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九弟·勸宜息心忍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致九弟·勸宜息心忍耐》選自《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該書信集記錄了曾國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後達30年的翰苑和從武生涯,近1500封[1]。所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是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
《曾國藩家書》章節目錄:《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用人篇》。
“ |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申刻,代一自縣歸,接弟手書,具審一切。十三日未刻文輔卿來家,病勢甚重,自醴陵帶一醫生偕行,似是瘟疫之症,兩耳已聾,昏迷不醒,問作諸語,皆惦記營中。余將弟已赴營,省城可籌半餉等事,告之四五次。渠已醒悟,且有喜色。因囑其靜心養病,不必掛念營務,余代為函告南省江省等語。 渠亦即放心,十四日由我家雇夫送之還家矣。若調理得宜,半月當可痊癒,復原則尚不易易。 陳伯符十二日來我家,渠因負疚在身,不敢出外酬應,欲來鄉來避地計。黃子春官聲及好,聽訟勤明,人皆畏之。弟到省之期,計在二十日,余日內甚望弟信,不知金八佑九,何以無一人歸來,豈因餉來未定,不遽遣使歸與? 弟性褊急似余,恐拂郁或生肝疾,幸息心忍耐為要!茲趁便;寄一緘,托黃宅轉遁,弟接到後,弟接到後,望(上山而下)人送信一次,以慰懸懸。家中大小平安,諸小兒讀書,余自能一一檢點,弟不必掛心。(咸豐七年九月廿二日) |
” |
— [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申刻,代一從縣裡回來,接到弟弟手書,知道一切,十三日未刻文輔卿來家,病勢很重,從醴陵帶了一個醫生同行,似乎是得了瘟疫,兩耳已經聾了,昏迷不醒,間或講夢話,都是惦記軍營中事,我把弟弟已去軍營、省城可籌半餉這些事,告訴四五次。 他已醒悟,有了喜色。因此囑咐他靜心養病,不必掛念營署,我代為通知南省江省。他也就放心了。十四日由我家僱人送他回家,如果調理得法,半月可以好轉,復原還不太容易。
陳伯符十二日來我家,他因負疚在身,不敢出外應酬,想到鄉里來避一避。黃子春官聲很好,辦理訴訟案件勤政明斷,人人都畏懼他。弟弟到省日期,算來在二十日,我日內很盼望你來信,不知金八、佑九,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回來?是不是軍餉沒有定,不急於派人回嗎?
弟弟性格褊急,像我,恐怕不得意生出肝病來,希望息息心火,忍耐忍耐。現乘便寄信一封,托內宅轉寄,弟弟接信後,請派專人送信一次,以慰我的懸念。家中大小平安,幾個小孩讀書,我自己可以一一檢點,弟弟不必掛念。
咸豐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2]、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視頻
致九弟·勸宜息心忍耐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晚清重臣曾國藩家書近1500封 ,搜狐,2021-05-17
- ↑ 當直隸總督遇上兩江總督 他們誰更厲害一些,搜狐,201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