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約瑟夫·布羅茨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約瑟夫·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羅茨基
出生 1940年5月24日
蘇聯列寧格勒

約瑟夫·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羅茨基(俄語:Иосиф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родский英語:Joseph Brodsky,1940年5月24日-1996年1月28日)蘇聯。出生於蘇聯列寧格勒(今聖彼得堡)的一個猶太家庭,15歲便退學進入社會,先後當過火車司爐工、板金工、醫院陳屍房工人、地質勘探隊的雜務工等。美籍猶太裔詩人

1955年,開始寫詩。

1987年,他47歲時,以其「出神入化」「韻律優美」,「如交響樂一般豐富」的詩篇和「為藝術英勇獻身的精神」榮獲度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這項世界性文學大獎繼加繆之後又一位年輕的獲獎者。[1]

生平

布羅茨基出生於列寧格勒一個猶太人家庭,十五歲便退學浪跡社會,做過燒爐、運屍、地質勘探等十餘種工作,曾屢遭拘訊,多次入獄,

1964年以「寄生蟲」罪名被提起公訴,流放北方,後又被判五年徒刑。

1972年,據布羅茨基自己說,他是在沒有得到合理解釋的情況下被告知說,當局「歡迎」他離開蘇聯,並且不由他分說,便被塞進一架不知飛向何方的飛機,從此開始了不知何時為盡頭的流亡國外的生活。

1972年他被迫離開祖國的時候,蘇聯政府為他指定的去向是猶太人祖先居住的地方——以色列,他斷然拒絕了,隨後到美國定居,在大學寫作、執教。

布羅茨基讀遍俄國名詩,繼承了古典主義優秀傳統,並深受西方現代主義詩歌的影響,成為「不斷更新表現手法的高手」。

作品

「離開蘇聯前後,布羅茨基在異國出版了《長短詩集》、《荒野中的停留》等近十部詩集,多數是用俄文寫就,也有一部英文詩集《廿世紀的歷史》和一部英文散文集《少於一》。」[2]

作品的中譯

  • 《我坐在窗前》等. 金重,王偉慶/譯. 世界文學. 1987年. 
  • 《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 王希蘇、常暉/譯. 灕江出版社. 1992年. 
  • 《見證與愉悅》. 黃燦然/譯. 天津市: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9年. 
  • 《赫伯特/布羅茨基/赫伯特》. 李魁賢/譯. 台北市: 桂冠. 2002年. 
  • 《文明的孩子:布羅茨基論詩和詩人》. 劉文飛、唐烈英/譯. 北京市: 中央編譯. 2007年. 
  • 《布羅茨基談話錄》. 馬海甸等人/編譯. 北京: 東方. 2008年. 
  • 《布羅茨基詩選》. 金重,譯. 世界文學. 2013年. 
  • 《小於一》. 黃燦然,譯. 浙江文藝出版社. 2014年. 

參考資料

  1. 壹讀 - 那年今日 | 勿讓未來驚擾你,你終歸抵達未來 - 約瑟夫·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羅茨基
  2. 孟憲忠.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 台北市: 智慧大學. 1993年: 第255頁. 

參考文獻

  • Bethea, David (1994) Joseph Brodsky and the Creation of Exil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
  • Berlina, Alexandra (2014). Brodsky Translating Brodsky. Bloomsbury (New York; Anna Balakian Prize 2013-2016)
  • Miłosz, Czesław and Haven, Cynthia L. (Ed.) (2006) Czesław Miłosz: Conversations. Includes "Interview between Joseph Brodsky and Czeslaw Milosz".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ISBN 978-1-57806-829-6
  • Loseff, Lev (2010) Joseph Brodsky: a Literary Life,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CT)
  • Speh, Alice J (1996) The Poet as Traveler: Joseph Brodsky in Mexico and Rome, Peter Lang (New York, NY)
  • Shtern, Ludmila (2004) Brodsky: A Personal Memoir, Baskerville Publishers ISBN 978-1-880909-70-6

外部鏈接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976年-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