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蘆筍種植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蘆筍種植方法

蘆筍種植方法
原圖鏈接

蘆筍(拉丁學名:Asparagus officinalis L.)是天門冬科天門冬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石刁柏的幼苗,可供蔬食。

未出土的呈白色稱為白筍, 出土後呈綠色稱為綠筍。即使生產地域不同,但不管是哪款蘆筍品種,只要照到陽光就會變成綠蘆筍,埋在土中或遮蔽陽光,就會讓蘆筍色澤偏白。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 石刁柏

蘆筍種植
原圖鏈接

拉丁學名: Asparagus officinalis L.

別 稱: 露筍、蘆筍

二名法: Asparagus officinalis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亞 綱: 百合亞綱

目: 天門冬目

科: 天門冬科

亞 科: 天門冬亞科

族: 天門冬族

屬: 天門冬屬

分布區域: 中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日本日本語アスパラガス

英 文: Asparagus

基本簡介

直立草本,高可達1米。根粗2-3毫米。莖平滑,上部在後期常俯垂,分枝較柔弱。葉狀枝每3-6枚成簇,近扁的圓柱形,略有鈍稜,纖細,常稍弧曲,長5-30毫米,粗0.3-0.5毫米;鱗片狀葉基部有刺狀短距或近無距。花每1-4朵腋生,綠黃色;花梗長8-12(-14)毫米,關節位於上部或近中部;雄花:花被長5-6毫米;花絲中部以下貼生於花被片上;雌花較小,花被長約3毫米。漿果直徑7-8毫米,熟時紅色,有2-3顆種子。 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形態特徵

1、根的類型

初生根:種子萌發時形成,纖細,壽命僅幾個月。

貯藏根:(肉質根)由地下莖節上發生的條狀根,直徑4~6mm,壽命長,起着運輸及貯藏養分的作用。

吸收根:貯藏根上發生的纖細根,每年更新。

2、根的發育與分布

發育次序:初生根—肉質根—吸收根分布:蘆筍是深根性植物。大部分根群分布於1~2m內,最長可達3m,根的側向分布半徑90~120cm,最大可達1.5~1.9m,吸收能力強。

3、蘆筍根系特徵:蘆筍莖分地下莖和地上莖,各有不同的功能。蘆筍為鬚根系,由肉質貯藏根和須狀吸收根組成。肉質貯藏根由地下根狀莖節發生,多數分布在距地表30厘米的土層內,壽命長,只要不損傷生長點,每年可以不斷向前延伸,一般可達2米左右,起固定植株和貯藏莖葉同化養分的作用。

肉質貯藏根上發生須狀吸收根。須狀吸收根壽命短,在高溫、乾旱、土壤返鹽或酸鹼不適及水分過多、空氣不足等不良條件下,隨時都會發生萎縮。蘆筍根群發達,在土壤中橫向伸展可達3米左右,縱深2米左右。但大部分根群分布在30厘米以內的耕作層里。

蘆筍的嫩莖為產品器官,嫩莖產生的數量及質量取決於鱗芽的數量及發育的狀況。而鱗芽的數量和質量取決於地下莖的發育狀態,鱗芽發育生長,嫩莖形成,依賴於肉質根中積累的養分。但肉質根貯藏養分的多寡取決於上年地上部枝葉生長的時間及繁茂程度。由此可見,蘆筍栽培的關鍵在於培育繁茂的植株,創造良好的土壤及營養條件,促進根群良好的生長,積累豐富的養料,保證鱗芽健壯生長。

蘆筍的莖分為地下根狀莖、鱗芽和地上莖三部分。地下根狀莖是短縮的變態莖,多水平生長。當分枝密集後,新生分枝向上生長,使根盤上升。肉質貯藏根着生在根狀莖上。根狀莖有許多節,節上的芽被鱗片包着,故稱鱗芽。根狀莖的先端鱗芽多聚生,形成鱗芽群,鱗芽萌發形成鱗莖產品器官或地上植株。地上莖是肉質莖,其嫩莖就是產品。

蘆筍的粗細,因植株的年齡、品種、性別、氣候、土壤和栽培管理條件等而異。一般幼齡或老齡株的莖較成年的細,雄株較雌株細。高溫、肥水不足、植株衰弱。不培土抽生的莖較細。地上莖的高度一般在1.5~2米之間,高的可達2米以上。雌株多比雄株高大,但發生莖數少,產量低。雄株矮些,但發生莖數多,產量高。

地下莖的發育及特點:地下莖發生於根與莖的連接處,在土中沿水平方向延伸。生長速度極為緩慢(年生長3~5cm),成為極其短縮的變態莖。節間極短,各節有鱗片狀的變態葉和芽。地下莖先端的芽密集成群,稱為鱗芽群。這些鱗芽會萌發成地上莖,是產量構成的基本因素。

地上莖的形成:由種子萌芽或鱗芽發育產生。鱗芽萌生地上莖,在幼嫩時採收即得到產品器官蘆筍,任其自然生長即成為高大的地上部植株。主莖和分枝中均含有葉綠素,可進行光合作用。

蘆筍的葉分真葉和擬葉兩種。真葉是一種退化了的葉片,着生在地上莖的節上,呈三角形薄膜狀的鱗片。擬葉是一種變態枝,簇生,針狀。

花、果實、種子

蘆筍雌雄異株,蟲媒花,花小,鐘形,萼片及花瓣各6枚。花每1-4朵腋生,綠黃色;花梗長8-12(-14)毫米,關節位於上部或近中部;雄花:花被長5-6毫米;花絲中部以下貼生於花被片上;雌花較小,花被長約3毫米。漿果直徑7-8毫米,熟時紅色,有2-3顆種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不同性別

蘆筍為雌雄異株,株性比≈1。雌雄株在性狀上有較大差異:

雄株:植株矮,分枝多,開花早,發生莖多,幼莖單重小,但產量高;

雌株:植株高大,分枝稀,開花遲,發生莖很少,幼莖粗大,總產量略低。

生產上以培養雄株為多:1)產量較高;2)採收年限較長。

生長環境

溫度

蘆筍對溫度的適應性很強,既耐寒,又耐熱,從亞寒帶至亞熱帶均能栽培。但最適於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溫帶栽培。在高寒地帶,氣溫-33℃,凍土層厚度達1米時,仍可安全越冬,產量雖低,但質量較好。蘆筍種子的發芽始溫為5℃,適溫為25~30℃,高於30℃,發芽率、發芽勢明顯下降。用種子繁殖可連續生長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區地上部枯萎,根狀莖和肉質根進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溫暖地區,休眠期不明顯。

休眠期極耐低溫。春季地溫回升到5℃以上時,鱗芽開始萌動;10℃以上嫩莖開始伸長;15~17℃最適於嫩芽形成;25℃以上嫩芽細弱,鱗片開散,組織老化;30℃嫩芽伸長最快;35~37℃植株生長受抑制,甚至枯萎進入夏眠。蘆筍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是15~20℃。溫度過高,光合強度大大減弱,呼吸作用加強,光合生產率降低。

蘆筍每年萌生新莖2~3次或更多。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莖供食用,其生長依靠根中前一年貯藏的養分供應。嫩莖的生長與產量的形成,與前一年成莖數和枝葉的繁茂程度成正相關。隨植株年齡增長,發生的嫩莖數和產量逐年增多。隨着根狀莖不斷發枝,株叢發育趨向衰敗,地上莖日益細小,嫩莖產量和質量也逐漸下降。一般定植後的4~10年為盛產期。

土壤

蘆筍適於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在土壤疏鬆、土層深厚、保肥保水、透氣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長良好。蘆筍能耐輕度鹽鹼,但土壤含鹽量超過0.2%時,植株發育受到明顯影響,吸收根萎縮,莖葉細弱,逐漸枯死。蘆筍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性較強,凡pH為5.5~7.8之間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為適宜。

水分

蘆筍蒸騰量小,根系發達,比較耐旱。但在采筍期過於乾旱,必然導致嫩莖細弱,生長芽回縮,嚴重減產。蘆筍極不耐澇,積水會導致根腐而死亡。故栽植地塊應高燥,雨季注意排水。

種植時間

蘆筍種植時間一般是春季。

蘆筍每年萌生新莖2~3次或更多。一般以春季萌生的嫩莖供食用,其生長依靠根中前一年貯藏的養分供應。嫩莖的生長與產量的形成,與前一年成莖數和枝葉的繁茂程度成正相關。隨植株年齡增長,發生的嫩莖數和產量逐年增多。隨着根狀莖不斷發枝,株叢發育趨向衰敗,地上莖日益細小,嫩莖產量和質量也逐漸下降。一般定植後的4~10年為盛產期。[1]

種植方法

育苗

由於蘆筍種子的皮厚而堅硬,水分很難滲透種皮,播種前一般需用25~30℃溫水浸泡4~5d。發芽溫度控制在25~30℃。生產中常用的育苗方法有陽畦育苗、小拱棚育苗和露地育苗。山東省蘆筍露地定植季節在3月中旬至9月上旬,育苗期70~100d為宜,育苗時間應根據定植茬口確定。

1 建立苗床

先根據地理位置,建成一定長、寬的苗畦,深翻、耙細、整平後按每10m2施用腐熟圈肥100kg、三元複合肥1.5kg的用量鋪於地面,翻入畦田15cm深處拌勻、整平、灌滿水,待地表放白即可開溝播種。

2 播種

播種前將種子用25~30℃的溫水浸泡5d,每天換水1~2次,讓種子充分吸足水分。播種深度為3cm,播種時要在畦田造墒的基礎上二次開溝澆水,水滲下後單粒將蘆筍種播入。播種密度為:行距15~20cm,株距為5cm,播後覆土2~3cm,第2天輕踩鎮壓,讓種子與土壤密接,以利吸水和保墒。為防止地下害蟲,可在播種溝內施放毒餌。

3 播種後的管理

蘆筍播種後一般經10~15d可齊苗,在這段時間內如墒情不足應澆水;如地溫不足,注意不要澆大水,以防地溫下降影響出苗,一般噴水濕潤即可。幼苗出土高10cm可澆1次水。齊苗後,雜草也隨之長出地面,一定要將幼草拔除掉,防止與蘆筍幼苗爭奪陽光、水分和營養。移栽前10~15d應控水煉苗,起苗時應無幼芽為好,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定植

1 定植地的選擇

定植蘆筍的地塊除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透氣性和滲水性好、地下水位較低和有灌溉、排水條件外,還應注意不要選擇老果園、桑園地,這些地易使蘆筍感染紫紋羽病。

2 定植時間

春季一般在蘆筍苗萌動前進行,選用頭年6~7月份育的苗,進行移栽;夏季可選用當年3~4月份育的苗;秋季無保護措施,最晚不能低於9月15日定植,可選用當年4月份以後育的苗。

3 定植密度

綠蘆筍栽培無需培土,密度可加大,以3.75~4.50萬株/hm2為宜,即在確定行距1m的情況下,株距20~25cm為宜。

4 定植方法

蘆筍喜疏鬆、肥沃的土壤環境,定植前要將土壤深耕1遍,耕後耙細、整平,按行距1m開溝,溝深30cm、寬40cm,將開溝土回填至15cm後,用圈肥30~45t/hm2、三元複合肥(N∶P∶K為15∶15∶15)600kg/hm2施入溝內,將施入的肥料與溝內15cm的土拌勻,再回填1次土,使溝深7cm左右,然後澆水沉實。在溝中間用钁頭開1道淺溝,將蘆筍苗按預定株距定植,蘆筍定植後的總深度應低於地面10~15cm,定植時根系要舒展,邊定植邊澆小水。

定植後管理

1 定植第1年的管理

1 培育植株。此期的植株培育,以促進植株和根系發育為中心、使其迅速成園為目標。蘆筍剛定植因根系小,其吸收能力差、抗逆能力弱,若遇乾旱會延緩生長,遇澇土壤缺氧,會影響根呼吸,致使根系腐爛,植株生長不良甚至植株死亡。因此,土壤乾燥時必須及時澆水,遇澇則要及時排水。

施肥。夏季定植,施足定植肥後,一般不需再追施速效肥;秋季定植,可在定植溝內,結合培土施入一定量的圈肥;春季定植,要在7月中旬再追1次肥,用量為追施尿素450kg/hm2、氯化鉀150kg/hm2。肥料施入後要隨時澆水,最好選擇雨前追肥。

2 成園管理

蘆筍的春季產量來源於頭年根系的貯藏養分,根系養分積累多少決定於頭年秋季地上莖葉的繁茂程度和同化期長短。因此,成園的管理措施應有利於根系養分積累。

控制采筍。每年春季,經過採收,根株中貯藏養分不斷消耗,使其中許多肉質根因貯藏養分枯竭而逐漸萎縮衰亡,有些老的肉質根本身也要新陳代謝,根株上的鱗芽因貯藏養分供應不足,變得瘦小。因此,每年蘆筍嫩莖變細,產量為盛產期的25%時,必須停止採收,轉入植株的培育管理,使其恢復重建根群。

地上莖控制。如果過早形成繁茂的莖葉群體,田間通風透光不良,不僅易遭病害,而且易引起植株早衰,影響養分積累,從而影響產量;如果莖葉形成太晚、莖葉正值同化盛期即因霜凍死,也會造成養分積累不足,影響產量形成。

中耕與土壤改良。蘆筍根系的發育極需疏鬆透氣的土壤環境,1年中應結合追肥和除草進行中耕。因蘆筍根損傷後不會再生,中耕最好用杴淺翻,以春季進行,深15cm為宜。特別是蘆筍定植多年後,土壤變得緊密堅硬,且缺少養分。因此,每2~3年應在行間開溝施肥,以深30cm、寬30~40cm為宜,在溝內施入圈肥37.5~45.0t/hm2、石灰粉7.5t/hm2,以改良深層土壤的理化性狀,促根系發育。

灌溉與排水。蘆筍是耐乾旱、忌田間積水、易受澇的作物。一些蘆筍田常因植株生長季節雨量集中,田間積水難排出,使筍園毀於一旦。但水分供應不足,又會抑制鱗芽萌發,減少嫩莖產出,在蘆筍收穫期應滿足嫩莖抽發的水分供應。蘆筍生長前期,可通過控制水分,控制莖葉生長,秋季可通過水分來促進莖葉形成。

植株的調整。為避免植株生育過旺、過早形成繁茂的群體,必須對前期地上莖形成加以控制。一是春季停止採收後不要任其自然生長,而是根據不同的筍齡留出一定量的母莖,將其他筍芽采掉。一般成園筍每株母莖數量為3~5枝,直徑為6~8mm。二是母莖打頂。打頂不僅可防止側枝,而且可控制莖葉生長,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預防病害蔓延。但打頂過度,枝葉太小,同化養分不足,影響根系發育。一般母莖高度以120cm為宜。

整枝。夏季高溫多雨,受控制的母莖會發出一些新的嫩枝條,這些嫩枝條不僅消耗養分,而且極易染病。因此,必須除去。

疏果。7月前留母莖,雌株上極易結果實,這些果實會奪走大量的同化養分,影響產量,應將其及時摘除。

支架保護。母莖在田間生長時間長,且數量少,難以相互依靠,極易倒伏。為防止倒伏,要設立支架,將母莖攏在架上,既可保護母莖正常生長,又便於采筍及防治病蟲害作業。

防除雜草。蘆筍的行距大,容易滋生雜草,栽植初年,由於株叢發育緩慢、枝葉覆蓋小,草害更為嚴重;採收時,又有一些蘆筍種子落地後形成小苗,這些小苗極易染病。因此,都應及時去除。

施肥。施肥是奪取蘆筍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肥料不僅可以提供蘆筍生長所需要的養料,而且可以改變土壤的物理和化學性狀。生產中有很多輕視有機肥、重視化肥、過多施速效氮肥的現象。由於施肥不科學,嚴重阻礙着蘆筍產量和質量的提高。

蘆筍在不同的生長期對各種養分的吸收量不相同,在採收期對氮和鉀的吸收顯著高於磷,從秋季留苗?_始,鉀的吸收量超過了氮,對磷的吸收集中在植株生長緩慢時。在施肥中,不僅要注重氮、磷、鉀的配比協調,而且還要求有恰當的施肥量,若盲目加大施肥量,往往會發生相反的效果。速效肥施入過量,會阻礙其他一些元素的吸收,擾亂植株正常的新陳代謝功能,導致減產或不能正常生長,這時只能補充一些其他元素。為保證各種元素均衡供給,每年必須施入37.5~45.0t/hm2圈肥;否則即使施入更多的氮、磷、鉀速效肥,也不能增產。

4 采筍

蘆筍嫩莖基部直徑達到0.7cm時,便可采筍。由於蘆筍根內積累的養分不可能滿足全年采筍需要,過度采筍待養分耗盡,會致使根株枯死。因此,必須採取留母莖採收,保證采筍期根內含糖量。母莖對保證延長采筍期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母莖留好後要加以保護,直到全年采筍結束。[2]

病蟲防治

莖枯病

1.症狀: 發病期,在距地面30厘米處的主莖上,出現浸潤性褐色小斑,而後變成淡青至灰褐色,同時擴大成棱形,也可多數病斑相連成條狀。病斑邊緣紅褐色,中問稍凹陷呈灰褐色,上面密生針尖狀黑色小點。如空氣乾旱病斑邊緣清晰,不再擴大成為慢性型病斑。若於氣陰雨多濕,病斑可迅速擴大蔓延,致使上部的枝莖枯死。

在小枝梗和擬葉上發病,則先呈褪色小斑點,而後邊緣變成紫紅色中間灰白色並着生小黑點。由於迅速擴大包圍小枝易折斷或倒伏,莖內部灰白色、粗糙,以致枯死。

2.發病條件: 該病由真菌致病。在多雨有風的條件下傳染迅速,雨水濺沾也可傳染。空氣傳染是大面積發病的主要原因.田間蔓延的方向和發病迅速常受風的影響。此外,地勢低洼,土質黏重,氮肥過多等,均易加重該病發作。

3.防治方法

①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段栽培。

②清潔田園,割除病莖,澆毀或深埋。

③田間覆蓋地膜,控制氮肥,防止生長過旺。

④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1:1:240波爾多液;50%代森銨的1000倍液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

褐斑病

1.症狀: 在枝莖和擬葉上發病為大量赤褐色小型病斑;隨着病斑的逐漸擴大在中央部位先變成淡褐色,再轉為灰色,後期生霉層,並生有紫褐色輪紋,病斑外緣有黃色輪暈。多數橢圓形病斑擴大相連成不規則病斑。病斑繞莖合圍,則上方枝莖幹枯。天氣潮濕時,可生出白黴,以致擬葉早期脫落,植株長勢急速衰降。

2.發病條件: 該病由真菌引起,靠空氣傳播,在高溫條件下發病嚴重。

3.防治方法: 同莖枯病。

菌核病

1.症狀: 幼莖多在靠近地面處發病,先褪色而後變褐,繼而生出黑色鼠糞菌核。

2.發病條件: 該病由真菌引起。

3.防治方法: 同莖枯病。

根腐病

1.症狀: 發病後莖基部的皮層腐爛,吸收根也受到破壞而導致主莖變黃,植株衰變。

2.發病條件: 該病由真菌引起,是由多種病原菌致病的病害。主要由土壤傳染。

3.防治方法: 幼苗定植時用苯菌靈或苯菌丹按有效成分的400~500倍液,浸根15分鐘防治。

立枯病

1.症狀: 苗期從地面稍上處形成發紅而略帶紫色的病斑,以致全株枯死。采筍時傷口亦可侵染,嚴重時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 同根腐病。

鏽病

1.症狀: 危害莖部及擬葉。夏季為橙色銹斑,表皮破裂後散出橙色粉末。秋季為暗褐色病斑。擬葉會因此而早期脫落,嚴重時整株變色枯死。

2.發病條件: 該病由真菌引起。空氣潮濕、通風不良易發生該病。

3.防治方法:

①採用抗病品種,如瑪麗華盛頓等。

②清潔田園,做好通風、排水工作。

③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的800倍液;50%滅菌丹800倍液噴布。

蟲害

主要有蠐螬、螻蛄、種蠅、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危害。可在田間撒25%敵百蟲粉加5倍細土做成的毒土;或用90%敵百蟲的30倍液拌在麥款或豆餅上,撤在田間做毒餌;施肥時噴80%敵敵畏乳劑的800倍液等方法防治。


相關視頻

用這個方法自己在家種蘆筍,1次種植可連續採收10年!

劉保真蘆筍種植技術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