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舌尖上的「國家記憶」——新中國第一次國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舌尖上的「國家記憶」——新中國第一次國宴 新中國故事。[1]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新中國國宴


1949年10月1日,舉世矚目的開國大典結束後,新中國的第一次正式國宴即將舉行。


然而,剛解放的北平,百廢待興,就連開國大典當天,毛澤東主席親手升起的國旗的旗杆,都是由四根自來水管焊接而成的。面對如此盛會,準備中國最高端的宴會,談何容易?


四大菜系?八大菜系?


國宴菜系選哪家?


北京飯店——舉辦新中國第一宴的地點就設於此地。


但是卻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北京飯店沒有中式廚房!


原來北京飯店一直經營西餐,尤其是以法式大餐為主,但是國宴肯定是要做中國菜。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飯店領導決定搭建一個二百平方米的中式廚房。「新中國第一宴」便是在這個臨時廚房中烹飪而成。


廚房的問題解決了,那麼選用何種菜系作為宴會餐桌上的主角呢?


參加新中國第一宴的中外賓客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兼顧大多數賓客的口味,周恩來總理親自決定選用兼容南北菜系之長、適合大眾口味的淮揚菜。


淮揚菜擅長用普通食材做出高檔水準,樸素而典雅,適應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現實情況,也符合中央政府對節儉辦國宴的倡導。


自此,國宴菜式基本以淮揚菜為基準,標準則是周恩來總理定下的「四菜一湯」。


山珍海味?饕餮盛宴?


國宴原料你也能吃得到


國宴最重要的是精工細作,融入在選料與製作的每一個環節。


獅子頭是國宴的代表菜之一。經過精選食材,手工製作,再配上為國宴特製的頂級清湯,淮揚菜大師做出來的肉丸子形態豐滿,猶如雄獅之首,因而得名「獅子頭」,取其吉祥之意,也稱「四喜丸子」。


在新中國第一宴上,周恩來總理讚譽此菜「清而不淡,肥而不膩」。


這道經常出現在中國人餐桌上的家常菜,以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深刻的菜品寓意,登上了新中國第一宴的餐桌,而且至今仍保留在國宴菜單中。


新中國第一宴的菜譜也被很多人奉為經典,冷菜四種,頭道菜是燕菜湯,接下來八道熱菜是紅燒魚翅、燒四寶、干燜大蝦、燒雞塊、鮮蘑菜心、紅扒鴨、紅燒鯉魚、紅燒獅子頭,第二道和第三道熱菜之間上四種點心。


在這八道熱菜當中,有四個「紅」字,足以體現新中國成立伊始,人民的興奮。


這次招待了六百餘位中外賓客的「新中國第一宴」,正是以這種靜靜的震撼,用這些並不豪華奢侈卻製作精良、口味適中的佳肴,為新中國、為中國美食贏得了滿堂賓客的好感與稱讚。


值得一提的是,開國第一宴是開國至今所有國宴中最為豐盛的一次國宴,隨後不久,為了不在國宴上鋪張浪費,周恩來總理定下了「四菜一湯」的國宴標準(冷菜、水果不包括其中),至今照行不誤。


無論如何,開國第一宴背後的意義遠比具體的菜式要更加深遠,被選為北京主題名宴里的第一宴,實至名歸。


視頻 

國家記憶 人民大會堂的第一次國宴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