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紀南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紀南鎮位於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瀕臨長江黃金水道。南距荊州市城區僅5公里,北與荊門市沙洋縣接壤,東繞長湖,西望八嶺山。紀南鎮人口5.6萬,紀南鎮轄2個居委會、22個村委會。[1]

中文名稱: 紀南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北省荊州市

下轄地區: 拍馬、松柏、高台、等

電話區號: 0716

郵政區碼: 434000

地理位置: 荊州古城以北5公里

面 積: 159.85平方千米

人 口: 61912人(2017)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楚故都紀南城

火車站: 荊州站

車牌代碼: 鄂D

地理環境

紀南鎮地處東經106°07′,北緯29°04′,幅員159.85平方千米。主鎮區沿長江南岸而建,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600至8000米,總面積5平方公里。上接敘、瀘,下通渝、涪,南馳黔滇,北走永(川)壁(山)。地勢南高北低,海拔201—316米,最高滾子坪海拔910米,最低濱江路海拔201米,南北相對高差115米,鎮境屬於北半球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紀南鎮地區平均氣溫17.9℃,無霜期340天,平均降雨量1030毫米,年均日照為1273小時。

行政區劃

紀南鎮轄:棗林、拍馬、董場、雷湖、洪聖、九店、牌坊、岳場、豐收、高坪、草安、江店、朱集、紅光、紀城、雨台、三紅、松柏、高台、花園、紀南、新橋、魯壋、官坪。鎮政府駐棗林鋪。1949年分屬江陵一、二區,1958年建將台公社,1984年建紀南區,1987年置鄉,1995年建鎮。1997年轄1個居委會、27個村委會。

內設機構

1、黨政綜合辦公室:負責鎮委、政府辦公室的各項日常工作;負責起草、審核鎮委、政府文件;負責鎮委、政府重要活動安排和有關會議的會務組織工作;按照黨委要求組織協調、檢查督促各辦公室、鎮直各部門及村居等單位對上級和鎮委、政府方針、政策、法規和決議進行貫徹落實;協助黨政領導處理我鎮轄區內的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協助人大、政協各項事務,承辦紀檢、組織、計劃、審計、統計、體制、婦聯、共青團、老乾、信訪、工會、工商聯、宣傳、政法、統戰、人武、編制、人事等各項工作。

2、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工業經濟運行、招商引資、固定資產投資等工作,制定工業經濟發展規劃,改善投資環境、加強園區建設,指導企業做好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保障工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的引導和管理;負責農業生產、農田水利和新農村建設等工作,研究制定和組織實施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農村建設規劃,指導農業產業化建設、農業結構調整、農產品加工和銷售工作;負責商貿以及第三產業的發展和規劃,抓好鄉村市場、商業網點、煙草專賣等第三產業的建設及行政管理工作;負責協調財經各部門的工作,協調財政、工商、稅務、物價、金融、技術監督、勞動和社會保障、郵電、交通、電力、商業、供銷、糧食和涉農部門的各項事項。

3、社會事務辦公室: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村鎮建設和社會公共公益事業的發展規劃、中長期人口和年度人口計劃,負責轄區內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計劃生育工作,協調土地、城建、民政、科教文衛、文物保護、公檢法司等部門的工作事項。

辦公地址

辦公地址:荊州市荊州區紀南鎮棗林鋪董九路1號

資源優勢

旅遊資源

紀南鎮有許多知名的人文旅遊景觀和旅遊產品:古德化縣遺址、古文昌閣、古萬年台、關帝廟、灘湖橋、祭塘、七星伴月、金狗涼亭、蘆盪雪雁、德化農民麥棉畫、黃梅挑花頭巾等。自唐宋以來,黃梅下鄉一帶就有挑花的習慣,明末清初更是遍及黃梅縣,尤以孔壠蔡山等地最為盛行。許多女青年待嫁前利用自紡的傣布,精心設計挑繡各種吉祥圖案的頭巾,贈與自己的戀人。黃梅挑花以它精美的藝術圖案和明快的格調曾先後兩次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北京人民大會堂的窗簾、沙發等室內裝飾品就選用了孔壠東風服裝廠工藝美術師設計製作的黃梅挑花。黃梅戲劇院還把它製作成舞台背景,更是樸素大方,別具一格,該舞台背景曾獲「中國戲劇節」百花獎「舞台藝術金獎,並選送國外參加「第六屆布拉格之春」舞台美展,獲傳統與現代舞美結合榮譽獎。

自然資源

紀南鎮境沉積地層完備,地質構造複雜,岩漿活動頻繁,並有經區域變質而大面積分布的變質岩系,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產礦產131種,其中磷、紅金石、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含量最豐富;鐵、銅、石膏、岩鹽、重晶石、螢石、石墨、金、汞、錳、釩、鎳等儲量亦很豐富。在礦床的組成成分上,一般伴生或共生有多種有益成分,如大冶鐵礦,除鐵礦外,還伴生有銅、鈷、金、銀等,可供綜合利用。煤炭資源較少,質量較差。

生物資源

紀南鎮植被具南北過渡特徵,既有大量北方種類的落葉闊葉樹,也有多種南方種類的常綠闊葉樹,同時又處在中國東西植物區系的過渡地區,便於鄰近地區的植物成分侵入,是中國生物資源較豐富省份之一。紀南鎮樹種有1300餘種,其中用材林約占一半。主要有馬尾松、櫟類、杉木、樺、楠竹等,經濟林甚多,有油桐、油茶、烏桕、漆樹、核桃、板栗和果樹等。此外有野生動物570餘種,其中20多種列為國家保護對象,主要為金絲猴、閩中羊、蘇門羚、金錢豹、毛冠鹿等;藥用植物1300多種,以黨參、黃連、天麻、貝母等產量最大,並產名貴藥材,是馳名中外的天然動植物園。

發展思路

紀南鎮人文景觀豐盈,在紀南鎮這塊沃土上孕育了一代代英豪,明大文學家瞿九恩,革命先烈熊映楚、吳亮寅,現代著名神話作家周濯街均皆出生於此,長江流域第一龍——卵石擺塑龍出土於境內焦墩;唐代長吉縣城遺址在郭林咀,晉代柘林寺修在徐密,相傳有清代皇帝康熙留有真跡於寺。紀南鎮晚渡,太白漁歌,黃梅古十景獨占其二;禪宗五祖弘忍生於紀南鎮,現有離母墩,會母寺遺址……,這足以證明紀南鎮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紀南鎮關山工業園區是湖北省鄉鎮企業示範小區之一,總面積2.5平方公里,園區內有各類企業23家,安置勞動力就業崗位5600個,是集化醫、建築建材、糧油加工、農資化肥四大品系,商貿加一體化的工業園區。紀南鎮加大企業改制力度,提供優惠政策,買斷企業產權,使園區內企業逐漸實行民營化,不日將來就成為湖北省民營企業的明星工業園區。

堅持經濟發展,教育先行的原則。紀南鎮加大對教育投入,累計投入110萬元,用於擴建維修校舍2800平方米,改廁3000平方米,新建圍牆1387延長米。紀南鎮現有1所中學、8所小學,均達到區級花園式學校標準的要求。在校生近4000人。擁有市、區級骨幹教師38名。被譽為農村的「108中學」的58中學多年連續被市、區評為中考優勝單位。2005年鎮政府投資了600萬元,將原中心小學和58中學合併,建立了6000平方米的教學樓。對現中心校、腰十小學等村小繼續加大投入,改善基礎設施,強化硬件配備,為紀南鎮居民和流動人口子女提供高質量的教育。

高度重視民政優扶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地開展工作,把相關政策落到實處。2004年,將原三道和調關兩個敬老院合併,投資100萬元對敬老院的房屋進行了維修,將所有的床、被、褥進行了更換;2005年,又投資20萬元對敬老院進行了裝修,使敬老院達到了省級一流敬老院的標準。發放各種救災、扶貧、救濟款17.5萬元。有線電視入戶率達70%,電話普及率達80%。進行農村電網改造,降低農用電價,實現農村與城市同網同價。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的業餘生活。每年都定期開展趣味農民運動會、鄉村文化節、農民文藝表演賽、農民籃球賽等各種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深受農民歡迎。同時,利用這些活動農民聚集的機會,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和政策宣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鄉鎮建設

農業結構

紀南鎮一是加快「四個一萬畝」基地建設步伐。苗木花卉基地以花木公司、苗圃為依託,20公頃高科技農業示範園已經產生效益,13.33公頃的高效農業園已經形成。66.67公頃的遼河楊、銀杏基地遍布多個行政村;林果基地步入實施,並在清豐、聯豐、由游、賽山、土橋、春和等村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林。果、茶、特野菜、冷食瓜果、食用菌等生產基地;以嚴東湖為依託的400公頃螃蟹水產養殖基地形成,提高養殖業的檔次。二是農業基地和項目建設已具雛形。全面啟動土橋農業科技示範園、嚴東湖400公頃螃蟹養殖、20公頃青蝦養殖、獅子峰水庫匙吻鱘養殖、聯豐村蔬菜骨架大棚、張培燎農家樂休閒農莊、汾陽郭氏生態林業有公司以及廟湖旅遊休閒觀光農業園等農業開發項目,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三是積極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推動農網改造工程。完成水利工程上石方建設,清淤整修溝渠38公里,新挖蓄水塘30口,維修塘堰66口,維修機站58合套;共計1960千瓦。成立領導專班及工作專班,認真組織實施農網改造工程,紀南鎮農網改網線已全部鋪通,近99%的農戶已提交(居民用電申請書),近三分之二的村已拉杆和拉線到戶。四是積極推動農村稅費改革。改革後的農民負擔與1999年農民政策內六項負擔比較,減幅達20%以上,且不高於1997年和2001年負擔水平,每畝負擔的農業稅及附加均低於100元。

企業改制

紀南鎮十五家企業實行了改制,改制面達到了85%,通過改制、企業的經營管理得到7加強,經濟效益明顯提高,促進了企業的發展。鎮政府制定了各項優惠措施,促進民營企業的發展,本着集體增積累、國家增稅收。政府增財源、職工增收入、經營者增益的原則,以資產重組為重點,盤活現有資產存量,發展規模民營企業,對規模以上企業實行重跟蹤服務,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生產環境。

招商引資

為了加快招引資的步伐,紀南鎮政府先後制定了有關招商引資、引稅的獎勵機制,同時着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大了軟、硬環境的治理力度,使招商引資工作引得進。站得穩、發展快。引進廟湖農業產業有限公司,該項目一期工程征地35刀6公頃,首期投資1600萬元,總投資8600萬元。二期工程還將征地13.33公頃,將投人資金1.2億元。三年來,先後引進了武漢科菱門窗公司、武漢經緯液化氣船運公司、花山磚瓦場新技術改造、土橋加油站、武漢三源特種建材有限責任公司、洪山都市生態林業示範園、螃蟹養養殖和林果開發等項目。民生石油公司已投入資金3.6億元,已進入試運營階段。

交通情況

紀南交通便捷,「天地水相連」。207國道、318國道、荊沙鐵路、漢宜鐵路(正在修建的滬漢蓉高鐵漢宜段)、荊襄高速公路、宜黃高速公路等國家級交通主幹道交匯於此,距長江深水港碼頭5公里,三峽機場100公里。

經濟發展

紀南鎮工業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經建成以拍馬工業園為主的「一園三區」,形成造紙包裝、飼料加工、鋼材、建材、機械、化工、紡織、食品等八大產業。拍馬工業園區占地面積6000畝,現有企業24家,職工2300多人,園區企業以年產值5億元的駿馬紙業和年產值超億元的新馬科技包裝為龍頭,擁有生產高檔塗布白卡、塗布白板、文化紙、衛生紙、金卡、銀卡彩印包裝生產線18條,形成造紙、彩印、包裝產業鏈,正在建設的總投資2.3億元的集美垃圾發電和三紅工業小區已經建成投產總投資1.7億元的津海特鋼項目將為紀南的經濟的發

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園區基礎設施完備,管網齊全,建有1座220KV輸變電站,3條10千伏安專用輸電線,2座生化、物化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34000噸。2009年區鎮兩級政府又投入4000萬元對園區進行建設,全力推動將園區打造成為中南地區最大的造紙包裝基地。

紀南鎮農業發展特色鮮明,是江漢平原的糧油重鎮、水產大鎮,畜禽大鎮。特色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全鎮農業經濟迅猛發展,以青魚、黃鱔養殖為特色的水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九店村友信青魚專業合作社2009年被湖北省農業局、水產廳評選為「湖北十佳漁民合作社」,宇祥禽蛋公司的的禽蛋產品出口香港,正康家禽與旺農禽業「公司+農戶」畜禽養殖模式發展迅猛。

傑出人物

楊先龍,男,1960年3月23日出生,漢族,荊州人,中專,黨員,拍馬居委會黨委書記,拍馬紙業、駿馬紙業有限公司董事長。1996年被評為荊州市首屆「工行」杯十大傑出青年,榮獲首屆湖北省十大青年農民提名獎,荊沙市委授予先進共產黨員。1997年被評為湖北省荊州市鄉鎮企業家,湖北省第二屆十大傑出青年農民。2001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98年當選荊州市黨代表,湖北省第九屆人大代表。2003年當選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胡華鋒,男,1966年5月3日出生,漢族,荊州人,高中,荊州市正康飼料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2003年共青團中央授予胡華鋒全國十大傑出青年。2005年被評為湖北省勞動模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