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耶穌來住在我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自耶穌來住在我心》外文名:Since Jesus Came into My Heart,音樂類型:聖詩傳統詩歌。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和文化活動,其媒介[1]是按時組織的、有規律的聲波(機械波的一種)。它的基本要素包括強弱、調性、時長、音色等。由這些基本要素相互結合,形成音樂的常用的「形式要素」,例如:節奏、曲調、和聲,以及力度、速度、調式、曲式、織體等。構成音樂的形式要素,就是音樂的表現手段。不同類型音樂可能會強調或忽略其中的某些元素[2]

簡介

(摘自:《荒漠甘泉 – 樂侶》)

耶穌來住在我心 Since Jesus Came into My Heart

「我為何……時常哀痛呢?」詩42:9

信徒阿,你能不能回答這個問句呢?

你有沒有甚幺理由叫你時常哀痛毫無喜樂呢?你為甚幺容讓未來的憂鬱這樣摧殘你呢?

誰告訴你黑夜永不會變成白晝呢?誰告訴你冬日的霜雪冰雹永不會融解呢?誰告訴你今日的風雨會越下越大呢?

豈不知黑夜一過就是白晝幺?豈不知嚴冬一過就是春夏幺?

所以你當仰望神!--司布真(C. H. Spurgeon)

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Since Jesus Came into My Heart

生命有何等的奇異大改變,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我久慕的亮光今照耀我魂間,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我如今不流蕩,不再入那迷途,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我的罪雖眾多主寶血已抹塗,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我今有大盼望又確實又穩固,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無疑慮的黑雲來遮蔽我道路,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雖經過死蔭谷亦有光照我前,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那美麗的城闕,我因信能遠見,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我深知行將去永居住那美城,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我真是快樂極,快樂極,向前行,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副歌

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喜樂潮溢我魂如海濤之滾滾,

自耶穌來住在我心。

一個基督徒若經常愁容滿面,哀痛逾常,就很難見證神的大愛;因為我們若讓主居心中,生命就有奇妙的大改變,即使遭遇不幸,也能靠主喜樂。

麥但尼(Rufus H. McDaniel, 1850-1940)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 十九歲時就獲講道許可證。 1873年被按牧,開始牧會,並在南俄州基督教議會工作。 他有三個兒女,1914年,他最心愛的幼兒夭折,令他十分哀痛,但神的話語安慰了他,他再次在神前獻身,並作此詩來表明他的信心。 他一共作有一百多首聖詩,這是最有名的一首。

這首詩歌也是一個新基督徒靈程上必有的經歷。 信主後,生命有奇異的大改變,不再走入迷途,有大盼望;經過死蔭的幽谷時,有神光照;確知將來去處,與神永居美城。

1915年,孫培理(Billy Sunday)在費城的布道會中介紹這首詩歌時,感動了一位警察,他因這首詩歌而信主。 在聖靈的的動工下,他又帶領了一百多位警察歸主。 這首詩歌在1920-30年代是非常流行的福音詩歌。

本詩歌由蓋博爾(Charles H. Gabriel, 1856-1932)譜曲。 他是名噪一時的多產福音詩歌家,被譽為「福音詩歌之王」;也是廿世紀初葉最具影響力的布道詩歌作家。

蓋博爾出生於愛阿華州草原,當時有一群移民時常聚集他家唱詩,而他父親也常

帶領團契交通。 他在耳濡目染下潛移默化,幼年時就熱愛音樂並有天賦。 有一

次他對母親說,他非常渴望有朝一日能作曲聞名於世,母親回答說:「孩子,我

寧願你能作曲助人,勝過做美國的總統。」 他雖未受過正統的音樂訓練,卻開始教唱及作曲,但收入菲薄,直到1912年他才開始成名。

蓋博爾的作品總計約有八千首,他曾編集三十五本不同的福音聖詩,八本主日學

詩歌,七本男聲重唱,六本女聲合唱,十本兒童詩歌,七十多本清唱劇,及無數

樂器的樂譜。

有時我們心中充滿了哀痛,甚至無法讀經和祈禱,心靈跌落在憂傷的谷底。有一首詩歌可作我們對神的呼求。這是呂愛德 (Ida L.Reed)的『只求禰手一摸』(Only A Touch),由艾本敦 (B. D. Ackley)譜曲。

只求禰手一摸

Only A Touch

親愛主,只求禰手一摸,只求禰說一言,

我心悲痛就得寧靜,喜樂就滿我心。

親愛主,只求禰手一摸,只求禰說一言,

疲乏煩惱就得消除,生命苦海平靜。

(副歌)親愛主,只求禰手一摸,心靈就得甦醒,

沉靜已久的生命斷弦,再次發出美妙聲。

參考文獻

  1. 關於媒介的名詞解釋詳細解析,學習啦,2017-08-21
  2. 試論音樂的形式要素,道客巴巴,201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