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喬治主教座堂 (利沃夫)
介紹
目前的教堂興建於1746-1762年[1],是這一地點的第三座教堂,最早的木結構教堂始建於約1280年,被波蘭國王Casimir三世毀於1340年。隨後興建了一座拜占庭式的東正教堂。1700年,利沃夫教區與羅馬教宗聯合[2]。聖喬治主教座堂在19世紀和20世紀曾是烏克蘭東儀天主教會的總部,在烏克蘭宗教和文化中占有突出的位置。
二戰以後,東儀天主教會遭到蘇聯鎮壓,總主教被捕,剩下的教會領袖被迫脫離羅馬[3],加入東正教會,更名為聖尤里。
1989年,蘇聯當局承認烏克蘭東儀天主教會[4],開始歸還已奪走45年的教區。1990年8月12日,烏克蘭人民運動黨占領主教座堂。兩天後,利沃夫州確認東儀天主教會收回聖喬治主教座堂的要求,在烏克蘭獨立初期一直為東儀天主教會的中心。1996年,該教堂開始修復,以紀念布列斯特聯盟400周年。
2005年8月,烏克蘭東儀天主教會大總主教移駐首都基輔,但是聖喬治主教座堂仍是烏克蘭最重要的教堂之一,為利沃夫總教區座堂。
建築
聖喬治主教座堂的建築同時反映了西方影響和烏克蘭傳統。在大教堂的墓穴埋葬着烏克蘭東儀天主教會的知名人士。
參考文獻
- ↑ St. George Cathedral. Lviv Best Portal Template:Wayback 29 January 2006.
- ↑ Catholic Encyclopedia. Lemberg: Uniat Ruthenian Archbishopric Template:Wayback. 29 January 2007
- ↑ Archbishop Volodymyr Sterniuk 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5-04-20 at the Religious Information Service of Ukraine Template:Wayback
- ↑ V. Petrushko - Autocephalous Schisms in Ukraine during the 1990s. Retrieved on 29 January 2007 Template:Way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