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芳香獨蒜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芳香獨蒜蘭

中文名:芳香獨蒜蘭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綱: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百合亞綱

超 目:天門冬超目

目:天門冬目

科:蘭科

屬:獨蒜蘭屬

種:芳香獨蒜蘭

拼 音:fāng xiāng dú suàn lán

中文學名:Pleione confusa

P. J. Cribb & C. Z. Tang

芳香獨蒜蘭(fāng xiāng dú suàn lán,學名:Pleione ×confusa Cribb et C. Z. Tang):地生或附生草本。假鱗莖圓錐狀卵形,上端漸狹成明顯的頸,綠色或暗橄欖綠色,老時具不明顯的棱,頂端具1枚葉。葉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紙質。花葉不同期;花葶從無葉的老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或近直立,頂端具1花;花淡黃色,唇瓣上有紅色斑點,芳香。花期4-5月。 生境不詳。產中國雲南西北部,緬甸北部可能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較高的園藝價值。[1]

芳香獨蒜蘭形態特徵

芳香獨蒜蘭地生或附生草本。假鱗莖圓錐狀卵形,上端漸狹成明顯的頸,全長2-2.5厘米,直徑亦可達2-2.5厘米,綠色或暗橄欖綠色,老時具不明顯的棱,頂端具1枚葉。

葉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紙質,長10-15厘米,寬3-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成柄。

花葉不同期;花葶從無葉的老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或近直立,長2-5厘米,基部具數枚膜質的圓筒狀鞘,頂端具1花;花苞片倒披針形,長2-2.5厘米,寬1-1.5厘米,明顯長於花梗和子房,先端急尖,淡栗色並有深色脈;

花梗和子房長2厘米,淡栗色;花淡黃色,唇瓣上有紅色斑點,芳香;中萼片橢圓狀披針形,長3.8-4.2厘米,寬7-8毫米,先端急尖;側萼片橢圓狀倒披針形,多少偏斜,長3.7-4厘米,寬9-12毫米,先端急尖。

花瓣倒披針形,與中萼片等大,先端急尖或近急尖;唇瓣寬橢圓形,長2.5-3.2厘米,寬3-3.5厘米,不明顯3裂,基部囊狀,先端微缺,上部邊緣撕裂狀,上面具4-6條褶片,外側2條褶片較短; [2]

褶片波狀,明顯具齒或有齧蝕狀裂缺;蕊柱長3.5-4厘米,多少向內弧曲,兩側頂部具不明顯的翅。花期4-5月。 [3]

芳香獨蒜蘭產地生境

產中國雲南西北部。生境不詳。緬甸北部可能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4]

芳香獨蒜蘭物種鑑定

該種在歐洲被廣泛栽培,長期被鑑定為黃花獨蒜蘭(P. forrestii)。後經研究唇瓣上的褶片不同於黃花獨蒜蘭。細胞學研究(Wimber & Cribb: Plantsman 3: 178-188. 1981)更認為是雜種起源。新種原作者還指明可能是黃花獨蒜蘭(P. forrestii)與白花獨蒜蘭(P. albiflora)的天然雜種。 [5]

芳香獨蒜蘭生長習性

喜涼爽、通風的半陰環境,較耐寒,冬季不休眠,越冬最低溫度-10℃以上,宜栽於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蕨根,水苔或腐殖土中。獨蒜蘭原產溫帶和亞熱帶高海拔地區。喜歡四季分明的氣候。夏季氣溫最好不要高於25攝氏度。偶爾有幾天30度高溫也可以忍受。冬季休眠期,溫度要求接近冰點。也就是理想的1到5攝氏度。這個溫度和一般冰箱的冷藏室是基本一致的。獨蒜蘭低溫休眠一段時間後,自己會萌發新芽。獨蒜蘭盆栽種植季節是很靈活的。在中國哈爾濱,可以春夏季在室外種植,冬季放冰箱裡休眠。如果在廣州種植,可以冬春季室外種植,夏季放冰箱裡休眠。反季節種植一定要了解當地氣溫。提前控制澆水,逐步斷水。如果斷水早了,則浪費適宜的生長期。如果晚了,則植物遭遇高溫。往往不能正常進入休眠而猝死。

芳香獨蒜蘭繁殖方式

用播種或分株法繁殖。獨蒜蘭屬植物和荷蘭鬱金香十分相像,是每年更新的偽球莖。因此需要充足的肥料才能長成可以次年開花的偽球莖。新生偽球莖長在老球上面,以及基盤側面(芽)。季節末,休眠前,應按大小分級。小的可能要兩三年後才能開花。去年長成的老偽球莖不會再長葉片,但是它會在上面,和側面產生仔偽球。側面仔偽球開始象芽,然後肥大成偽球莖。由於胚發育不全,只能在無菌條件下播於培養基中,獨蒜蘭的繁殖以假鱗莖自然分株為主。繁殖宜在秋後地上部分倒苗,假鱗莖休眠時進行。剛移栽的植株應控制澆水,以防假鱗莖腐爛。生長季節應施以薄肥。

芳香獨蒜蘭栽培技術

在中國長江流域,尤其是酉南地區各省區的廣大地區,可以選擇適宜的地方引種獨蒜蘭。在比較好的林地中可以設專圃大規模生產性栽培。也可以將獨蒜蘭配植在其他園林植物之中。露地種植(非溫室內盆栽)應選擇土壤疏鬆,含有大量腐殖質、並且排水良好的林下或半蔭處。要求春夏秋三季通風良好、空氣濕度較高。如果土壤過於粘重或貧瘠,應進行換土或在園土中添加一些腐殖土、碎樹皮塊、碎木屑或泥炭土。土壤下層可填充一些顆粒狀的排水物,如碎煤渣、碎磚塊等物。

陶盆和塑料盆都可以。陶盆需要較頻繁的澆水。陶盆表面水分蒸發有利於保持獨蒜蘭根部環境涼爽。塑料盆優點是不用頻繁澆水,而且乾淨輕便。不少人用半高的花盆種植它們,因為野生獨蒜蘭根系較淺。現發現如果提供深盆,它們可以長出相當發達的根系。種植前一定要把花盆清洗消毒。

獨蒜蘭應在休眠期上盆或換盆。一般是在一月底二月初。偽球莖應露出盆土三分之一。老根不用修剪,以利於穩定球莖。球莖種植間距約兩厘米。少數品種偽球莖要求完全埋於基質中。盆栽用基質要求疏鬆、透水和通氣良好,保水能力也要強。故一般園土和常用的盆栽用土均不適合於種植獨蒜蘭。可以選用附生或半附生蘭花的栽培基質做盆栽材料.。

盆栽基質可以有許多種配比,比較常用的有:栽種附生蘭花用的樹皮塊(5毫米以下,篩去塵土)6份,粗顆粒的珍珠岩1份,切成長5-6毫米的苔蘚1份和經過粉碎的泥炭1份。盆栽時盆體下部2/3填充上述較粗的顆粒,稍細些的填在上面。用細小的樹皮塊和較短的苔蘚填充在新生假鱗莖的周圍。腐殖質和纖維含量比較多的泥炭土、腐葉土再添加1/2的樹皮塊(直徑5毫米以下)或添加一些粗顆粒的珍珠岩配製成盆栽基質也可以用作獨蒜蘭的盆栽。另外,苔薛加碎磚塊、木炭塊(直徑3-5毫米)各1/2配製成的盆栽基質也比較好。單純用苔蘚盆栽獨蒜蘭,也取得十分滿意的結果。在上述盆栽基質中添加少量粗砂,對穩定獨蒜蘭植株在盆中栽植有好處,不會因栽培基質太輕和疏鬆而東倒西歪。當然砂粒或磚碎塊過多也會使基質過於密實,影響根系的生長發育。在盆栽基質中少量添加腐爛的山毛律或株樹的葉子,或加一些干牛糞對栽培好獨蒜蘭是有益處的。

獨蒜蘭澆水的關鍵期是生長季節初期。這時獨蒜蘭根系剛剛開始生長,花期進入尾聲。應該給以小水,只保持基質微潮,目的是促進生根。這時如果澆水過多,極易發生爛根。過一段時間,當根系基本長好後,才可以開始大量澆水。獨蒜蘭根系生長情況可以根據葉子生長速度判斷。如果葉子已經開始迅速生長,說明根系已經紮好了。從此應給以大水。這是模仿獨蒜蘭原產地的梅雨季節。 雨水,軟化水和RO純水都可以用來澆獨蒜蘭。如果自來水很硬,也可以用,只是要控制好澆水量,見干見濕。生長期可以把它們放在室外。它們喜歡自然淋雨。秋季隨着晝夜長短變化,獨蒜蘭偽球莖開始進入休眠期。生長停止,葉片變黃。這時又應該開始給以小水。當葉片完全乾枯後,停止澆水。讓基質完全乾燥。葉片會自然脫落。

獨蒜蘭喜歡小肥勤施。施肥只能在大水期進行。初期應用含氮較高的肥料,然後轉為含磷,鉀肥較高的配方。澳大利亞有直接用馬糞作基質的,也取得了成功。

獨蒜蘭可以忍受陽光直射,但夏季生長期最好遮蔭50%。室外樹蔭下是很好的培養場所。另外和其它蘭花一樣,它們喜歡空氣流通。

芳香獨蒜蘭病蟲防治

通常在葉的上下表面,較少在莖上出現凸起的小皰,內含黃色、橙色、銹色或甚至紫黑色的粉狀孢子。鏽病並不致命,葉亦不至死亡,但使植株生長衰弱。防治方法除剪去病葉外,可用65%代森鋅粉劑500-600倍液或含銅殺菌劑噴灑。

多發生於霉雨季節。初發病時、葉基布滿白色茵絲.導致根莖腐爛。防治方法: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根治方法: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嚴重的病株要燒毀。

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撅,而以建蘭感染尤多。病斑先從葉尖向根莖處延伸,初為褐色,然後逐漸擴大增多,出現許多干黑點,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防治方法:除積極改菩環境條件外,在發病期內,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每7-10天一次;然後再輔以1%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一次,連續噴3-5次。

俗稱「蘭虱」。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可於孵化期內用1%氧化樂果或1500倍50%馬拉硫磺噴治。如盆數不多,亦可人工刷除。

植物文化

蘭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花卉之一,早在帝堯之世就有種植蘭花的傳說。古人認為蘭花「香」、「花」、「葉」三美俱全,又有「氣清」、「色清」、「神清」、「韻清」四清,是「理想之美,萬化之神奇」。最早賦予蘭花一定人文精神的是孔子,據東漢蔡邕琴操》載:孔子自衛反魯,隱谷之中,見幽蘭獨茂,蔚然嘆曰:「蘭當為王者香」。

真正的蘭花文化則起源於戰國時期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他種蘭、愛蘭、詠蘭,以蘭花為寄託,千百年來一直影響着後人。

後世詩人在詠蘭時,也有許多的名句,比如陳子昂的「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劉克莊的「一從夫子臨軒顧,羞伍凡葩鬥豔濤」。詩人們將蘭花的高潔與人格的完美聯繫起來,使得蘭花文化不斷得以拓展和延續。

蘭花以高潔、清雅、幽香而著稱,葉姿優美,花香幽遠。自古以來,蘭花都被譽為美好事物的象徵,已廣泛在民間人格化了。蘭花對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發生了巨大的影響。父母以蘭命名以表心,畫家取蘭作畫以寓意,詩人詠蘭賦詩以言志。蘭花的形象和氣質久已深入人心,並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

古代舞劇以「蘭步」、「蘭指」為優美動作,把優秀的文學作品和書法作品稱為「蘭章」,把真摯的友誼叫做「蘭交」,把人的芳潔、美慧喻為「蘭心蕙質」。又把傑出人物的去世比作「蘭摧玉拆」。蘭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已經成為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徵。

參考來源

  1. 芳香獨蒜蘭, 植物智, 2020-01-18
  2. 國蘭——植物文化和栽培繁殖  .山西文水縣—生態保護[引用日期2015-02-01
  3. 獨蒜蘭的品種很多,你見過幾種? 2020年9月17日 獨蒜蘭品種繁多,你知道幾種?快來認識一下吧!... 來源:秒懂百科-原來岩生獨蒜蘭長這樣 服務升級 5芳香獨蒜蘭的詳細介紹 00:52 來源:秒懂百科-原來芳香獨...
  4. Pleione x confusa "Golden Gate"  .flickriver[引用日期2015-01-28
  5. 《中國植物志》 第18卷 (1999) >> 374頁 PDF >> 芳香獨蒜蘭 Pleione × conf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