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納粟(白居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納粟》

作品名稱:《納粟》

創作年代:中唐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白居易

《納粟》是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在詩中,白居易表達了以前身為官員無需繳納稅租的慚愧自責之情。

原文

創作過程

唐憲宗元和年間,白居易為母守喪,退居下邽時所作。在中國古代,當官的一般是不需要繳納稅租的。但此時的白居易,因為處於守喪離職期間,所以還須納稅完租。在此詩當中,白居易描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表達了自己愧疚自責之情。編入白居易的詩文集《白氏長慶集》當中的「諷喻詩」分類。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 年2月28日-846年9月8日),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在詩界有廣大教化主的稱號。祖籍山西太原,生於河南新鄭,唐代文學家,文章精切,特別擅長寫詩,是中唐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作品平易近人,乃至於有「老嫗能解」的說法。

白居易早年積極從事政治改革,關懷民生,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須取材於現實事件,反映時代的狀況,所謂「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繼杜甫之後實際派文學的重要領袖人物之一。

他晚年雖仍不改關懷民生之心,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多時放意詩酒,作《醉吟先生傳》以自況。白居易與元稹齊名,號「元白」,兩人是文學革新運動的夥伴。晚年白居易又與劉禹錫唱和甚多,人稱為「劉白」。被人稱為「敕封詩仙」,而李白是後世才由「謫仙人」,才由民間轉尊為「詩仙」。

白居易的作品,在作者在世時就已廣為流傳於社會各地各階層,乃至外國,如新羅、日本等地,產生很大的影響。重要的詩歌有《長恨歌》、《琵琶行並序》、《秦中吟》、《新樂府》等,重要的文章有《與元九書》等。[1]


參考資料

  1. 白居易的簡介及生平事跡, 高三網,2021-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