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紅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紅梅
出生 李亞科
國籍 Prunus mume
別名 Red plum
職業 杏屬

紅梅梅花一種,這種植物可用於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可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做背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古代強調"梅花繞屋"、"登樓觀梅"等,均是為了獲得最佳的觀賞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嶺、梅峰、梅園、梅溪、梅徑等。紅梅也是中國文人喜歡呤詠的對象,畫作和詩歌很多。也是一種香煙的品牌。[1]

紅梅介紹

紅梅,梅花的一種。落葉小喬木,薔薇科,杏屬。株高約10m,干呈褐紫色,多縱駁紋,小枝呈綠色。

形態特徵

葉片廣卵形至卵形,邊緣具細鋸齒。

花每節1~2朵,無梗或具短梗,花呈淡粉紅或紅色,栽培品種則有紫、紅等花色,於早春先葉而開。 梅花可分為系、類、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櫻李梅系等。系下分類,類下分型。梅花為落葉小喬木,樹幹灰褐色,小枝細長綠色無毛,葉卵形或圓卵形,葉緣有細齒,花芽着生在長

枝的葉腋間,每節着花1~2朵,芳香,花瓣5枚,水紅至深紅,也有重瓣品種。

核果近球形,有縫合線,黃色或綠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粘附不易分離,6~7月果實成熟。

生長環境

喜溫暖氣候,有一定的耐寒力,花期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梅喜歡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時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一點的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比較耐瘠薄。亦能在輕鹼性土中正常生長。根據江南經驗,栽植在礫質粘土及礫質壤土等下層土質緊密的土壤上,梅之枝條充實,開花結實繁盛。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

分布範圍

中國是梅的原產地,這是舉世公認的,已被充分的事實所證實。

自然分布

我國有關梅的文獻歷史悠久。但對生產梅的記載要比栽培品種記述晚得多。公元6世紀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記載:"梅實生漢中川谷"。《花鏡》中有野梅產地之記載,稱梅本出於羅漂、含稽、四明等處。《台灣島植物名錄》中論述在台灣二櫃、合歡山川及新竹等地採得野梅標本,上原敬二在《樹木大圖說》中記載台灣大甲溪上游、大安溪上游雪花坑等地有野生梅樹。

19世紀初,英國人Clack在中國廣東省一帶採到梅樹標本,20世紀初,英國人E.H.Wilson在湖北西部採到野梅標本。20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中國植物學工作者先後在貴州、福建、江蘇、浙江、湖北、廣東等省採得野梅標本。在雲南、四川省很多地方也採集到大量野梅標本。

我國園藝工作者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發現在雲南洱源、嵩明、德欽、瀘水、劍川、祥雲、雲龍、寧蒗、賓川等縣市也有野梅集中分布。此外,在湖北羅田、咸寧,江西景德鎮,安徽黃山,雲南建南平、廣西興安小區和那坡山區、陝西域固、甘肅文縣及康縣等地也發現梅的自然分布。

由此可見,梅在我國自然分布範圍很廣,北界是秦嶺南坡、西起西藏通麥、南至雲南、廣東,共有16個省、或地區有梅的自然分布。在此範圍內,川、滇、藏交界的橫斷山區是梅的自然分布中心與變異中心,該區域內有較多的大片野梅林,且變異類型較多。

栽培分布

梅的栽培分布區域遠較自然分布區域大,除自然分布梅的栽培之外,在北京、山東、河南以及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梅有梅的栽培。此外,我國海南省也有梅的栽培。北方栽培地區絕大多數是以栽培觀賞的梅花為主。但中國賞梅最為集中的地帶為長江流域。在此區域內,建成的梅花精園甚多,且有一此梅園建園歷史較長,在國內外已形成一定影響,如武漢東湖梅園、無錫梅園、南京梅花山、成都杜甫草堂等。隨着梅文化的不斷傳播和普及,北方賞梅景點逐漸增多,有許多梅園已建成或正在籌建中。

品種分類

種類綜述

1、品字梅型

典型的一花三果品種,即品字梅。


2、小細梅型:

花小至特小,白、黃或紅色,徑7~22mm,單瓣,偶無瓣,果小,葉脈小。

小細梅型的梅花品種有北京小梅、磨山小梅、梅州小梅、黃金梅等。

3、江梅型:

花單瓣,呈紅、粉、白等色,萼絳紫色或在綠底上灑暈。

主要品種有江梅、雪梅、六瓣、六瓣紅、星湖小花、長蕊單粉、單粉、淡寒紅、日寒紅、粉寒紅、福壽梅、雪月花、芳流閣等。

4、宮粉型:

花復瓣至重瓣,呈深紅或淺之粉紅。

主要品種有大羽、扣瓣大紅、老人美大紅、小歐宮粉、復瓣小宮粉、粉皮宮粉、粉朱、粉羽、粉暈宮粉、蔡山宮粉、曹溪宮粉、川西小粉、重瓣粉口、台閣宮粉、傅粉、黃岩粉、虎丘晚粉、玉露宮粉、金殿粉、晚碗宮粉、清明晚粉、淡桃粉、龍潭粉、潮塘宮粉、重瓣粉朱、紅艷宮粉、華南宮粉、華農宮粉、華農晚粉、徽州台粉、江砂宮粉、蓮湖粉、蓮湖淡粉、綠枝宮粉、泉州宮粉、雪海宮粉等。

5、綠萼型:

花單瓣、復瓣或重瓣,白色或初開時為淡綠色,萼綠色,小枝青綠而無紫暈。

主要品種有變綠萼、台閣綠萼、長蕊變綠萼、二綠萼、復瓣綠萼、六綠萼、小綠萼、金錢綠萼、米單綠、長蕊單綠、單瓣綠萼等。

6、玉蝶型:

花復瓣或重瓣,純白色。

主要品種有北京玉蝶、扣子玉蝶、華農玉蝶、徽州檀香、紫蒂白、素白台閣、青芝玉蝶、小玉蝶、三輪玉蝶、荷花玉蝶、徽州白玉蝶、吳陽玉蝶、玉台照水、紫蒂白照水等。

7、硃砂型:

花單瓣、復瓣或重瓣,花紫紅色,萼醬紫色,木質部淺暗紫紅色為其主要特徵。

主要品種有烏羽玉、常熟墨、骨里紅、舞硃砂、台閣硃砂、徽州骨紅、鐵骨紅、多萼硃砂、粉紅硃砂、細枝硃砂、千瓣硃砂、南京紅須、水硃砂、白須硃砂、江南硃砂、淡暈硃砂、骨紅照水、早種硃砂、單瓣硃砂、紅千鳥、幾夜寢覺、千台硃砂、桃紅硃砂、銀邊飛硃砂、銀邊台閣硃砂等。

8、黃香型:

花復瓣或重瓣,淡黃色或近白色,花心微黃,萼絳紫色。

主要品種有黃山黃香、曹王黃香、單瓣黃香、南京復黃香等。

9、灑金型:

花單瓣、復瓣或重瓣,一樹上有紅、白兩色或水紅色條紋斑點的花朵。

主要品種有昆明小跳枝、晚跳枝、復瓣跳枝、單瓣跳枝、米單跳枝等。

品種種類

梅花(plum blossom)品種很多,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一般花期在2~3個月左右。

梅花主要分為兩種,一為花梅、一為果梅;梅花以觀賞為目的,經陳俊愉教授研究,1962年時已有231個品種,而且還在不斷創新中,按其生長姿態分有直腳梅類、杏梅類、照水梅類、龍游梅類;按花型花色分,有宮粉型、紅梅型、玉蝶型、硃砂型、綠萼型和灑金型等。

其中宮粉型梅最為普遍,品種最多。玉蝶型別有風韻,綠萼型香味最濃,尤以成都的"金錢綠萼"為好。果梅-主要采其果實即梅子食用,花較小,可分青梅、白梅、花梅、烏梅等。台灣地區梅花分布以嘉義縣梅山鄉梅花最著名、南投縣栽植之梅樹,以採摘青梅,製成各類梅子暢銷各地。

梅是中國的特產。它(她)原產於滇西北、川西南以至藏東一帶的山地。大約6000年前分布到了長江以南地區,3000年前即引種栽培。據科學考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脯梅"、"元梅"已有2150年的歷史。公元前2世紀引種到了朝鮮,8世紀便引種到了日本。

種型分類

分別為真梅種系、杏梅種系、櫻李梅種系。其下,主要又按枝姿分為五個大類。

第一類叫直枝梅類。枝直上或斜生。這是梅家族中歷史最悠久,成員最繁茂的一類,下分品字梅、宮粉等9種。

第二類名為垂枝梅類。枝自然下垂或斜垂,有粉花垂枝等5型。

第三類名為龍游梅類。枝天然扭曲如龍游,僅1類(龍游梅類)1型(玉蝶龍游型)。

第四類名為杏梅。乃梅與杏(山杏)之種間雜交,宋代的范成大在《梅譜》中首次對它進行了記載,花、葉、枝居於梅杏之間,'杏梅類'不香或微香(非梅香),花托腫大。下有單瓣杏梅型及春後型。

第五類是櫻李梅類,乃紫葉李與宮粉梅之人工雜交種,紫葉紅花,重瓣大朵,抗寒。

梅花原產中國,中國已栽培應用的梅花品種有300個以上,並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間。野梅以西南山區,尤其是滇、川兩省為分布中心,井東延至鄂西地區。梅花品種及變種很多,其品種按枝條及生長姿態可分為葉梅、直角梅、照水梅和龍游梅等類;按花色花型可分為宮粉、紅梅、照水梅、綠萼、大紅、玉蝶灑金等型。其中宮粉最為普遍,花粉紅,着花密而濃;玉蝶型花紫白;綠萼型花白色,香味極濃,尤以"金錢綠萼"為好。

按觀賞性分類

品系

(一)三大系:1、真梅系;2、杏梅系;3、櫻李梅系。

(二)五大類:1、直枝梅類;2、垂枝梅類;3、龍游梅類;4、杏梅類;5、櫻李梅類。

(三)19個型別:1、直枝梅類分品字梅型、小細梅型、江梅型、宮粉型、綠萼型、玉蝶型、硃砂型、黃香型、灑金型;2、垂枝梅類分粉花垂枝型、五寶垂枝型、殘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紅垂枝型;3、龍游梅類分玉蝶龍游型;4、杏梅類分單瓣杏梅型和春後型;5、櫻李梅類分美人梅型。

按生態學分類

中國境內有一些歷史悠久、比較為人所知的古梅:其中有代表的是楚梅、晉梅、隋梅、唐梅和宋梅,有五大古梅之說。

楚梅:在湖北沙市章華寺內。據傳為楚靈王所植,如此算起至今已歷2500餘年,可稱最古的古梅了。

晉梅:在湖北黃梅江心寺內。據傳為東晉名僧支遁和尚親手所栽,距今已有1600餘年。冬末春初梅開兩度,人稱"二度梅"(還有一個說法,因整個花期歷冬春兩季而得二度梅的之名)。

隋梅: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內。相傳為佛教天台寺創始人智者大師的弟子灌頂法師所種,距今已有1300多年。

唐梅:有兩棵古梅並稱"唐梅"。一在浙江超山大明堂院內,相傳種於唐朝開元年間。一在雲南昆明黑水祠內,相傳為唐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道安和尚手植。

宋梅:在浙江超山報慈寺。一般梅花都是五瓣,這株宋梅卻是六瓣,甚是稀奇。

按原產地分類

梅花原產中國西南部,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觀賞梅系果梅的一個分支。野梅在中國分布的次中心有4個,即川東、鄂西山區;鄂東南、贛東北、皖浙山區;兩廣、贛南山區和閩、台地區,其中台灣省以台南縣楠西鄉梅嶺風景區、南投縣信義鄉最多。為落葉喬木。梅喜溫暖氣候,花期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梅喜空氣濕度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區可生長良好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瘠薄。陽性樹種,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為長壽樹種。長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在四川、湖北、廣西等高海拔地區均有野梅分布。栽培的梅花在黃河以南可安全露地越冬,經雜交育種的梅花,在北京露地越冬已獲成功,梅花喜溫暖稍帶濕潤的氣候,喜陽略耐蔭,不畏寒,土質以輕壤、砂壤而富含腐殖質最佳,在中黏壤土上生長易生刺。四川的成都,自古以梅花著稱,宋代詩人陸游《詠梅花》詩:"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如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梅是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有時也指其果(梅子)或花(梅花),學名為Prunus mume。梅花原產於中國,後來引種到韓國與日本,又從日本傳播到西方國家,而梅花的學名實際上是日語的發音,這個發音據說是來自中國古代中原地區對梅花一詞的發音。

此外,梅花與蠟梅是兩種完全沒有關係的植物。梅花屬薔薇科,臘梅屬蠟梅科。蠟梅高最高僅三米,且花多為黃色。果為瘦紡錘型,這與梅花都是不同的。蠟梅為黃顏色,而梅花為白色、粉紅色、紅色。梅花在初春開放,而臘梅是開在初冬,兩者相差一個季度。蠟梅香味濃烈,而梅花香味清甜。此外,蠟梅的"蠟"質感很強,梅花的"紙"質感很強,簡單說就是蠟梅的花瓣比較硬,梅花的花瓣比較軟。

Ume(梅)是亞洲梅樹(薔薇科李屬)的日本名稱。作為賞花樹種被廣泛種植,果實可以食用。雖然被稱為梅,但實際上在分類上更接近於杏屬。還有一種日本梅被稱做sumomo。

在日本,梅的花期在晚冬,也就是一月下旬及二月份,先花後葉。花五瓣,直徑1~3厘米。花野生型為白色,有玫瑰紅及深紅等人工變種。葉在花落之後很快抽出。葉橢圓型,葉尖箭形。果實於初夏成熟,也就是日本的六月。因為果實成熟時期恰逢中國江南雨季,所以這種時期又被稱為梅雨季節。果實圓形,自柄至尖部有一道淺槽。果皮綠色,採摘後逐漸轉黃,並可能呈現紅色,此時表明果實已經成熟。果肉呈黃色。

日本:4世紀伴隨中國文化傳入日本,在日本廣有種植。

西方:除新西蘭略有分布外,歐美少有種植。

花期

梅花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花期是在寒冬季節,每到梅花繽紛怒放的時候,它的花瓣嬌小玲瓏,紅色花色如烈焰般艷麗、白色花色如潔白的雪毛、綠色的花色如白色盤中碧綠的玉石,一片梅花林仿佛是一個人間仙境。如此嬌艷的花朵在人們的印象中仿佛只有在春天萬物復甦、百花齊放時才會有的景象,竟然會有一種花可以忍受住凜冽的寒冬為人們綻放出如此絢爛的花朵,為世界增添如此美麗的一景。

園林應用

紅梅在園林、綠地、庭園、風景區,可孤植叢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際、路邊自然配植。若用常綠喬木或深色建築作背景,更可襯托出梅花玉潔冰清之美。

紅梅:選株形高大豐滿的植株孤植於重要位置或視線的集中點, 如入口的附近,庭院或草坪中,獨立成景,並注意與周圍景觀的強烈對比,以取得"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效果。可發揮景觀的中心視點或引導視線的作用。

叢植:

將紅梅和其它植物成叢地點綴於園林綠地中,既豐富了景觀色彩,又活躍了園林氣氛。如果與綠色樹種叢植,均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這樣的分層配置、色彩搭配是園林藝術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

群植或片植:

以紅梅為主要樹種成群成片地種植,構成風景林,獨特的葉色和姿態都很美麗。其美化的效果要遠遠好於單純的綠色風景林。

傳統文化

紅梅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紅梅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迎雪吐艷,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紅梅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中國人"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國人賞花,不僅欣賞花的外表,更欣賞花中蘊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

寒冬鬥士--紅梅,為歷代文人畫士所喜愛。千百年來,從《詩經》到現代散文,許多頌梅的佳作流傳下來。

紅梅冬春開花,稱報春花使,獨放於百花之前。古詩中有許多體現其時間早的意泉:"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花》)。"飛雪落前村,千尋翠嶺,一枝芳艷"(楊記《少年游》)。"風雪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毛澤東《卜算子·詠梅》)。梅,它既是一年中最後一個季節開放的花,而又是來年春天第一個盛開的花,這樣這既是歲寒三友之一,又是一個美麗的報春使者。

紅梅的情感意思:

古往今來,詩言志,詩詞中的萬物在詩人的眼中,無不着其色,蒙上了感情的面紗,這使是紅梅物質而幻化為精神的,成為人感情的寄寓者。

相思的象徵:

"人間離別易歲時,只梅枝,勿相思。"(姜夔《江梅引》)這便是詩人對遠在它鄉的故人的相思,"笛聲三弄,梅心驚破","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有堪寄"(李清照孤雁兒》)詩人對之夫的相思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不禁垂淚。

高潔、孤傲的象徵:

"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和青枝"(蘇軾《江梅三首》)。蘇軾所道梅格便是高潔孤傲吧。"梅枝高韻勝"(市居安《梅石問詩話》),"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和靖《山園小梅》),梅許是生性高潔,未嘗與別種花同開,也許飛是它怕污損了自己的暗香。"莫恨香笑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流。"(李清照《滿庭芳》)。詩人讚美的是梅之飽經風霜的折磨,仍孤高自傲,對人生存在信心的高尚的精神品格,"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這又是詩人對自己的一個真實寫照,梅常存於橋邊,驛外,磅,崖縫,是那麼的孤傲,那麼的高潔,詩人陸游便是這樣一種性格之人。"微雲淡月,對孤芳。分付誰,空自倚,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晃沖之《漢宮春·梅》),詩人必是一高潔孤傲之人。

友情象徵:

"折梅逢驛使,寄於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荊州記》)。陸凱與范曄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與范曄,濃濃友情傾注於一枝梅中,不知范曄當時收到此梅時是否被陸凱之舉所感動呢?"攜手江村,梅花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蘇軾《行香子》),尋春時正值梅花似雪,飄沾衣裙,友情展露無疑。立於長廊中,長廊右為一水池,池中假山嶙峋,池右為一臘梅,簇簇金黃傲立於枝頭,池中水已為冰,假山上草已為殘根,近而觀之,撫其板干,其干之硬可整而知,不禁為其之堅強不屈所感動,良久立於樹下,思之遠矣 。

雙梅鑑別

蠟梅為蠟梅科蠟梅屬,而梅花則為薔薇科杏屬,兩者既不同科也不同屬,只因兩者都有一個"梅"字,都是先開花後長葉,又都具有芳香氣,且都為冬春季開花,所以不少人常常誤認為是同種。

其實兩者的區別非常大,主要有以下4點:

1、花色不同:蠟梅花以蠟黃為主,而梅花則有白、粉、深江、紫紅等色。

2、花期不同:一般蠟梅在農曆臘月開放,比梅花要早約兩個月。

3、樹冠不同:蠟梅為灌木,枝叢生,而且枝直立,根頸部很發達,呈塊狀,而梅花則為喬木,有主幹,高達10米,常具枝刺,枝除直枝外,還有垂枝,樹冠呈不規則圓頭形。

4、葉片不同:蠟梅葉對生,近革質,長橢圓形,全緣,上表面粗糙,呈綠色,背面光滑呈灰色;而梅花葉互生,葉廣卵形至卵形,長4-10厘米,先端長漸尖或尾尖,邊緣具細銳鋸齒,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糼時兩面被短柔毛,後多脫落,正在成長的新葉僅在葉背面脈上有毛,而以腋間為多。

梅花和蠟梅是兩種不同的植物科系。梅花的種類很多,以江南產得最好。日本櫻花是梅花的近親,紅梅是梅花的一種,四川的紅梅幾乎不香。蠟梅純粹是另一種植物。梅花開放的時候大約比蠟梅要晚一個多月,毛澤東詩:"梅花歡喜漫天雪"並不貼切,實際上梅花受的雪多是冬天最後的晚雪。梅花和蠟梅其實是很嬌嫩的,既不喜暖,又不喜熱,而且還喜歡潮濕,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就是通過對古代文獻,包括詩詞里對梅花統計,得出中國古代自唐以後氣溫變寒的結論。如今梅花和蠟梅只在長江流域盛開。

蠟梅和梅花長在隆冬的枝條上樣子很相近,都是疏影,但蠟梅的香濃烈得多,所以林和靖的"梅妻"-"暗香疏影"應該指的是梅花,而不是蠟梅,杭州孤山上植的都是梅花。

參考資料