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絳縣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絳縣博物館,山西省絳縣古絳鎮文體路,是絳縣的縣級博物館。絳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部,縣境東部和南部由中條山環抱,高峻而挺拔;西部和北部由平川和盆地構成,低凹平坦。東部與翼城縣毗連,西部和聞喜縣接壤,南跨中條山與垣曲相鄰,北部自東向西由翼城、曲沃兩縣和侯馬市環繞。悠久的歷史為新絳留下了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名勝古蹟。

基本介紹

絳縣博物館,山西省絳縣古絳鎮文體路,是絳縣的縣級博物館。絳縣位於山西省南部,運城市東北部,縣境東部和南部由中條山環抱,高峻而挺拔;西部和北部由平川和盆地構成,低凹平坦。東部與翼城縣毗連,西部和聞喜縣接壤,南跨中條山與垣曲相鄰,北部自東向西由翼城、曲沃兩縣和侯馬市環繞。

悠久的歷史為新絳留下了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1]名勝古蹟。目前,全縣已發現各級文物古蹟169處,其中舊石器遺址1處,新石器遺址22處,春秋戰國墓群2處,漢代墓群3處,其他名人墓葬17處,古建築64處,碑碣刻石32處。革命文物8處,古樹6處,化石5處,僅2.5平方公里的縣城就有各類名勝古蹟33處。

館藏資源

在已發現的文物古蹟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的有四處,屬於省級重點保護文物的有15處。創建於隋開皇十六年(596年)的「絳守居園池」,是目前全國時間較早的官家園林;創自於唐代的「絳州大堂」,昔日曾是大唐名將張士貴的《帥府堂》,是堂進深五間,面闊七間,為全國州府大堂之最;龍興寺內的「唐代寶塔」,其迭澀而出,直指藍天,塔頂曾多次騰煙,青雲直上,一連數日,千年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這個謎,時下尚未能解開。名聞遐邇的唐代「碧落碑」,小篆俊秀,書寫特異,筆法工整,布局嚴峻,後人難以認讀,為我國書法史上的珍品;保存完好的十二卷本宋代「絳帖」,系全國四大名帖之一,再現了歷代書法名家的風貌;以「懸塑」出名的唐代「福勝寺」,完好地保存了幾代民間藝術家精心創作的40餘尊彩塑,成為我國美術苑地中的奇葩。,以古代農業為題材的明代《秸益廟壁畫》,名震華夏,似可與「永樂宮壁畫」媲美;創建於元明的「絳州三樓」,三足鼎立的局面,全國少有;金代天德三年鑄造的萬斤巨鍾,鐘聲悠揚,靜夜可聞30華里;傳說「七星坡」的「石星」子夜可以發光;價值連城的館藏文物「戰國玉壁」、「金代鈔版」等等,永遠折射着五彩繽紛的民族之光。

絳州大堂位居新絳縣城西高垣之上,新絳中學校內(原州署衙門內)。東西長29.20米,南北寬15.40米,占地面積311.28平方米。始建於唐,現存大堂建築為元代重建遺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

絳州大堂始創於唐,現大堂內仍有四塊大型石質覆盆式蓮花柱礎可以炫耀唐代的輝煌。一千多年來,這裡一直是州府衙門的正堂,明鏡高懸,衙役吶喊,百姓有冤,可以擊鼓上堂,是非曲直,全憑知州的良心所栽。難怪在大堂中心,正堂前有一塊已碎裂成多塊的「魚兒跪堂石」,意為魚兒喝水各憑良心。

視頻

絳縣博物館 相關視頻

絳州大堂~沿襲千年的州治衙署
志願者傳承匠心修繕絳州大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