每服一二丸,淡薑湯化下。(《本草匯言》引《局方》)

治五種癇證:蘇合香一錢五分,姜制半夏(焙)、膽制南星(焙)、天竺黃各三錢。共為未,以蘇合香酒和化為丸,龍眼核大。每早、晚各食前服二錢,淡薑湯下。(《本草匯言》引《局方》)

治驚悸,神志不寧:蘇合香一錢二分,羚羊角、犀角(俱鎊末)各三錢,茯神、天竺黃、膽星(俱微炒)各五錢。共為末,以蘇合香酒溶化為丸,龍眼核大。每早、晚各服一丸,燈心湯下。(《本草匯言》引《局方》)

治心膽之氣虛乏,多患夢魘魂迷之證:蘇合香二分,人參五分,生薑一錢。每臨臥時泡湯飲之。(《本草匯言》引《局方》)

治屍蟲傳染,並屍疰異疾:蘇合香、安息香、乳香、沉香各五分。泡湯一碗,空腹飲之。此藥可泡十餘次,以藥盡為度。(《本草匯言》引《局方》)

治心腹卒痛、吐利時氣:蘇合香五分,藿香梗一錢,五靈脂二錢,共為末。每服五分,生薑泡湯調下。(《本草匯言》引《局方》)

治心絞痛:蘇合香50g,冰片105g,乳香(制)105g,檀香210g,青木香210g。上五味.除蘇合香、冰片外,其餘三味粉碎成細粉,冰片研細,並與上述粉配研,混勻。取煉蜜適量微溫後,加入蘇合香,攪勻,與上述粉末混勻,製成1000丸。嚼碎服,每次1丸,每日1—3次。(《醫藥工業》)

治溫瘧寒熱,從山林草野,瘴癘之間,或從囹圄瘟(疒因)之氣而成者:蘇合香一錢,紫蘇葉五錢,川芎三錢,廣陳皮二錢,共為末。每服五分,淡薑湯調下。(《本草匯言》引《局方》)

治凍瘡:蘇合香,溶於乙醇中,塗敷之。(《現代實用中藥》

蘇合香的副作用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劑。外用:溶於酒精,塗敷。

【注意】

《本經逢原》:"陰虛多火人禁用。"

使用禁忌

蘇合香多與其它藥製成丸劑,未見單用蘇合香引起中毒反應的報道及動物毒性實驗資料。

古代醫家認為該藥能走散真氣,不宜久服。陰虛火旺、陰虧氣少者不宜服用。

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出自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一書。

材料:

蘇合香50g,安息香100g,冰片50g,水牛角濃縮粉200g,麝香75g,檀香100g,沉香100g,丁香100g,香附100g,木香100g,乳香(制)100g,蓽茇100g,白朮100g,訶子肉100g,硃砂100g。

製法:

以上十五味,除蘇合香、麝香、冰片、水牛角濃縮粉外,硃砂水飛或粉碎成極細粉;其餘安息香等十味粉碎成細粉;將麝香、冰片、水牛角濃縮粉研細,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

再將蘇合香燉化,加適量煉蜜與水製成水蜜丸960 丸,低溫乾燥;或加適量煉蜜製成大蜜丸960 丸,即得。

功能與主治:

芳香開竅,行氣止痛。用於中風,中暑,痰厥昏迷,心胃氣痛。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1 丸,一日1—2次。

注意:孕婦禁用。

視頻

參考文獻

  1. 蘋果綠 > 中藥大全. 蘇合香的功效與作用. 201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