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聚乙二醇干擾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聚乙二醇干擾素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注射液(派格賓)案例-【慢性乙型肝炎】,派格賓2016年09月02日獲得上市批准,適應症為慢性丙型肝炎[1];2017年5月24日獲批增加慢性乙型肝炎適應症;2017年09月18日獲批增加規格。

從2007年08月首次臨床試驗申請被受理到2017年05月獲得增加慢性乙型肝炎適應症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歷時10年。

派格賓的產品設計:①運用更加穩定的全新長效化 PEG 結構(40kD Y 型分支聚乙二醇,YPEG);②選擇免疫原性更低的天然干擾素亞型 α-2b;③創造性地將 YPEG 分子結合在干擾素 α-2b分子的高活性位點上。產品具有明顯的優勢:(1)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PEG結構;(2)獨特的生產工藝明顯地改善派格賓的藥學性質;(3)獨特的生產工藝獲得性價比更高的聚乙二醇干擾素產品。

派格賓的註冊臨床Ⅰ期是在北京協和醫院完成的隨機盲法陽性藥對照研究,Ⅱ期和Ⅲ期慢性乙型肝炎註冊臨床研究均是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為組長單位全國約40個中心參加,其中Ⅲ期也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長效干擾素治療慢性乙肝隨機對照註冊臨床研究。結果表明,派格賓的療效、安全性與對照藥相當,中和抗體產生率顯著低於對照藥。

病毒性肝炎是我國十分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且引起肝硬化和肝癌問題十分突出。其中乙肝防治對降低肝硬化、肝癌發生率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派格賓的上市為患者帶來更高性價比的治療方案,對提高我國生物製藥技術水平、提升我國生物製藥整體形象有重大意義。

案例關鍵詞:派格賓、PEG、自主知識產權[2]、慢性乙型肝炎、陽性對照、性價比

研發背景、研發設計、研發歷程及亮點事件

研發背景

病毒性肝炎是我國十分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且引起肝硬化和肝癌問題十分突出。有關統計顯示,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分別高達60%、80%,我國每年新發肝癌達30萬例左右,占全球60%左右,因此,乙肝防治對降低肝硬化、肝癌發生率意義重大,任務艱巨。

減少乙肝肝硬化和肝癌的兩項基本措施:「防」——通過接種乙肝疫苗,減少新發HBV感染(增量);「治」——通過抗病毒治療,治癒現有慢性乙肝患者(存量),或延緩疾病進展,減少慢性HBV感染者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同時降低傳播的風險,二者缺一不可。在「減少增量」方面,通過乙肝疫苗計劃免疫等政策,我國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在「減少存量」方面仍面臨巨大挑戰。

由於普通干擾素半衰期短、血藥濃度波動大,導致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療中的療效不理想。為了改善這些問題,公司採用了全新的長效化結構——40kDY型聚乙二醇分子結構作為修飾劑。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修飾可以改善重組人干擾素α2b的藥代動力學。PEG的分子量大小和結構直接影響藥物的吸收、分布和消除。PEG大分子與干擾素分子表面的非必需基團共價結合後,PEG作為一種屏障擋住干擾素分子表面的抗原決定簇,降低干擾素的免疫原性。PEG大分子產生空間位阻,減少了藥物被酶解的幾率,從而降低清除率,增加穩定性;並且,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分子量大,不易通過腎小球,減緩了藥物在腎臟的代謝清除,因而在血液中停留時間延長,藥物的藥代半衰期顯著延長,使血藥濃度波動平緩。這些原因使得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在體內更穩定,藥代半衰期顯著延長,用藥次數減少,有利於提高患者依從性。

聚乙二醇干擾素 α為指南推薦的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線藥物。國內外已上市的聚乙二醇干擾素只有先靈葆雅公司的Peg-Intron(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b)和羅氏製藥公司的Pegasys(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a),國內尚無自主知識產權的聚乙二醇干擾素藥物。上述兩種藥物均為進口產品,並且病毒性肝炎的治療周期長,因此患者的治療費用昂貴。

本品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藥物,採用新型的Y型聚乙二醇衍生物專利結構研製,產品的製備工藝和結構已獲得中國、歐盟、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和南非等多國專利授權,突破了現有國外產品的專利壁壘。該項目為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重大新藥創製),為國內第一個聚乙二醇干擾素產品,可以打破國外產品的壟斷,為患者帶來更高性價比的治療方案,對提高我國生物製藥技術水平、提升我國生物製藥整體形象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認識慢性丙型肝炎 ,搜狐,2018-10-22
  2. 自主知識產權與專利的區別 ,搜狐,201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