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脫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脫水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掛什麼科;急診科

哪些症狀;頭暈、皮膚起皺、噁心、口渴

好發人群;在熱環境下工作、腹瀉病人易發

需做檢查;血電解質、血氣分析、血壓檢查、出凝血時間

引發疾病;休克、心衰、腎衰

治療方法;補液治療、西藥治療

常用藥物;等滲鹽水、補液鹽、葡萄糖水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

市三甲醫院約1000---3000元

患病比例;0.5%

治癒率;98%

治療周期;2-4周

脫水是指人體由於病變,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時補充,造成新陳代謝障礙的一種症狀,嚴重時會造成虛脫,甚至有生命危險,需要依靠輸液補充體液。細胞外液減少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症候群根據其伴有的血鈉或滲透壓的變化,脫水又分為低滲性脫水即細胞外液減少合併低血鈉;高滲性脫水即細胞外液減少合併高血鈉;等滲性脫水即細胞外液減少而血鈉正常。[1]

簡介

脫水(dewatering),是一種化工單元過程,是水合的逆過程。把水分子從物質分子中解脫出來,對於單純的水合物來說,比較容易,一般只要加熱使水脫離蒸發就可以了,如將碳酸鈉水合物晶體加熱,就會脫水成為碳酸鈉粉末。但對於只和水分子部分結合成為新的物質,脫水就必須藉助催化劑或控制其他條件,如將乙醇脫水制乙烯或乙醚等。

將多孔物質和堆積顆粒層中所含的水分或液體,用機械的方法加以分離的操作的總稱。例如,過濾後得到的濾餅、從母液中結晶而得的堆積層,再將水或液體大部分離出去的操作。 單純的物理乾燥也叫做脫水,如食物脫水以便貯藏,防止微生物繁殖引起食物腐敗等。

[loss of body fluids] 病名。在醫學方面,脫水指人體由於病變,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時補充,造成新陳代謝障礙的一種症狀,嚴重時會造成虛脫,甚至有生命危險,需要依靠輸液補充體液。

1.人體中的液體大量減少,常在嚴重的嘔吐、腹瀉或大量出汗、出血等情況下發生。

2.物質失去所含的水分,如結晶體失去結晶水,化合物的分子中失去跟水相當的氫氧原子。

3.水田裡旱得沒有水。

脫水概述

指細胞外液減少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症候群根據其伴有的血鈉或滲透壓的變化,脫水又分為低滲性脫水即細胞外液減少合併低血鈉;高滲性脫水即細胞外液減少合併高血鈉;等滲性脫水即細胞外液減少而血鈉正常。 脫水病因:

一高滲性脫水

(一)水攝入不足

昏迷患者或精神失常患者無渴感不知要水喝且水攝入不足,或口腔、上消化道病變不能進水或水源斷絕如在沙漠和意外事故中得不到水。

(二)水需求增加

高熱患者或在高溫環境下需水量增加但補充不足。

(三)水丟失過多

1.嘔吐腹瀉、腸瘦、胃腸道引流使消化液大量丟失而得不到補充

2.尿崩症或腎小管對抗利尿激素(ADH)不敏感而排出大量稀釋尿接受溶質性利尿劑(甘露醇、甘氨酸等)或高蛋白含鹽飲食攝入過多而產生的滲透性利尿,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排出大量糖尿以及腎濃縮功能障礙導致腎臟排水多於排鈉。

3.高溫及重體力勞動時的大量出汗

4.氣管切開和過度換氣可使水分從呼吸道大量丟失這種丟失的水是純水,在伴有水攝入不足的情況下很容易造成高滲性脫水。

二等滲性脫水

1.消化道中的液體除唾液胃液及結腸分泌的鼓液含鈉較少外,消化道的其他分泌液鈉的含量都與血漿相近,故腹瀉十二指腸減壓。 消化道瘦管等也是等滲性脫水常見的原因。高滲性脫水的患者僅少量補充了水也可導致等滲性脫水

2.大量抽放胸水腹水,或胸、腹腔引流

3.大面積皮膚燒傷導致大量滲液

4.急性大量失血

三低滲性脫水

低滲性脫水常見於高滲性或等滲性脫水時只補充水而沒有補充鹽如上述消化液的大量丟失,利尿劑的應用、急性腎衰竭多尿期尿崩症、糖尿病以及腎濃縮功能障礙而致大量尿液的排出,大量出汗大量抽放胸、腹水,大量失血等 四腎排水功能不足 在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少尿期,因腎臟排水功能急劇降低,如果入水量不加限制則可引起水在體內瀦留;嚴重心力衰竭或肝硬變時,由於有效循環血量和腎血流量減少,腎臟排水也明顯減少若增加水負荷亦易引起水中毒。

五低滲性脫水晚期由於胞外液低滲,細胞外液向細胞內轉移。可造成細胞內水腫如此時輸入大量水分就可引起水中毒。

機理

不論何種類型脫水它們首先都有脫水,即都存在有細胞外液容量的減少。細胞外液約占正常成入體重的20%細胞內液則占體重的40%。細胞外液又分為血漿(占體重的5%)和組織間液(占體重的15%)二部分。正常情況下不同個體之間體液量的差別相當大此主要決定於年齡、性別和肥胖程度。血漿組織間液及細胞內液的分布是相對穩定的,它們之間是不斷交換的。血漿和組織間液之間隔着一層毛細血管壁除蛋白以外的物質都可以自由通透,所以毛細血管兩邊的液體平衡主要靠膠體滲透壓和毛細血管的流體靜壓即毛細血管內的血壓來維持。組織間液和細胞內液之間由細胞膜分 隔細胞膜對水和一些小分子溶質(如尿素)可以通透,蛋白質等膠體不能通過,電解質如鈉鉀等雖然可以出入細胞,但它要受鈉泵(細胞膜響不大,血壓一般不低高滲性脫水的病因如果繼續存在,脫水繼續加重達到中等程度脫水(體重減少4%以上)時,醛固酮分泌增加醛固酮是調節血容量和細胞外液容量的重要激素。高滲性脫水進一步發展血容量不能維持,血壓下降臨床上出現循環衰竭的症征。脫水嚴重時,從皮膚蒸發的水分減少體溫調節受影響,因而體溫升高,臨床稱之為脫水熱由於細胞內的水轉移到細胞外液,因此造成細胞脫水臨床上較明顯出現腦細胞脫水,及其所引起的中樞神經功能障礙的表現此外,由於細胞脫水導致細胞代謝障礙,分解代謝加強而氧化不全結合代謝產物自腎排出減少,可出現氮質血症。高滲性脫水時血清鈉濃度必然增高

二滲性脫水

機體有脫水而失鈉大於失水。由於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降低,將反射性抑制垂體後葉抗利尿激素的釋放使遠端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弱,因而低滲性脫水的早期尿量並不減少,且尿相對密度降低由於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低於細胞內液,所以細胞外液的水分還向細胞內轉移,使細胞內液不僅不減少有時還可以略微增加,而細胞外液則明顯減少,由於細胞外液明顯減少患者脫水的體表症征出現得早且明顯,循環衰竭的症征出現得早且明顯。由於細胞外液容量減少醛固酮分泌增加,以及晚期循環發生衰竭,腎血流量少;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導致尿量減少,尿中氯化鈉含量明顯降低,並出現氮質血症低滲性脫水時,細胞內J液均為低滲,故無口渴症狀晚期還可因腦細胞水腫,發生水中毒,而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

三等滲性脫水

機體有脫水水和鋼是按正常體液的比例丟失,或高滲性脫水補充了一定量的水。由於是等滲性脫水沒有滲透壓因素的影響,但由於細胞外液容量的不足,有效循環血量減少亦可刺激容量感受器,引起ADH和醛固酮釋放增多,使腎對水銷的重吸收增加,有利於細胞外液容量的維持。一般情況下血容量減少達到10%就可以引起ADH釋放的增多。臨床患者表現尿量減少,尿鈉也減少在臨床實際中等滲性脫水最為多見。等滲性脫水如果不經處理,可因皮膚蒸發肺呼出水等水分的丟失,使等滲轉變為高滲性脫水小如果只補充了水而未補充鈉鹽,則可轉變為低滲性脫水若脫水進一步發展,細胞外液容量明顯減少,除了出現體表的脫水症征以外還可發生血壓下降,休克甚至腎衰竭等。 根據體重的減輕(失水量)及臨床表現,將脫水分為三度:

l.輕度脫水 失水量占體重的2%-3%或體重減輕5%僅有一般的神經功能症狀,如頭痛、頭暈無力,皮膚彈性稍有降低。高滲性脫水有口渴

2.中度脫水 失水量占體重的3%-6%或體重減輕5%-10%脫水的體表症征已經明顯,並開始出現循環功能不全的症征。

3.重症脫水 失水量占體重的6%以上或體重減輕10%以上前述症征加重,甚至出現休克、昏迷。

西醫·脫水

【疾病名稱(英文)】:dehydration

【拚音】:TUOSHUI

【西醫疾病分類】: 代謝及營養疾病 【西醫定義】:脫水(dehydration)是指人體內水分的輸出量大於進入量所引起的各種生理或病理狀態。正常成人一般於單位時間內(如1d)進入的水分與輸出的水分處於相等(平衡)狀態,故人體內水總量非常穩定,約占體重的55%-60%。進入的水量包括飲水量、食物含水量及體內糖及脂肪等氧化而生成的水量,1d約2000-3000ml。輸出的水量包括尿量、皮膚及呼吸道在不知不覺情況下(即無明顯出汗及氣促等)所排出的水量和糞便中的水分,1d為2000-3000ml。

【西醫病因】:當人體處於高溫環境,或運動後大量出汗可引起失水,或由於高熱、多種高代謝狀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或由於厭食、口腔、食管等疾患不能進食與飲水,或由於嘔吐、腹瀉、胃腸減壓、消化道瘺管,或由於利尿、腎臟病多尿,或由於垂體後葉分泌抗利尿激素不足而多尿等均可引起脫水。氣促病人亦可引起呼吸道脫水。

【症狀】 體徵 脫水時常伴以失鈉等電解質丟失。當脫水甚於失鈉時可引起血漿及細胞外液濃縮而發生高滲性脫水即血漿滲透壓大於正常高限(約300mmol/L)。 如脫水失鈉比值與血漿(如小腸液)相近時則引起等滲性脫水,即雖脫水,血漿滲透壓維持正常。如脫水少於失鈉,則發生低滲性脫水,則血漿滲透壓低於正常低限(約270mmol/L)。但不論何種脫水,體液水分均減少,引起體液量缺失。

1.高滲性脫水時,下丘腦渴覺中樞受刺激,神志清醒者即有口渴感而要求喝水,同時下丘腦前部視神經上核受刺激而釋放抗利尿激素,經血循環而作用於腎遠曲小管及集合管,於是水分回吸收增多,尿量大減。經喝水、少尿的調節後體內水分恢復正常,於是高滲轉為等滲,體液總量也恢復,故輕度脫水雖經常發生,不致引起嚴重病情;但若脫水嚴重,尤其是調節功能失常者則往往呈現不同程度的症狀。高滲性脫水者除口渴外常呈皮膚粘膜乾燥,面部潮紅,躁動不安。小兒易有脫水熱,尿量減少,體重明顯減輕。由於血容量下降,血壓明顯降低,可引起休克。又由於腎血循環量不足,非蛋白氮等代謝產物滯留引起腎前性氮質血症與酸中毒。腦細胞等脫水可引起精神神經征群,最終可發生昏迷。此時血液濃縮,血細胞數、血紅蛋白、血細胞壓積及血Na+等均可升高,血漿滲透壓亦明顯超過正常高限。尿液濃縮而比重高。

2.等滲性脫水時口渴常不明顯,低滲性脫水時則無口渴,病人除有原發病症狀外主要有體液缺乏與失鈉等電解質與酸鹼平衡紊亂的表現。當脫水超過體重的2%-3%,且血Na+<125mmol/L時,患者感疲乏軟弱、四肢無力、頭昏頭痛、精神倦怠,有時有噁心感。當每公斤體重失鈉(NaCl)達0.5-0.75g時,血容量常下降,血壓常降低(收縮壓<12kPa以下)、脈細數、視力模糊。當每公斤體重失鈉達0.75-1.25g時,即有淡漠無神、木僵、休克而昏迷,尿中常少鈉(<10mmol/L)或無鈉。尿量早期因血漿滲透壓降低,抗利尿激素受抑制而未必減少,但後期尿量減少,患者常死干周圍循環衰竭。血Na+、Cl-常降低,但由於腎血循環障礙,非蛋白氮、肌酐、尿素亦可增高,血液亦呈濃縮狀態。

【西醫治療】:高滲性脫水者應給0.45%NaCl液(半滲液)。

等滲性脫水和低滲性脫水患者需補充生理鹽水或葡萄糖鹽水。失鈉嚴重者還可補充3%-5%NaCl液。補液時還需注意糾正鉀代謝和酸鹼平衡紊亂。此外,不論何種脫水,除對症治療外,病因治療亦為重要原則。治療上主要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一般用等滲溶液、5%葡萄糖或生理鹽水。補液量可按失水量占體重的1%需補充液體1000ml簡單計算。也可根據血鈉測定數值推算,下列公式可供計算參考:

所需補液量(ml)=4×體重(kg)×(血鈉mmol/L-142)應注意補液速度。如系中、重度脫水,可在4-8h內先補充計算補液量的1/2-1/3;剩餘的可在24-48h內繼續補充。同時應密切觀察臨床變化,根據補液後的反應來判斷補液量是否充足。有條件時可測中心靜脈壓監護輸液速度。

詞語·脫水

拼音:tuō shuǐ

[詞語解釋]

◎ 脫水 tuōshuǐ

[dehydrate] 物質失去水分

◎ 脫水 tuōshuǐ

[loss of body fluids] 病名。人體中的液體大量減少,常在嚴重的嘔吐、腹瀉或大量出汗、出血等情況下發生

[詳細解釋]

(1).病名。在嚴重嘔吐、腹瀉或大量出汗、出血的情況下,人體中的液體大量減少。其症狀是口渴、皮膚乾燥、眼球凹陷、尿量減少等。

(2).物質失去水分。如結晶體失去結晶水,化合物中失去與水相當的氫氧原子等。

(3).一種降低物料中水分的作業。有專用的脫水機械,如離心脫水機濃縮機過濾機乾燥機等。風乾也是脫水的一種方法。

參考來源

脫水心得體會

參考資料

  1. 脫水的症狀是什麼? ,360視頻 , 20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