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致汪敬熙(茅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致汪敬熙》是中國現代作家茅盾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敬熙先生:來信及「短文」均悉。因要早些發表,以便大家研究討論,故擅自排入通信欄里了。這一點,萬望原諒

我對於尊論各條有點不同的意見。簡單陳說於下。

一、「心心念念在一種主義」,未曾下筆,先已打定腹稿,定要做一篇「新浪漫作品:象這樣子,誠然不免先生「新鐐銬」之譏。但如果為要打破「舊鐐銬」,因而嚮慕新的某種主義,把新主義的精神融會了自己心情,創造他自己的作品,這新主義便不是鐐銬了。譬如自然主義的本家是法國俄國德國自然主義作家明明是受了法國自然主義的影響,然而法國的自然主義並不變成「新鐐銬」,俄、德的作家也產出不朽的作品來了。這不是眼前現成的例麼?

二、「為人生的藝術」云云本關係於各作家本性之所近;人道主義是從真心裡發出來的,不是「慈善」可以假做。懷抱人道主義者的小說或得〔許〕做得不好——成了「勸善書」——這只是藝術手段有高低的緣故,決不是人道主義害他。先生以人道主義為「新鐐銬」,我以為未免太過分了。

三、近來多短篇,很有人不滿意,(請參看本刊上普通信譚國棠君的話);然而這恐怕也是時機未成熟的緣故,不見得是自要「自設一個專做短篇的桎梏」。再者,做長篇小說也須得相當的閒暇時間;據我個人所知,現在的創作者大都忙於生活問題,並不能專心去做長篇。先生說他們自要新鐐銬,太冤屈他們了。

「扶得東來西又倒」,誤會新思想的人很多,我們都已看見的了;文學上的主義……人道主義……短篇小說……三者本不是不可學的,但是給人一誤會,象汪先生所說的,把他們做成了「新鐐銬」,自然要有多少的流弊了。汪先生既然見到這層,想必終有些原委,只是我的見聞有限,覺得這三樣的新鐐銬,遠不如舊的那樣實在而堅牢!

記者雁冰〔一九二二年三月〕[1]

作者簡介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桐鄉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五四新文化運動先驅者之一,我國革命文藝奠基人之一。 1896年7月4日生於浙江桐鄉縣烏鎮。這是個太湖南部的魚米之鄉,是近代以來中國農業最為發達之區,它毗鄰着現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薈萃的地方,這裡成就了茅盾勇於面向世界的開放的文化心態,以及精緻入微的筆風。到了「文化大革命」時期,稍稍平穩便秘密寫作《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和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茅盾於1981年3月27日辭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