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給孩子們的故事

給孩子們的故事》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美)艾·巴·辛格|譯者:任溶溶。

目錄

圖書簡介

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猶太作家辛格創作的絕大多數兒童故事都收錄在了《給孩子們的故事》中。艾·巴·辛格被譽為「當代最會講故事的作家」。他用簡樸卻最打動孩子心靈的講述方式,給一個個古老的寓言童話、民間傳說以及生活經歷,賦予了新的故事靈魂和巧妙的生命智慧。

在古代,童話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在人類群體當中流傳。物換星移,歲月流逝,由於能夠滿足不同時代人們的精神和藝術需求,童話經歷着持續不斷的重述和重寫[1]。從早期口耳相傳的民間童話到當代作家創作的文學童話,卓越的童話敘事具有極其豐富的心理意義,能夠喚醒那些「潛藏在不可理喻之領域的力量,」而且極具藝術張力和敘事可能性[2]

內容提要

《給孩子們的故事》講述了,納夫塔利是一個特別愛聽故事的人。他說:「我不能沒有故事!」小的時候,納夫塔利聽爸爸媽媽講故事;識字以後,他把零用錢攢下來,買了很多故事書來看;長大後,他趕着馬車,拉着滿滿一車的故事書,去很多地方尋找、傳播着好故事;等到他老了,走不動了,就安頓下來,把積攢的無數好故事都記下來,講出來。他是名副其實的「故事大王」。

故事到底是什麼?在這本書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巴·辛格用36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每過一天,都會留下一個故事,故事就是我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精彩頁

弗蘭波爾,這是一個小鎮的名字。一個鎮該有的東西它全有:一座會堂、一所經院、一個貧民所、一位拉比,以及幾百個居民。每星期四是弗蘭波爾的集市日,這一天,農民從小村子來這裡賣麥子、土豆、雞、小牛、蜂蜜,來這裡買鹽、煤油、鞋子、靴子和農民需要的各種東西。

弗蘭波爾鎮上有三個孩子,他們常在一起玩。他們是:什洛馬,又名所羅門,七歲;他的妹妹以斯帖,六歲;他們的朋友莫謝,年齡跟什洛馬差不多。

什洛馬和莫謝讀同一所學校,那裡有人告訴他們,在住棚節的最後一天,半夜裡天門會打開。看到天門打開的人,有一分鐘時間可以提出一個希望,不管提出什麼希望,全都能實現。

什洛馬、莫謝和以斯帖常常講起這件事。什洛馬說他希望自己像與他名字相同的所羅門國王那樣聰明富有。莫謝希望自己像著名的拉比莫謝·邁蒙尼德那樣有淵博的宗教知識。以斯帖則希望自己跟以斯帖王后一樣漂亮。經過長時間商量,三個孩子決定:等到住棚節的最後一天,要一起通宵醒着,只等天門打開,他們就把他們的希望說出來。

孩子們都必須一早上床休息,可到了那一天,他們三個等父母一睡着,就偷偷地溜出家門,到會堂的院子會合,一起去等待那個奇蹟。

視頻

給孩子們的故事 相關視頻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世紀童書館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2019上海國際童書展精彩活動集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