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芘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芘麻
原圖鏈接  


芘麻蓖麻(拉丁學名:Ricinus communis L.),為雙子葉植物綱、大戟目大戟科、蓖麻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熱帶或南方地區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單葉互生,葉片盾狀圓形。掌狀分裂至葉片的一半以下,圓錐花序與葉對生及頂生,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無花瓣;雄蕊多數,花絲多分枝;花柱,深紅色。蒴果球形,有軟刺,成熟時開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

形態特徵

一年生粗壯草本或草質灌木,高達5米;小枝、葉和花序通常被白霜,莖多液汁。 葉輪廓近圓形,長和寬達40厘米或更大,掌狀7-11裂,裂缺幾達中部,裂片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具鋸齒。網脈明顯;葉柄粗壯,中空,長可達40厘米,頂端具2枚盤狀腺體,基部具盤狀腺體;托葉長三角形,長2-3厘米,早落。 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長15-30厘米或更長;苞片闊三角形,膜質,早落;雄花: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長7-10毫米;雄蕊束眾多;雌花:萼片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凋落;子房卵狀,直徑約5毫米,密生軟刺或無刺,花柱紅色,長約4毫米,頂部2裂,密生乳頭狀突起。 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長1.5-2.5厘米,果皮具軟刺或平滑;種子橢圓形,微扁平,長8-18毫米,平滑,斑紋淡褐色或灰白色;種阜大。花期幾全年或6-9月

蓖麻子的功效

消腫拔毒

蓖麻子最常用也是最有用的一個功效,就是消腫拔毒。煎水服用也好,煎水塗抹也好,皆可去浮腫,濕疹等

鎮靜止痛

蓖麻子另一個主要功效就是治療風濕病和破傷風了。因着其止痛作用,可以暫緩疼痛感。加之其活血,祛風,簡直就是一大利器

促生產

蓖麻子在古時候,會用於臨盆的孕婦身上。因為古時候都是順產,而蓖麻子可促進子宮收縮,小腸蠕動,軟化宮頸,起到促生產的作用。在菜里放上一點蓖麻子還可以增加產婦的力氣。

美容養顏

一百遮百丑,而頭髮也決定了女人的顏值。當你擁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頭髮和白皙的皮膚時,五官也就顯得不那麼重要了。而蓖麻子剛好可以滿足這兩個點!將蓖麻子提煉出蓖麻油,蓖麻油外敷內服可以改善皮膚,抹在頭髮上,可以使頭髮烏黑亮麗。

[1]

其他種類

中國國內培育的優良蓖麻品種有油蓖4號、油蓖5號、晉蓖2號、通蓖5號、通蓖6號、淄蓖5號等,從國外引進的蓖麻良種有法國雜交種CSR-6.181、CSR-6.190、CSR-63.268和泰國202等。 [2]

生長習性

喜高溫,不耐霜,酸鹼適應性強,在中國廣為栽培。平原地區均可種植。海拔20-500米(雲南海拔2300米)村旁疏林或河流兩岸沖積地常有逸為野生,呈多年生灌木。 蓖麻是一種深根作物。當氣溫穩定在10℃時即可播種。也可育苗移栽。

地理分布

原產於埃及埃塞俄比亞和印度,後傳播到巴西泰國阿根廷美國等國。廣布於全世界熱帶地區或栽培於熱帶至溫暖帶各國。中國作油脂作物栽培的為一年生草本。 中國蓖麻引自印度,自海南至黑龍江北緯49°以南均有分布。華北、東北最多,西北和華東次之 ,其他為零星種植。熱帶地區有半野生的多年生蓖麻。

栽培技術

蓖麻的適應性很強,各種土質均可種植,可利用溝邊路旁、房前屋後的空隙地零星種植;也可利用荒山荒坡成片種植。在成片種植時,在播種前4~6周翻地,使其土壤熟化,零星種植的也同樣提前翻地,並挖成深、寬各35厘米的穴。由於蓖麻怕水漬,因此,若在低洼地種植,事先要把地改成台地,台廂間開好排水溝。在荒地種植蓖麻,把斜坡改成環山帶狀梯台,以保持水土不流失和便於管理、採收。坡度在25度以上的陡坡地適宜開穴種植。 在收穫前選生長旺盛,分枝多,結果早,蒴果多的蓖麻植株。把結果最多、成熟最早的蒴果採下來,放在陽光下晾曬脫粒,曬乾後,裝入筐或袋裡,放在乾燥通風處保存。用戶最好到科研、生產單位選購優良雜交種。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用40~50℃溫水把種子浸泡24小時後撈出,埋在濕潤的沙子裡,種子一般需要5~7天發芽,發芽後就可立即播種。如要遲播的,可用溫水浸泡種子48小時,使硬殼變軟,籽粒吸足水分,以加快種子發芽速度,經過浸泡後的種子可及時播種,也可進行催芽,待一部分種子露芽時,即可播種。 蓖麻一般在「驚墊」至「立夏」播種。華南和西南的一些省區播種較早些,華東、華北的一些省區一般在4~5月份。西南一些省區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種,華南熱帶地區冬天也可以播種。 播種方法有直播和移栽兩種。直播每窩2~3粒種子,子粒間距3~5厘米,蓋士2~3厘米厚。移栽的要選背風向陽、水源較便利、土質較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進行深翻施肥整平,做成畦寬1米的苗床,再進行播種、澆水、蓋種。待苗出土長出3~4片真葉時,可帶泥移栽。栽後要澆定根水。裁後每隔3~5天澆水一次,到成活為止。密度一般以1.7~2米見方栽植,畝栽植160株左右;宿根性蓖麻,可適當稍密一些,以畝栽植200~250株為宜。陡坡地、緩坡地種植也可適當稍密些。

== 施肥方法 == 

因蓖麻的吸肥力強,前期需要氮肥多,開花後以施磷鉀肥為主。因此,應多用堆廄肥或土雜肥等混合草木灰作基肥。施肥方法:大片種植的可實行開溝施肥,或在每窩內施兩把堆肥蓋好土再播種;零星種植的可穴施,播種後用草木灰拌細泥土蓋窩。定苗時施稀薄人畜糞尿。若在開墾荒地種植,可在出苗後在蓖麻行間種上大豆、花生。

管理

間苗定苗、中耕除草培土:當苗高10厘米時進行間苗,拔除生長過密的細弱幼苗,並結合中耕除草一次。在苗高17~20厘米時即可定苗,每穴選留健壯苗一株。並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在荒山荒坡上種植的,定苗可推遲一些。在開花前可進行第三次中耕除草。當苗高30厘米時,結合中耕進行培土壅蔸,固定根部,起到抗旱、抗風、抗倒的作用。 打頂、摘心、整枝:當蓖麻長出7~8片真葉時,進行打頂(即把植株主莖的頂尖剪去),以後應根據菌麻的長勢,可把各分枝長出的頂尖再剪一次,促進分枝,以增加產量。同時使植株矮化,便於采果。在植株長到55~60厘米時,進行整枝,把干枝、病蟲枝剪去,以促進多抽新技和防病蟲蔓延。整枝時要用剪子,動作要輕,不可用於掰,防止損傷蓖麻的莖皮花穗。修枝後要及時追肥,天旱時要抓緊澆水抗旱。 越冬管理:多年生蓖麻收穫後,應抓好越冬保護工作。霜雪較大的地方,在霜降前用稻草將蓖麻杆子包紮起來,到來年開春後除去。對已被凍壞的枝杈或主莖,可在離地面35厘米處鋸斷,並將鋸口用牛糞糊好,開春以後,主樁可重新發芽生長。凍害嚴重的地區,在降霜前鋸去主莖,離地面留20~30厘米的樁,並將鋸口糊上牛糞,再用泥土把蓖麻樁蓋封起來,翌年春天或不降雪時,將泥土扒開即能發芽生長枝梢。

病蟲害防治

蓖麻苗期主要的害蟲是小地老虎,以夜間出土啃食咬斷幼苗,因此可在清晨將被咬的幼苗根際周圍處表土扒開捕殺,或用毒餌誘殺。蓖麻苗期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和白粉病。一旦發生,要及時清除病株,燒毀或深埋清除的病源物。可用25%粉銹寧1000倍液噴霧,每間隔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或用1:120倍的波爾多液噴霧防治。 成熟期主要病害有枯萎病、葉枯病和細菌性斑點病等。主要害蟲有棉鈴蟲、刺蛾蓖麻夜蛾等。

參考文獻

相關視頻

在農村最常見的植物,但毒性卻很大,蓖麻有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