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線子街傳奇故事(張俊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老河口線子街傳奇故事》是中國當代作家張俊傑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河口線子街傳奇故事
出伏迄今,我徒步碼頭打拳,已是我的一個習慣。
唯有今天,粗心大意的我才發現,「老河口線子街 仁義街 沿江大道」一個標識牌立在老河口一醫院門口路邊,這「線子街」地名,向世人敘說着歷史煙雲、世事變遷,也訴說着自己與自然、文化和人類的故事。
一 張光年童年艱辛的歷史
再次逛老河口線子街,你一定是循着那鐘聲去的,鐺鐺鐺——
鍾,絕非寺院高僧撞擊的銅鐘,而是百年「天主教」十字架之鐘。這天主教堂邊都是如今老河口市五小校園,這裡暗藏一段民國張光年童年艱辛的歷史。
「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被稱為當代著名詩人《黃河大合唱》詞作者的張光年,一輩子都忘不了同盟會會員但更生培育之恩。
印象中,小時候在熙來攘往、人流如織的老河口線子街上,街道兩旁和店鋪門前擺放着的各種貨物與蔬菜,父親推着自行車馱着我,早餐雞蛋、饅頭和麵條、稀飯等店裡店外讓我耳目一新、兩眼放光。
成人後,研讀地方文史書籍,才曉得老河口天主教堂是鄂西北最大的天主教堂,勢力很大,並在老河口辦有醫院和學校1919年,經神甫提名,教眾推舉,但更生兼任老河口教會學校、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等多所中、小學校長。但更生身任校長,卻從未脫離課堂,他一直兼任國文(語文)課,堅持以愛國主義思想啟發教育學生,他教書更重育人,創辦進步校刊《河口詩社》,以此發現人才,呵護人才,培養人才。其間,他發現學生張文光(後名光未然,再後名張光年),天資過人,文思敏捷,思想進步,撰寫的詩文多切中時弊,富於文采,但先生對其倍加讚賞,特別關注。但先生常單獨輔導,同文光共同探討學問。張文光稱但先生為「世伯」,但卻以「忘年之交」待之。文光家道貧寒,中途輟學,在一家書店做店員,但先生聞知此情,親自登門勸學,並許諾鼎力相助。期間,張文光加入了地下黨。
1927—1929年間,張文光先後失學、失業,又失去與黨組織的聯繫,當時,但更生在「化美」任校長,勸他別急於上學,先安排文光到化美小學教書。「化美」是教會辦的學校,一般人不敢到那裡去抓人,較為安全。張文光在化美小學呆了一年半,月支大洋十五元。1931年春,18歲的張文光離開了老河口,到武漢華中大學求學,行前,但更生和好友李九皋又分別資助他大洋50元。至此,師生倆聚少離多,但書信往來一直不斷。
抗日戰爭期間,不願意離開家鄉的張文光奔赴晉察冀前線,在山西墮馬折臂,轉赴成都治療。治病期間,張文光在1940年8月給但更生的書信稱「更生世伯先生鑒」。述其「病中忽奉」,並感言「尊教又將一年矣,幾何不令人懷念若渴也。」足見兩人情感非同一般。
如今,「老河口線子街 仁義街 沿江大道」標識牌,竹子一樣站在故鄉,似乎是在等待歷盡千帆歸來的張文光。
二 太極碼頭人流如織
許是因為老河口越來越繁榮,哪怕是線子街,百姓的生活也有顯著提高,這就吸引市內外太極拳愛好者匯聚碼頭,切磋技藝,享受美好的生活。
從機關大院徒步到線子街,大致六點左右,一群又一群市內外消費者,在店裡雞、鴨、魚、肉調換着吃,店裡店外還不時響起老闆勸吃、勸喝的吆喝聲,給外地遊客留下了「賓至如歸」的美好印象。
與這些「吃貨」們不同,我們享受生活與他們可感覺似有天淵之別。
站在漢江碼頭,我們一群又一群太極拳愛好者一步一步地走,要一層一層地練,一口氣一個多小時,都在體驗「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以及順逆纏絲勁的運動規律;腳要有蹬地的感覺、身上要有節節貫串,螺旋走弧線的感覺,內勁催動的感覺,由下而上,由上而下傳遞,一絲一毫都不能含糊。
吃透太極拳的懂勁過程,細緻入微地苦練基本功與套路中,我們每一個人體質好起來,精氣神也足起來了。
模仿已故詩人張光年,揮一揮衣袖,向線子街作別,我們碼頭很多姊妹們也走入全國各地大城市,在「靜、輕、慢、切、恆」中,與家鄉老河口碼頭太極拳姊妹們一樣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恐怕這就是如今線子街碼頭每年夏季人流如織、門庭若市的絕妙之處吧![1]
作者簡介
張俊傑,筆名千里漢江、紅盾文秘戰士,男,漢族,1971年12月30日出生於湖北省老河口市,現為襄陽市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