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紀伯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紀·哈·紀伯倫
紀伯倫1.jpg
出生 1883年
國籍 美國
別名 卡里·紀伯倫
職業 人,畫家
知名於 詩歌,散文,畫作
知名作品 《我的心靈告誡我》,《 先知》,《論友誼》。

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1883年-1931年)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鄉卜舍里,是黎巴嫩阿拉伯詩人作家畫家,被稱為「藝術天才」、[1]「黎巴嫩文壇驕子」,是阿拉伯現代小說、藝術和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道路的開拓者之一。其主要作品蘊含了豐富的社會性和東方精神,不以情節為重,旨在抒發豐富的情感。代表作品有《我的心靈告誡我》、《先知》、《論友誼》 。

人物簡介

紀伯倫的生平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童年到二十九歲。第二階段是從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二〇年。在這八年之中,他文學和美術事業的進展。第三階段一九二一年到他的生命結束,這是他創作轉入英語文學的時期[2]

紀伯倫1883年生於黎巴嫩北部山鄉卜舍里。12歲時隨母去美國波士頓。兩年後回到祖國,進貝魯特「希克瑪(睿智)」學校學習阿拉伯語、法文和繪畫。學習期間,曾創辦《真理》雜誌,態度激進。1908年發表小說《叛逆的靈魂》,怒當局,次年遷往紐約從事文學藝術創作活動,直至逝世。著有散文詩集《淚與笑》《先知》《沙與沫》等。紀伯倫是黎巴嫩的文壇驕子,作為哲理詩人和傑出的畫家,他和泰戈爾一樣都是近代東方文學走向世界的先驅,「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樑上的巨人」。並有評論說「上帝的先知於其身復活」。同時,以他為中堅形成的阿拉伯第一個文學流派——敘美派(即「阿拉伯僑民文學」),全球聞名。紀伯倫青年時代以創作小說為主,定居美國後以寫散文詩為主,小說幾乎都用阿拉伯文寫成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靈魂》和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1911)等。《折斷的翅膀》寫東方婦女的悲慘命運和苦鬥,譴責貪婪、欺詐和屈從,歌頌自尊、意志和力量。小說以主人公充滿哲學意味的獨白、對話和敘述,特別是被壓迫被損害者充滿激情的傾訴。用阿拉伯文發表的作品還有散文《音樂短章》(1905)散文詩集《淚與笑》(1913)、《暴風雨》(1920)。

從上世紀20年代起,紀伯倫的創作由小說轉向散文和散文詩,後陸繼發表散文詩集《先驅者》(1920)、《先知》(1923)《沙與沫》(1926)、《人之子耶穌》(1928)、《先知園》(1931)、《流浪者》等,以及詩劇《大地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是代表作,以一位智者臨別贈言的方式,充滿比喻和哲理的東方色彩。紀伯倫並自繪浪漫情調和深刻寓意的插圖。

紀伯倫認為要唱出「母親心裡的歌」,作品多以「愛」和「美」為主題,通過大膽的想象和象徵的手法,表達深沉的感情和遠大的理想。思想受尼采哲學影響較大。作品常常流露出憤世嫉俗的態度或表現某種神秘的力量。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使用散文詩體的作家,領導過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學團體「筆會」。最先介紹到中國來的是《先知》(冰心譯,1931)。從50年代起,逐漸為中國讀者所了解。其《組歌》:《浪之歌》、《雨之歌》進入人教八年級下冊第十課。

他還是20世紀阿拉伯新文學的開拓者之一。

人物生平

在短暫而輝煌的生命之旅中,紀伯倫飽經顛沛流離、痛失親人、愛情波折、債務纏身與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區的一個農家。故鄉的奇兀群山與秀美風光賦予他藝術的靈感。12歲時,因不堪忍受奧斯曼帝國的殘暴統治,他隨母親去美國,在波士頓唐人街過着清貧的生活。1898年,15歲的紀伯倫隻身返回祖國學習民族歷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會。1902年返美後僅一年多的時間,病魔先後奪去了他母親等三位親人。他以寫文賣畫為生,與為人剪裁縫衣的妹妹一起掙扎在金元帝國的底層。1908年,他有幸得到友人的資助赴巴黎學畫,並得到羅丹等藝術大師的親授指點。1911年他再次返美後長期客居紐約,從事文學與繪畫創作,並領導阿拉伯僑民文化潮流。當他感到死神將臨,決心讓自己的生命

之火燃燒得更加光耀,遂不顧病痛,終日伏案,直到48歲英年早逝。

1904年5月,在戴伊先生的安排和許多朋友的幫助下,紀伯倫在戴伊先生的畫廊中舉辦了他的首次個人畫展。畫展是成功的 ,畫展也為紀伯倫的文學創作打開了大門。紀伯倫認識了阿拉伯《僑民報》的創辦人,他答應《僑民報》每周發表《淚與笑》中的2篇文章。1903--1908年紀伯倫在《僑民報》發表了50多篇散文,總標題為《淚與笑》。

紀伯倫是位熱愛祖國、熱愛全人類的藝術家。在生命的最後歲月,他寫下了傳遍阿拉伯世界的詩篇《朦朧中的祖國》,他謳歌:「您在我們的靈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動的心臟。」愛與美是紀伯倫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說:「整個地球都是我的祖國,全部人類都是我的鄉親。」他反對愚昧和陳腐,他熱愛自由,崇尚正義,敢於向暴虐的權力、虛偽的聖徒宣戰;他不怕被罵作「瘋人」,呼籲埋葬一切不隨時代前進的「活屍」;他反對無病呻吟,誇誇其談;主張以「血」寫出人民的心聲。

文學與繪畫是紀伯藝術生命雙翼。紀伯倫的前期創作以小說為主,後期創作則以散文詩為主。此外還有詩歌、詩劇、文學評論、書信等。《先知》是紀伯倫步入世界文壇的頂峰之作,曾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1931年,紀伯倫逝世於美國紐約,遺體葬於黎巴嫩。

主要著作

短篇小說集《草原新娘عرائس المروج》《叛逆的靈魂الأرواح المتمردة》

長篇小說《折斷的翅膀الأحنحة المتكسرة》

散文《音樂短章》《花之詠》《我的心靈告誡我وعظتني نفسي》

散文詩集《先知النبي》(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淚與笑دمعة وابتسامة》《暴風雨عاصفة》《先驅者》 《沙與沫رمل وزبد》《人之子耶穌يسوع إبن الإنسان》《先知園حديقة النبي》《流浪者》《組歌》(包括《美之歌》《浪之歌》《雨之歌》《花之歌》《幸福之歌》)

詩集《行列歌الكواكب》

《珍聞與趣談البدائع والطرائف》《與靈魂私語》

散文集《瘋人المجنون》

詩劇《大地諸神آلهة الأرض》《拉撒路和他的情人》

參考資料

  1. 小夕琥珀. 早逝的藝術天才:紀伯倫·哈利勒·紀伯倫. 每日頭條. 2017-01-06 [2019-10-14]. 
  2. 中國社會科學院. 外國文學研究所. 東方文學專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