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總督府稅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臺灣總督府稅關 |
---|
|
臺灣總督府稅關為臺灣日治時期負責港口貨物進出口關稅、物品檢查的單位,在全台各地設有多處稅關支署、出張所及監視署。在日治初期,延續了清治時期的四處開放港口並設置稅關,關稅制度亦依舊慣,在1911年改採和日本內地相同的關稅制度。1909年,在淡水街設置了掌管全台關稅事務的臺灣總督府稅關,其在1916年遷至大稻埕;之後隨基隆港發展,在1921年轉移至基隆市,並在1934年分別設立基隆、高雄稅關。
臺灣總督府稅關於1943年被併入臺灣總督府港務局,在二戰後由海關總稅務司署接收,為現在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的前身。
目錄
稅關、支署、出張所
基隆、淡水、安平、打狗稅關(1895-1909)
臺灣因馬關條約而割讓給日本,日人於1895年5月底自澳底登陸臺灣後,臺灣總督府民政局財政部關稅課課長野村才二在1895年6月10日,從清廷交接了淡水關、基隆關,正式開始稅關業務,比6月17日的始政紀念日還早了一星期。台灣南部則因乙未戰爭,至同年10月28日、29日,分別在安平、打狗開始稅關業務,並由設在淡水的民政局財政部關稅課負責統籌全台的關稅事務。1896年4月1日,「臺灣總督府稅關官制」公布,正式設立淡水、基隆、安平、台南、打狗等五所稅關,然而台南稅關在同年12月25日即裁撤。
除上述四處稅關,在1896年8月1日,還設置蘇澳、舊港、後壠、梧棲、鹿港、東港、媽宮、東石港出張所。這些出張所所在港口為專供對岸戎克船交易的「特別輸出入港」,日治初期原只開放台灣四處港口供各國貿易通商,對岸的戎克船亦只限在此報關納稅,但此政策與台灣原有的航運習慣不同,且台灣中部商民深感不便,於是陸續上書總督府請求開放其他港口。在1897年1月,將蘇澳、舊港、後壠、梧棲、鹿港、東石港(原規劃在布袋,但此處商業活動受乙未戰爭影響而衰退)、東港、媽宮等8港口定為「特別輸出入港」[1]。1899年3月,撤銷蘇澳港,並新增下湖口為特別輸出入港;蘇澳出張所隨之裁撤,同年12月新設下湖口(之後改稱北港溪)出張所。
1901年4月,四處稅關縮編為淡水、安平兩處稅關,將基隆、打狗稅關及其他出張所改為稅關支署。1906年,設立淡水稅關大稻埕出張所。1907年5月,特別輸出入港撤銷下湖口,北港溪稅關支署隨之裁撤,原管轄區域由東石港稅關支署負責。
稅關統一(1909-1934)
1909年5月13日,淡水稅關改為「臺灣總督府稅關」,作為統籌台灣各地的稅關的機關,並將安平稅關改為稅關支署。1913年8月6日,塗葛崛因大肚溪氾濫造成聚落流失,塗葛崛支署改為「梧棲支署」。1916年10月,總督府稅關從淡水移到台北市大稻埕,淡水改為分關。1917年7月,設立大稻埕驛、臺北驛、安平支署台南出張所(位於北門町)[2]。1917年11月,撤銷東港為特別輸出入港,東港稅關支署改為「東港稅關監視署」。
1920年10月,因定地方制度改正,後壠改稱後龍、東石港改稱東石、打狗改稱高雄、媽宮改稱馬公。之後,因基隆港發展,臺灣總督府稅關在1921年8月遷至基隆市,在淡水則改為稅關淡水支署,亦代表基隆港取代了淡水港,成為主導台灣北部貿易的重要港口。1922年4月,大稻埕驛、臺北驛出張所合併為台北出張所[3],而台北出張所的廳舍位在泉町一丁目7番地,於1927年6月動工,1928年2月竣工(原址在玉泉公園北側)[4]。1929年5月,台北出張所改為台北支署。
在地方的港口則因戎客船貿易衰退,加上台灣南北交通及新港口的建設,舊港、梧棲特別輸出入港在1932年12月關閉,舊港、梧棲支署亦隨之裁撤,前者管轄區域由後龍支署負責,後者由鹿港支署負責。
分設基隆、高雄稅關(1934-1943)
1934年7月1日,臺灣總督府稅關改為以濁水溪為界分別設立基隆、高雄稅關。在二戰末期的1943年,由於對外貿易額縮減,總督府因此將各單位縮編,統合稅關、州港務部、交通局海事出張所、築港出張所、港埠事務所等港灣相關單位,合併為「臺灣總督府港務局」;原基隆、高雄稅關則改為臺灣總督府港務局下的「基隆港務局」、「高雄港務局」的稅關部,設有稅關課、監視課、鑑查課,並持續到終戰。此時期的稅關、支署及監視署如下:
戰後
二戰後,台灣的海關由海關總稅務司署派員接收,分別設置台北(位於基隆港)、台南關稅務司公署(位於高雄港)。
稅關監視署
除了稅關外,在不開放通商的港口則是設置「稅關監視署」,執行監視、巡查、防止走私偷渡等任務。於1899年12月首先在大安港、番挖(1920年改稱沙山)設置監視署。1900年3月增設大稻埕、大安港監視署;同年年4月增設八罩島、漁翁島監視署。
之後,因台灣與對岸的戎克船走私仍頻,在1902年10月增加至17處稅關監視署,新增了東港(宜蘭)、金包里、許厝港、中港、通霄、五條港(1920年改稱海口)、布袋嘴、國聖港(1920年改稱七股)、灣裡港、大林蒲、枋寮、車城監視署,裁撤梧棲監視署;並在1905年8月新增舊社(1920年改稱社裡,1924年移到田寮洋字挖子)、香山、苑裡、北門嶼、赤崁、大板埒、卑南(1919年改稱台東)監視署。1907年6月,新增蘇澳、下湖口(1920年改稱口湖)、花蓮港稅關監視署,將赤崁稅關監視署移至桃仔園,裁撤大稻埕稅關監視署。1917年12月,因東港被撤銷特別輸出入港,東港稅關支署改為「東港稅關監視署」;位於宜蘭的東港稅關監視署則移至頂清水莊,改稱「清水稅關監視署」,而大林埔稅關監視署亦在同時往北遷,改為「紅毛港稅關監視署」。1919年,卑南稅關監視署改為「台東稅關監視署」,此時有27處稅關監視署,數量在此時期達到高峰。
1920年10月,多處稅關監視署配合地名改正而改名,而後開始計畫減少監視署的數量。1923年2月,裁撤香山、苑裡、七股、桃子園、紅毛港、八罩島稅關監視署;於1924年12月,則只保留了蘇澳、社裡、金山、布袋、北門、灣裡、東港、車城、漁翁島等9處稅關監視署。1925年7月,社裡稅關監視署改為澳底稅關監視署。
然而,在稅關監視署縮編後,走私查獲件數又大量增加,於是1930年8月恢復之前被裁撤的稅關監視署,增設許厝港、中港、大安、沙山、海口、七股、花蓮港、台東稅關監視署。1932年12月,因舊港、梧棲被取消特別輸出入港,舊港、梧棲支署裁撤而改為監視署。
1936年6月,馬公支署改為馬公監視署。1938年3月,新設野柳監視署。1939年9月,花蓮監視署改為花蓮支署,此時有20所稅關監視署。1941年,裁撤澳底、中港大安、沙山、海口、七股、灣裡、漁翁島監視署。1942年11月,裁撤野柳監視署、新設鹿港、東石監視署,此時有13所稅關監視署。港務局制度在1943年實施後,所有的稅關監視署皆廢除,改設港務局出張所、港務支局出張所以負責原本的關稅警察任務。[5]
參考文獻
- ↑ 蔡, 昇璋. 日治時期臺灣「特別輸出入港」之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2008.
- ↑ 臺灣總督府. 稅關又ハ稅關支署出張所ノ名稱位置ノ件. 臺灣總督府報. 1917.
- ↑ 臺灣總督府. 稅關又ハ稅關支署、出張所ノ名稱、位置中改正. 臺灣總督府報. 1922.
- ↑ 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 臺灣總督府稅關廳舍新築工事概要. 臺灣建築會誌. 1929-09-05.
- ↑ 許, 世融. 關稅與兩岸貿易1895-1945 (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