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之將至(矛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之將至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老之將至》中國當代作家矛盾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之將至

已過中秋,而這淅瀝的雨已下十餘日,而今依然淅淅瀝瀝。

學校食堂里的飯油水太大,與我一向喜歡清淡不喜油膩的飲食習慣背道而馳,所以,吃了不足十次,便實在無法下咽,於是,一日三餐便在外邊的小餐館隨便的打發了。雖然也知道在外邊吃飯的危害和危險,可實在是無力改變現狀。於是周圍的小吃店,我便摸的一清二楚了。三皮一線,包子稀飯,炸餅胡辣湯,油茶包子,糯米棗糕,卷餅夾餅,羊肉湯,各種面……我吃得最多的便是油茶包子和米線包子了,其次是糯米棗糕。

油茶包子是我的早餐,有時也順帶一些糯米棗糕。

吃油茶包子的人天天都是絡繹不絕,據老闆說,不足上午十點,準備的油茶包子就全部賣完了。

天依然下着濛濛細雨,早餐我依然吃油茶包子。

一位看來大約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和我坐在一張餐桌上,她大概極想吃些新鮮的,於是要了一碗油茶,和我一樣帶了一份糯米棗糕。我們幾乎是同時進餐。大概她的牙齒尚好,便也聽到她咀嚼油茶里的花生的聲音,弱弱的,脆脆的。只是速度極慢,而後又看到她用筷子挑起一撮棗糕,輕輕地放進嘴裡,然後,兩側腮幫子開始有節律的蠕動,然後一點一點的下咽,倒是津津有味。也許她太專注了,居然沒有發現我一直關注她,我吃完的時候,她還沒有吃完一半。我起身離開了,可就在那一剎那,我忽然感到她就是我30年後的縮影。隱隱的有一種傷感的情愫在我的深邃的思維里涌動——老之將至。

我忽而又想到我的舊鄰人老太,如今好多年沒見她了,記得最後見她的時候,她正匆匆忙忙趕往另一個兒子家去為兒子做飯。那時她已經過了80歲壽辰。兒媳婦跟在後面,嘴裡喃喃地說着:「這老太太,真沒轍,你說都這麼大歲數了,還要做着做那,真拿她沒辦法。」似乎自言自語,似乎在告訴我們。看着老太太的背影,大家都在羨慕,身體健康第一位呀!

而今,我經常在我家小區附近的城中村中見到一位老太,大概她也過了80壽辰,只在夏日見她更多,她只推着一兒童坐的四輪小車,在自家門前循環往復的走動,累了,身邊便有一張搖擺椅,躺下就可休息。可見她的孩子把她照顧得多麼體貼!即便如此,她依然是「老」了。

於是,我又想到了自己年邁的父母,他們也接近古稀,只是我遠遠的離開他們,不能照顧他們。每次回到他們身邊,卻發現他們的鬢角的白髮在一天天增多,他們臉上的溝壑在一天天加深,他們的牙齒在一天天的減少,他們的行動在一天天的緩慢,心中不免心酸起來,他們在一天天變老,再也看不到他們年輕時留在我腦海里的高大健碩的身影,再也聽不到他們的洪亮遒勁的聲音。不過,有弟妹們在他們身邊,他們也不會感到孤獨。只是我沒有能力給於他們更多,心裡不免也有些慚愧。他們老了,我也在向着「老」向挺進,而且是義無反顧的挺進。不覺心裡更加心酸起來。

忽而又想起,我辦公室對面辦公室里的理化老師過了年也70歲了,而他們依然精神矍鑠,幽默樂觀。我還曾經聽到過一個退休校長對自己的人生規劃:70歲以前工作,70歲以後學字畫兼外出旅遊。我還認識兩個大校級別的離休軍人幹部,一個是以詩詞音樂為導向,把自己置身與文學與藝術的殿堂充實着自己的生命。而另一個則可以在最熱的三伏天赤膊在烈日下修剪花木,而對滿身的大汗和機器的噪聲卻渾然不知。而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每天有事做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似乎他們的生活里從來沒有出現過「老」字,他們把對生命的熱愛轉化成力所能及的工作和對藝術的追求。這才是他們不畏懼「老」的真正原因。

由此可見,「老」並不可怕,「老」本身就是一種客觀規律,沒有人能阻擋它的到來,既如此,為何換一種心態去認識它呢?即便是「至」了,也應當以一種歡欣的心態去接納它,感受它,享用它。

  漸漸地,我的傷感的情愫亦隨着那淅瀝的小雨漸漸地遠去……

[1]

作者簡介

矛盾,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