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腋花杜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腋花杜鵑

中文名稱:腋花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racemosum Franch

界屬:植物界、杜鵑屬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目科:杜鵑花目、杜鵑花科

亞科亞屬:杜鵑花亞科、糙葉杜鵑亞屬

種:腋花杜鵑

腋花杜鵑是一種小灌木,高0.15-2米,分枝多;幼枝短而細,被黑褐色腺鱗,無毛或有時被微柔毛。葉片多數,散生,揉之有香氣,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花序腋生枝頂或枝上部葉腋,花冠小,寬漏斗狀,粉紅色或淡紫紅色;蒴果長圓形。花期3-5月。其葉、花、果可入藥。[1]

信息

種中文名:腋花杜鵑

種拉丁名:Rhododendron racemosum Franch.

海 拔:1500-3500(-3800)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Bulletin de la Societe Botanique de France 33: 235 1886]

中國植物志:57(1):209

組中文名:腋花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Rhodobotrys Sleumer

亞屬中文名:糙葉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Pseudorhodorastrum Sleumer

屬中文名:杜鵑屬

屬拉丁名:Rhododendron

亞科中文名:杜鵑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2]

簡介

杜鵑花,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人稱「花中西施」。杜鵑花家族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全世界約有900餘種,其中又有相當數量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種類分布在中國西南部的高山峽谷。因此,杜鵑花又與報春、龍膽並稱為「世界三大高山名花」。馬纓花、大白杜鵑等是早就名揚全世界的「大家閨秀」,它們高貴艷麗,是杜鵑家族的主角,是眾人追逐的焦點。但有一些容易被人忽視的配角在默默的展示着自己獨有的魅力,頑強而執着。雖然沒有眾人聚集的目光,卻也同樣精彩。腋花杜鵑(Rhododendron racemosum Franch.)就是其中的一種。

腋花杜鵑多為小灌木,分布於川西南、黔西北、滇西北等地,海拔約1500-3800米。植株四季常綠,分枝多;幼枝短而細,表面布滿黑褐色腺鱗;小葉橢圓形,細細搓揉就會有香氣散出,邊緣微微反卷,正面密生黑色或淡褐色小鱗片,葉背通常灰白色,密被褐色鱗片。較為獨特的是,其花序腋生於枝頂或枝上部的葉腋,因此而得名「腋花杜鵑」。每一花序有花2-3朵;花梗纖細,花萼小,寬漏斗狀的小花冠呈粉紅色或淡紫紅色,質地半透明,看起來極其素淨雅潔、氣質不俗。花兒雖然不大,但到底是「花中西施」家族的一員,頗有「小家碧玉」的風範。[3]

形態特徵

小灌木,高0.15—2米,分枝多。幼枝短而細,被黑褐色腺鱗,無毛或有時被微柔 毛。

葉片多數,散生,揉之有香氣,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5--4厘米,寬0.8— 1.8厘米,頂端鈍圓或銳尖,具明顯的小短尖頭或不明顯具有,基部鈍圓或楔形漸狹, 邊緣反卷,上面密生黑色或淡褐色小鱗片,下面通常灰白色,密被褐色鱗片,鱗片中等大小,近等大,相距不超過其直徑也不相鄰接,側脈在兩面均不明顯,網脈在上面明顯或不顯,在下面不明顯;葉柄短,長2—4毫米,被鱗片。

花序腋生枝頂或枝上部葉腋,每一花序有花2—3朵;花芽鱗多數覆瓦狀排列,於花期仍不落;花梗纖細,長0.5—1厘米,密被鱗片;花萼小,環狀或波狀淺裂,被鱗片;花冠小寬漏斗狀,長0.9—1.4厘米,粉紅色或淡紫紅色,中部或中部以下分裂,裂片開展,外面疏生鱗片或無;雄蕊10,伸出花冠外,花絲基部密被開展的柔毛;子房5室,密被鱗片,花柱長於雄蕊,潔淨,或有時基部有短柔毛。

蒴果長圓形,長0.5—1厘米,被鱗片。 花期3—5月。[4]

產地生境

產中國四川西南、貴州西北、雲南(中部、西部至西北部、東北部)。生於雲南松林、松-櫟林下,灌叢草地或冷杉林緣,常為上述植物群落的優勢種,海拔1500-3500(-38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雲南洱源。

生長環境

土壤:杜鵑花對土壤要求是疏鬆、呈酸性pH值4-6,野生映山紅、滿山紅適生pH值4.5左右的酸性土,大部分杜鵑喜pH值4.5-6.0,研究報道pH4-5時扦插成活率最高,但莖生長與根系生長的長度和質量pH4時最好。在pH值大於7以上及粘重土讓生長不好

光照:光補償點和光飽和點是植物對光照要求的定量指標:相對光強度達到60%左右時,杜鵑生長、發育、開花達到最佳。杜鵑喜光,但又怕強光,是屬半蔭偏陽植物。

繁殖方式

分扦插繁殖和嫩枝繁殖。扦插繁殖是杜鵑花栽培中應用最多的繁殖方法,一般在5-6月份剪取健壯的半木質化的新枝,長約5-8厘米,剪除下部葉片,保留頂葉2-3片作插穗,插穗基部最好用吲哚丁酸或ABT生根粉等溶液浸蘸處理,然後扦插在疏鬆透氣、富含腐植質的酸性土壤中,溫度保持在20-25℃,遮陰並經常噴霧保濕,以促進萌發新根;嫩枝劈接對於難以成活的名貴品種如西鵑等,先剪去嫩枝約3-4厘米作接穗,將基部用利刀削成楔形,用毛鵑作砧木,採用嫩枝劈接,然後置陰棚下用塑料薄膜綁紮,並用塑料袋將接穗和砧木一起罩住保濕。

主要價值

觀賞

杜鵑枝繁葉茂,綺麗多姿,萌發力強,耐修剪,根樁奇特,是優良的盆景材料。

園林中最宜在林緣、溪邊、池畔及岩石旁成叢成片栽植,也可於疏林下散植,是花籬的良好材料,可經修剪培育成各種形態。

在花季中綻放時即使杜鵑總是給人熱鬧而喧騰的感覺,而不是花季時,深綠色的葉片也很適合栽種在庭園中做為矮牆或屏障。

藥用

【科目來源】雙子葉植物藥杜鵑花科植物[5]

【藥用部位】腋花杜鵑的葉、花、果。

【性味歸經】辛、苦,平。入肺經。

【功效主治】祛痰止咳。用於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2克。

【資源分布】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

【古籍考證】始載於《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化學成分】本品含成分a一蒎烯、B一蒎烯、對傘花烴(p一cymene)、1,8一桉葉素(1,8 一cineole)、醋酸龍腦脂(bornyl acetatc)、反式丁香烯(trans一caryophyl-lene)、環氧丁香烯(caryophy. llene oxidc)。

【參考出處】《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相關藥材】凝毛杜鵑 黃山杜鵑 毛果杜鵑 雲錦杜鵑 千里香杜鵑 大杜鵑 小葉杜鵑 紫杜鵑 花葉假杜鵑

【關 鍵 詞】祛痰止咳 咳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