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黃花獨蒜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白瓣獨蒜蘭

中文名:白瓣獨蒜蘭

拼 音:bi bn d sun ln

學 名:Pleione forrestii var.

alba (H. Li & G. H. Feng)

P. J. Cribb

界:植物界

亞 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 門:輪藻總門

門:木賊門(有胚植物門)

亞 門:木賊亞門(維管植物亞門)

綱:木蘭綱(被子植物綱)

亞 綱:百合亞綱

超 目:天門冬超目

目:天門冬目

科:蘭科

屬:獨蒜蘭屬

種:黃花獨蒜蘭

變 種:白瓣獨蒜蘭

黃花獨蒜蘭(huáng huā dú suàn lán,學名 Pleione forrestii Schltr.異名:Pleione albal  ),附生草本。假鱗莖圓錐形或卵狀圓錐形,上端漸狹成明顯的頸,全長1.5-3厘米,直徑0.6-1.8厘米,綠色,頂端具1枚葉。葉在花後出現,近橢圓形至狹橢圓狀披針形,紙質,產雲南西北部(大理漾濞大姚)。[1]

生態特徵

附生草本。假鱗莖圓錐形或卵狀圓錐形,上端漸狹成明顯的頸,全長1.5-3厘米,直徑0.6-1.8厘米,綠色,頂端具1枚葉。

葉在花後出現,近橢圓形至狹橢圓狀披針形,紙質,長10-15厘米,寬3-7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漸狹成柄;葉柄長2-3厘米。花葶從無葉的老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通常長4-7厘米,有時更短而接近地面,頂端具1花,花以下幾乎全部包在3-4枚干膜質鞘內;

花苞片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7-3.3厘米,寬5-7毫米,明顯長於花梗和子房,先端鈍或近急尖;花黃色、淡黃色或黃白色,較少象牙白色或白色,僅唇瓣上具有紅色或褐色斑點;中萼片倒披針形,長3-4厘米,寬7-8毫米,先端急尖;

側萼片長圓狀倒披針形,長3-4厘米,寬8-9毫米,多少偏斜,先端鈍;花瓣鐮刀狀倒披針形,長3.6-4.2厘米,寬7-8毫米,先端近急尖;唇瓣寬倒卵狀橢圓形或近寬菱形,長3.2-4厘米,寬2.8-3.2厘米,明顯或不明顯3裂,基部收狹成短爪;

側裂片多少直立並圍抱蕊柱;中裂片上部邊緣撕裂狀或多少流蘇狀;唇盤上具5-7條褶片;褶片全緣,常略呈波狀,高1-1.5毫米,幾乎貫穿整個唇瓣;蕊柱長2.5-3厘米,向前彎曲,兩側多少具翅;[2]

翅較狹,僅在上部變寬,在頂端圍繞蕊柱。花期4-5月。 [3]

分類文獻

Pleione forrestii Schltr. in Not. Bot. Gard. Edinb. 5: 106. 1912, et. in Fedde Repert. Sp. Nov. Beih. 4: 186. 1919; P. F. Hunt et Vosa in Kew Bull. 25: 428. 1971; S. Y. Hu in Quart J. Taiwan Mus. 28 (1, 2): 141. 1975; Cribb et al. in Curtis’s Bot. Mag. 184: 123. t. 864. 1983, et Genus Pleione 56. fig. 6A, 6B. Pl. 6, 16A. 1988; 橫斷山區維管植物2: 2576. 1994. Z. H. Tsi, S. C. Chen et K. Mori, Wild Orch. China 60. pl. 64. 1997;中國蘭花全書149.圖6-10 (11, 12)彩圖6-29. 1998. ——Pleione alba H. Li et G. H. Feng in Acta Bot. Yunnan. 6 (2): 193. fig. 1. 1984.

產地生境

雲南西北部(大理漾濞大姚)。生於疏林下或林緣腐殖質豐富的岩石上,也見於岩壁和樹幹上,海拔2200-31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理。[4]

辨析

模式標本采自雲南大姚白花獨蒜蘭P. alba,其全部特徵均與本種相符,特別是花葶短小、花期無葉以及唇瓣上的褶片近全緣等。惟一的不同是花白色。但本種也有花黃白色和象牙白色的報道,故同意Cribb (1988)的觀點,予以歸併。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