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能仁寺 - 江蘇省崑山市寺廟

能仁寺 - 江蘇省崑山市寺廟

中文名;能仁寺

地區;江蘇

建造;503年

國家;中國

能仁寺位於江蘇省崑山市陸家鎮,據史料記載,能仁寺是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由里人魏氏所建,初為羅漢禪院;後來到了後唐長興二年(公元931年)改為德義院;到了宋朝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稱為能仁寺。能仁寺在歷史上因為戰火等原因多次被毀壞,後又多次進行過修繕。在修繕過程中能仁寺的規模一次比一次擴大。

目錄

序言介紹

千百年前,陸家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能仁寺。據史料記載,能仁寺是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由里人魏氏所建,初為羅漢禪院;後來到了後唐長興二年(公元931年)改為德義院;到了宋朝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稱為能仁寺。能仁寺在歷史上因為戰火等原因多次被毀壞,後又多次進行過修繕。在修繕過程中能仁寺的規模一次比一次擴大。能仁寺規模最大的時候大約是在清朝康熙年間,當時,能仁寺殿宇重重,共建有五千多間,分布在車塘一帶東到夏駕河、西至青陽港、南到吳淞江、北至太倉塘這樣一個範圍內。能仁寺規模大,影響的範圍自然就廣,每到寺廟祭祀之日,善男信女們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燒香磕頭,求神拜佛。這時,梵聲陣陣,香煙裊裊,就是遠在崑山城裡也能聽到誦經的聲音、看到飄散的煙霧。

歷史文化

明朝永樂初年,江南水鄉陸家鎮上的能仁寺內梵聲陣陣,香煙裊裊。每年農曆四月十八到四月二十,三天廟會,總是引得人山人海,熱鬧非凡。[1]


這天深夜,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已進入夢鄉,寺廟四周寂靜無聲。忽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沉寂,在寺內值夜的惠空法師和小元和尚被驚醒了。二人披上袈裟來到園內,剛打開廟門,門外就跌進了一個人,那人不偏不倚,正好倒在了小元的懷裡。

借着淡淡的月光,二人看清,這是一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長得眉清目秀,皮膚白嫩,只是現在身上多處受傷,身體虛弱得連站都站不住了。看這架勢,不是仇家尋仇,便是歹人追殺。惠空法師剛想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小元已將那人抱入了廟門,於是他也只好改口:我佛慈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二人剛把年輕人扶進禪房,他就暈過去了。等幫他擦洗乾淨,敷上傷藥,屋外的天色已慢慢放亮了。這時,門外又「嘭嘭嘭」響起了砸門聲。小元開門一看,門外吵吵嚷嚷圍着好多強人,為首的是一名女強人,騎在馬上,揮舞着寶劍,讓小元把人交出來。她趾高氣揚地叫嚷道:「廟內的和尚都聽着,快快把我要的人送出來,要不然,別怪我楊三妹劍下無情。」

叫嚷聲驚動了惠空法師,他戰戰兢兢來到門前,一看情形已明白了八九分。楊三妹是江湖上有名的女魔頭,殺人不眨眼,今天她找上門來,肯定麻煩就大了。不過,惠空還是強作鎮靜,問楊三妹要找什麼人?怎麼知道人就在寺內?

楊三妹說,她的山寨內有一名姓安的管家,前幾天拿了帳房的銀子偷偷跑了。昨天晚上,他們在江邊的渡口上發現了他,他們苦苦追了一夜,到今天早上才尋着血跡找到這裡。說到這兒,楊三妹哈哈一笑,指着廟門問:「老和尚,你看你的廟門上還留着他的血手印,難道你還想耍賴不成?」

「女俠請息怒!不是老納不肯放人,實在是人命關天,非同小可。我已差人去請知府大人了,等知府大人一到,人自然會讓你帶走的。」楊三妹原以為她這麼一嚷嚷,那些和尚會乖乖的把人送出來,沒想到這老和尚不僅是個不見棺材不掉淚的貨色,而且還想拿知府大人來嚇唬她。她暗暗一陣冷笑,心想我到要看看,是知府大人厲害還是我楊三妹厲害?

沒過多時,小元已將知府大人楊海山給請來了。等楊知府下轎後問明情由,剛想發話,楊三妹卻已委屈的哭了起來。原來,剛才楊三妹因為害羞沒說實情,現在見驚動了知府大人,便不得不如實相告了。其實,那個姓安的年輕人並不是楊三妹的管家,而是二天前在廟會上偶然相識的。那天,楊三妹正在人堆里看舞龍燈,忽然覺得有人拍了她一下,正當她驚訝時,那人又輕輕地握住了她的手。那是個很斯文的小伙子,自稱安公子,長得眉清目秀,特討人喜歡,楊三妹一見就心動了。在陸家鎮上有個不成文的「搶親」 習俗:要是哪個小伙子看上誰家的姑娘,只要在大庭廣眾拍她一下,或者握握她的手,這姑娘就算是他的了。楊三妹滿心歡喜,不料這姓安的小子是個騙子,當晚他在楊三妹家中偷了一包銀子就悄悄跑了。楊三妹氣壞了,連夜帶着家丁追趕,一包銀子是小,自己的終身大事可耽誤不起。所以她發誓要把安公子找回去,花再多銀子都沒關係,只要今世他不離開她就行。

「撒謊!」楊三妹剛說完,惠空就跳了起來。惠空說這全是一派胡言,他問楊三妹:如果安公子真的是你的未婚夫,你怎麼可能下這麼狠的手?打的他偏體鱗傷,氣息奄奄,要不是我們及時相救,恐怕他早就命歸黃泉了。

這一問,楊三妹卻更委屈了。她哭哭啼啼地說,我們什麼時候打過安公子,他身上的傷都是在逃跑時東碰西撞磕出來的。我們追他只是想叫他回去,沒想到他會這樣玩命地跑。如果他不是我的未婚夫,我是個黃花閨女,怎麼可能說出這樣的話來。說完,又嗚嗚地哭了起來。

這下楊知府可為難了,一邊惠空是他的老朋友,而另一邊又是個俠女,你別看她現在哭哭啼啼的樣子,要是惹毛了,只怕麻煩也不小。再說這個姓安的也不是什麼好玩樣,楊三妹肯帶走,反而落得清閒。於是,楊知府把惠空拉到一邊,勸他把安公子還給楊三妹。惠空沒辦法,很不情願地回到禪房,磨蹭了老半天,才把安公子從禪房內背了出來。 等楊三妹帶着安公子離開寺廟,惠空突然「撲通」一下跪在了楊知府跟前,把知府大人嚇得一激靈。惠空要知府大人恕他無罪,不然他今天就不起來了。楊知府不明就裡,只好先恕他無罪,讓他快快起來。

惠空二話沒說,拉着楊知府就進了禪房。這禪房一共是二間,外邊一間是小元睡的,裡邊那間是惠空睡的。楊知府隨惠空剛走進裡邊那間,就看見床上躺着一個人,雙目緊閉,氣若遊絲。惠空告訴楊知府,這床上躺着的就是楊三妹想找的安公子,而剛才他背出去的那個人,是小元裝的。楊知府剛想發作,惠空卻再次跪了下來。

原來,昨天晚上,惠空在給安公子清洗傷口時,發現了一個驚天秘密。他在安公子的包裹內發現了一方玉璽,正是失蹤已久的建文帝的大印。自從「靖難之役」後,建文帝就失蹤了,永樂皇帝朱棣愁得睡不着覺,吃不下飯,派出大內高手,四處尋找。惠空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竟瞎貓吃到個死耗子,建文帝跑了半天,卻落到了自己的手裡。他是又驚又喜:驚的是,這事如果處理不當,那可要腦袋搬家的;要是能安排周全,也許就此青雲直上。所以今天早上楊三妹一出現,他心裡就全明白了。

「你打算怎麼辦?」楊知府知道,這是只燙手的山芋,扔也不是,吃也不是,他看着老朋友,一臉愁雲地問。而惠空卻不急不噪,似早已沉着在胸。他讓知府大人馬上寫封奏摺,飛馬送往京城,只要當今皇上知道人在我們手裡,我們離飛黃騰達的日子就不遠了。

惠空越說越美,而楊知府卻還是顧慮重重,他說楊三妹發現帶走的是個冒牌貨,肯定馬上回來要人,到那時就不好辦了。惠空眼睛盯着床上的安公子轉了幾下,便附在知府大人的耳旁如此這般說了幾句,只見楊知府的臉上頓時多雲轉晴,很快就把奏摺給寫好了。

果然,楊知府前腳剛差人去送奏摺,楊三妹後腳就闖了進來。她指着惠空破口大罵,惠空躲在楊知府身後一聲不響,等楊三妹罵累了,楊知府才出來打圓場。楊知府對楊三妹說,其實不能怪惠空,他也是為你好。安公子病得實在太重,要是被你在路上一顛簸,恐怕小命就保不住了。所以,惠空只是想先把他留下來休養兩天,這幾天方丈正在外雲遊化齋,等方丈回來,給他服一顆「還魂丹」,自然就能康復跟你回去了。

見楊三妹仍然似信非信,楊知府又拍着胸脯說:「俠女難道連老夫都信不過?我可以用頭上的烏紗帽作擔保,最多十天,安公子一定完璧歸趙。要是做不到,到時殺剮隨你。」其實楊知府心裡很清楚,不出十天,皇上的聖旨肯定到了,到那時,你楊三妹就是有三頭六臂我也不會怕你的。

看來今天是不能硬來了,楊三妹死死地盯着惠空法師,二道目光像要鑽進他心裡似的,冷冰冰地說:「你給我放老實點,別耍什么小聰明,要不然,我可什麼事兒都做得出的。」說完又悄悄關照手下,不能離開這兒,前後門盯緊點,就是飛出去一隻蒼蠅也要給我看仔細了。

楊知府的算盤並沒有打錯,第六天晚上,方丈真的回來了。在惠空的勸說下,方丈不顧旅途疲勞,當晚就給安公子診了脈,服了「還魂丹」。經過二天的休養,安公子已可以下床走動了。楊知府和惠空看到這情景,心裡甭提有多美了。

正當二人美滋滋的當口,欽差大人也帶着皇上的聖旨風塵僕僕地趕來了。只是令人大感以外的是,這位欽差大人不是別人,竟然就是女魔楊三妹。原來楊三妹的真實身份不是江湖俠女,而是永樂皇帝的大內高手。她這次南下,就是奉命抓捕建文帝的。這下,楊知府和惠空再也站不住了,二人篩糠似的,「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直喊:「大人饒命!」而此刻楊三妹根本顧不上這些,她不厭其煩地吼道:「都給我站起來,趕緊把姓安的押出來,一起隨我去京城領賞。」

「大人言之有理。」楊知府和惠空抹了下額上的虛汗,趕緊帶着楊三妹向禪房奔來。可走進房間一看,二人又傻眼了:昨晚還好好的安公子,現在竟又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了。

裝什麼死呀,老子可被你害慘了。惠空是滿腹怨氣,剛想動手拉安公子,卻被楊三妹一把推開了。

楊三妹怒目圓睜,大罵道:「你們二個混蛋,到現在還在耍什么小聰明,是不是活得不耐煩了?」

二人被罵得莫名其妙,再朝床上仔細一看,直嚇得倒吸一口涼氣。床上躺着的不是安公子,而是小和尚小元。小元被人點了穴,光瞪眼卻不能動。楊三妹右手翻飛,在小元身上蜻蜓點水似的幾下,只聽小元「啊」的一聲才緩過氣來。

小元說,剛才方丈來到禪房,乘他不注意點了他的穴位,然後救走了安公子。大夥一聽頓時咋了鍋,你推我搡向後園衝來。楊三妹一腳踢開方丈的房門,可只見方丈坐在蓮花椅上已經圓寂了。房內沒有安公子,楊三妹發瘋似的命人四處尋找,可整個廟宇都翻了個遍,還是不見安公子的半點影子。

眼看到嘴的鴨子要飛了,楊三妹氣得暴跳如雷,她不相信一個大活人能在眾人眼皮底下消失了。今天活不能見人,便是死了也得見到屍體,要不然皇上那邊就無法交差了。楊三妹一聲令下,無數火把向廟宇間飛去,霎那間,偌大個能仁寺變成了一遍火海。

大火燒了一天一夜,把能仁寺燒得片瓦不留。等火滅了,人們才發現,方丈的蓮花椅下面是個地道。楊三妹第一個沖了進去,這是一條直通外界的地道,但安公子卻沒有逃脫,而是坐在地道內活活的被煙熏死了,那樣子看上去很安逸。「他明明可以逃生,可為什麼不走呢?」這個疑問楊三妹直到死都沒有弄明白。

其實,這個安公子並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的一個貼身隨從,叫小安子。因為他長得頗似建文帝,這次他才毛遂自薦,扮成主子的模樣,在外邊招謠過市,吸引眾人,結果真的把楊三妹等人給騙住了。而真正的建文帝,卻悄悄的在蘇州吳縣的穹隆山出家做起了和尚

相關視頻

回首2017能仁禪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