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燈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燈節

中文名: 花燈節

外文名: Lantern Festival

節日時間: 農曆正月十五

節日類型: 歡慶節日

節日起源: 佛教

節日活動: 鬧花燈

節日飲食: 水餃,元宵

節日意義: 傳統元宵節日慶典

設定時間: 藏曆正月十五

花燈節,中國傳統節日。節期在農曆四月初八日夜晚。這天晚上家家戶戶要在門前點燃燈籠。燈的種類形狀很多,上有書法,繪畫,燈謎,五彩繽紛,很是美觀。每個地方的來由都不盡相同。[1]

潮州花燈是我國民間藝術寶庫中的一大瑰寶。它是一門綜合藝術。潮州歌冊《百屏燈》反映的大多是戲曲曲目中經典的場景。人物造型、臉譜、服裝、道具好多均來自於戲劇原型。屏燈的布景、人物的服飾等又與雕塑、繪畫密切相關。比較高檔的人物服飾還會用到潮繡、金銀繡品。屏燈、掛燈的整體協調的美感又與色彩、美學淵源甚深。同時,綜合滲透了解剖學、透視學原理。

歷史

潮州花燈是我國民間花燈藝術的一大流派,其產生的確切年代已很難考證。但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新安佘民刊本《荔鏡記》第六出《五娘賞燈》中已多處描寫潮州城(舊稱「潮州府城」)游花燈情景,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潮州歌冊《百屏燈》從「活燈看完看紗燈,頭屏董卓鳳儀亭,貂蟬共伊在戲耍,呂布氣到手捶胸。」一直唱到「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壽郭子儀。」足見潮州花燈歷史悠久,影響深遠。

潮州花燈起源的確切年代已無法查考,但其產生和發展與迷信活動、祭祀活動息息相關,卻是可以肯定的。古人因對大自然的不理解,對自然現象的畏懼使人們產生了圖騰崇拜,相信靈魂的永在,為慰死者之靈魂,於是,「紙船明燭照天燒」。為使死者在冥路上有個伴兒,為使祖先們在陰間生活幸福,扎制童男童女,衣服袍帽,飾物用品,供他們「使用」。為使「雷公」、「雷姆」息怒,「河伯、溪神」開心,先是祭活人,後來用扎制的童男童女代替。為慶祝風調雨順,豐收喜慶,人們紮上高大雄偉的「安濟聖王」等神像,掛上宮燈花籃,頂禮膜拜,感謝神恩,祈求平安。這一習俗一直延續至民國時期,仍很盛行。

花燈在發展過程中,分為二支,一支專走迷信用品的制扎,其藝術價值受到限制,但商業價值卻是顯而易見的。另一支追求的是藝術價值,這一支的起源不遲於明朝,據說唐朝已有觀燈,鬧元宵的活動,其中「睇燈」一折就說「三街六巷好燈棚」,可見其時,潮州花燈已很盛行且已有了一定的藝術造詣。清嘉慶《澄海縣城志》引舊志云:「十一日夜起,各神廟街張燈、仕女游、放花爆、打鞦韆,歌聲達旦。」又說:「今俗無夜,各祠廟張燈結彩,鬮為鰲凶,人物台榭如繪……競賽花燈。」最負盛名的當推潮州。清初潮州青龍廟興起之後,每年游安濟聖王一連三夜,花燈鼓樂,滿城如醉。每次在第二個晚上,齊集北門箭道評比,年復一年,精益求精,使潮州花燈聞名海內外。除大型游花燈盛會外,家家都掛喜燈。自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廟去掛燈籠,十五日將燈提回掛於家門,稱為

「興燈」。(《潮網》之「潮汕民俗」)可見,從「明」到「清」,歷經幾百年,潮州花燈都很盛行。其藝術表現形式也日漸多樣化。

解放以後,新一代藝人繼往開來,他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潛心研究,辛勤勞作,進行了大量的技術革新。從思想內容、人物塑造、情感表達,場景氛圍到製作技術上都作了大膽的創新,使潮州花燈更臻完美,達到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境界。

1961年,新一代花燈藝師沈金炎等人為拍攝潮劇電影《荔鏡記》製作了《彩樓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四屏花燈,使潮州花燈第一次搬上銀幕(電影《荔鏡記》)。後來,由沈金炎領銜製作了《水淹金山寺》、《大名府》等燈屏,更是融合了聲、光、電於一體,人物在機械傳動中可以做幾個特定動作的活動燈屏,參加廣州文化公園的展出,好評如潮。使潮州花燈登上了新台階。以後,潮州花燈陸續參加了廣州、上海、江西、南昌、福建、廈門等地的展出。

廣西花燈

民間節日。流行於廣西岑溪、梧州等地。農曆正月初十,母親帶上一年出生的男孩到社廟掛花燈,向社王報人丁,祝孩子平安成長。燈用竹篾扎框架,內點油燈,每天加油,外糊花紋紙,上寫謎語。這一天,設宴飲花酒,外祖父送衣服、玩具等,親友亦贈物送錢,共飲酒宴。正月十六落燈。

藏曆正月十五,正是藏族的花燈節。這一天晚上,拉薩八廓街四周,擺滿了五彩酥油塑成的花卉、圖案和人物、鳥獸。人們紛紛擁到八廓街遊玩。  各寺院的僧人及民間藝術家用本地盛產的酥油和色彩,製作出精美多姿的酥油花盤及各種姿態的供奉天女,加上精細的燈架,玲瓏剔透。人們還利用酥油花再現出各種神話故事及其中的人物、花鳥和景象,有的成屏連片,像立體的連環圖一樣。精采的圖案、多姿的燈花吸引了萬千觀眾。人們在塑花之下,狂歡起舞,徹夜不眠。有時延續幾天才能結束,這是拉薩最熱鬧,最快活的節日

節慶日期:藏曆正月十五日(與農曆元宵節相差不遠)

活動地點:拉薩主要在八廓街以及大昭寺、小昭寺等寺院。

節慶特色:民俗

歷史

雪域高原的花燈節,開始於明永樂七年,即1409年,由於佛教格魯派祖師宗喀巴洛桑扎巴正月十五日,在拉薩創辦傳昭法會時所創,宗喀巴向拉薩大昭寺內的佛祖釋迦牟尼金像供奉酥油花和供燈,以酥油花燈紀念佛祖釋迦牟尼降伏邪魔。從此以後,人們便沿襲他的做法,每年元月十五日擺花添燈, 藏語為「堅阿曲巴」。另一說為,酥油花燈是為了慶祝佛祖釋迦牟尼與其它教派大辯論獲勝。酥油花燈節,藏語稱「美多卻傑」,其間還要由寺院舉辦跳神等歌舞活動。跳神者身穿繡袍,臉戴面具,在藏式喇叭、嗩吶、牛皮鼓和鑼鼓的伴奏下,邊舞邊歌,以示歡慶。

不過,這一古老的傳統節日如此受重視,更主要的還是出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熱愛。愛美、種花、賞花,這是人對美的追求。藏族人是十分愛花的,他們雖在惡劣的氣候條件里,也千方百計種花栽盆。拉薩街頭居民房前和窗戶邊,不乏一盆盆各式鮮花,人們在向大自然挑戰,表示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追求。

藏傳佛教各寺院將點燃酥油燈,燈火通明,幾所大寺院還將展出酥油花,栩栩如生。這一切只為一個目的:眾生歡喜,三寶歡喜,上師長壽,永轉法輪!而眾生中有您有我,所以也將這一份美好的祝福傳達給您,願您和您的親人們四時吉祥,事事如意!

每年藏曆正月十五日,為了慶祝釋迦牟尼與其他教派辯論的勝利,在藏區各大寺院都要舉行油塑藝術展覽,即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鳥獸的形象並點燃酥油燈進行祝福。藏族稱之為「甘丹昂曲」,為傳統的宗教節日。

酥油花

酥油花是雕塑藝術的一種特殊形式。相傳酥油花起源於西藏。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進藏和藏王松贊干布完婚時,帶去釋迦牟尼佛像一尊,在大昭 寺內供奉。這尊佛像原來沒有冠冕,宗喀巴學佛成功以後,在佛像頭上獻了蓮花形的「護法牌子」,身上獻了「披肩」,還供奉了一束「酥油花」,這就是酥油花的來歷。塔爾寺是宗喀巴的誕生地,不久酥油花就傳到這裡,並在塔爾寺得到弘揚和發展,在明萬曆年間這種油塑技藝傳到塔爾寺後,在當地藝人們長期精心研製下達到了很高的藝術造詣。藏族信教群眾有向寺院奉獻酥油的習俗,一般僅供點佛燈和僧人食用。而每逢藏曆年正月十五之前,他們將純淨的白酥油送到塔爾寺,寺中的僧藝們在其中揉進各色礦物染料製成塑造用的胚料,然後在寒冷的房間中搭架塑造。為防止製作中酥油因體溫融化影響造型,他們不時將手塞進刺骨的雪水中降溫。

參考來源

雲南玉溪花燈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