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曾國藩家書)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選自《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

《曾國藩家書》章節目錄:《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用人篇[1]》。

理財篇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四日胡二等回,我接到弟弟初七晚上的信,知悉一切。初五日城敵猛撲,憑壕溝對攻,堅忍不出是最好的方法。凡屬撲人牆的,撲人壕的,撲是客的意思,應戰的,是主,我軍如果越壕而應戰,便是反主為客,就是我們常說的致於人,我不越壕溝,那我還是主,即常說的致人,穩守穩打,他自然覺得沒有意思,峙衡喜歡越壕攻敵,我常不以為然,這些事仔細考究,都有一定道理。迪庵善戰,他的秘訣在於「不輕易進攻,不輕易後退」,弟弟可好好研究。

洋人的船到上海、天津,也是恫嚇的常態。他的長處,船上火炮,他的短處,離他的國家路遠,人也很少,如果辦理得好,不足患。筠仙剛有信來,說弟弟的名聲遠震京師,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弟弟要慎之又慎。現將原信,抄送一看。

先太父、先太夫人還沒有祭祀的費用,溫弟臨走,捐銀一百兩,我用劉國斌送我的也捐一百兩,弟弟可以設法捐點錢財嗎?四弟、季弟則以弟弟昨天寄的銀兩,提出一百兩作為他們兩人的捐款,加上兩處產業,每年可得谷六七十石,起祠堂、樹墓表,還容易辦。我精力一天不如一天,心喜古文,而不能多作,近日想為三代考妣作三個墓表,顧慮寫不好,害怕動手。

先考妣祠宇,如不能另外起,或另外買一屋作住屋,便以腰裡新屋為祠,也無不可。天家賜物及宗器祭器等,一概放在祠堂,讓這些有個歸宿之處,將來京城運的書籍,及家裡先後買的書,也藏在裡面。我生平不會收拾,過失很大,所得的東西,隨手又丟了,至今後悔不已,便趁此收拾,也還有可為。弟弟收拾整理物品比哥哥強,今後更應細心檢點,大凡有用的物品不宜拋散。

咸豐八年四月十七日。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2]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視頻

致九弟·述捐銀作祭費 相關視頻

曾國藩家書中的一個小故事,讀懂了,從此誰都很難騙的了你
曾國藩家書里說:欲成大事,「明強」為本,兩字蘊含着怎樣的智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